薛 楓
作者單位: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呼吸內(nèi)科 350005
預防性護理對老年呼衰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效果研究
薛 楓
作者單位: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呼吸內(nèi)科 350005
目的分析預防性護理對老年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呼吸內(nèi)科與ICU收治的老年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120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60例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式,為了積極有效地預防VAP的發(fā)生,研究組60例采取預防性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VAP產(chǎn)生的情況。結果研究組的脈搏、體溫、呼吸頻率、病死率、VAP的發(fā)生率、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而血氧飽和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老年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采用預防性護理不僅可以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fā)生率,而且還能保證治療的可靠性、安全性。
預防性護理 呼吸衰竭 老年人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
機械通氣(MV)是治療重癥呼吸衰竭的主要手段,這種方法早已在臨床治療中被廣泛運用,救治了眾多的呼吸衰竭患者,但防治機械通氣期間的呼吸相關性肺炎在臨床中成為一大難題[1]。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機械通氣患者常見的病情,根據(jù)有關報道,機械通氣VAP的病死率大于25%[2],特別是對于老年患者而言,病死率更高。我院通過對老年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實施預防性護理干預,獲得良好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呼吸內(nèi)科與ICU收治的老年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共120例,均經(jīng)病史、體征與相關實驗室檢查結果確診,符合呼吸衰竭診斷標準,男性88例,女性32例,年齡62~82歲。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74例,重癥哮喘25例,心血管疾病伴心力衰竭8例,肺癌合并呼吸衰竭13例。按照隨機雙盲法分組,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納入患者60例?;颊呔橥鈪⒓颖狙芯?,簽署知情通知書,并且實驗方案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組男性4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齡72.4±5.6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38例,重癥哮喘12例,心血管疾病伴心力衰竭4例,肺癌合并呼吸衰竭6例;對照組男性4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齡72.1±4.9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36例,重癥哮喘13例,心血管疾病伴心力衰竭4例,肺癌合并呼吸衰竭7例。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統(tǒng)計對比,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年齡、疾病等都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組可以進行比較(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都接受止咳祛痰、維持酸堿平衡、解痙平喘、抗感染等進行治療,治療前進行機械通氣,模式一樣。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式,研究組為了積極有效地預防VAP的發(fā)生,根據(jù)醫(yī)學上的研究證實,并與患者的實際情況和癥狀相結合,制作詳細的護理計劃,采取預防性護理,詳細的步驟如下。
1.2.1 呼吸機治療的護理:引導患者取平臥位、半臥位、坐位,并將頭、頸、肩保持在同一平面,為了確保呼吸道通暢,頭要稍微往后仰。按照嚴格要求進行無菌操作,對濕化器、吸痰器、呼吸機(還有氣體濾過管道、空氣過濾器、傳感器等)、霧化器等必須要有專業(yè)技術人員進行操作,在規(guī)定的時間進行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患者應從左側30°往右側30°翻身并叩背,每2.5小時重復此動作,以促進痰液的松解。為了促進痰液引流,可采用體外震動排痰機并引導患者咳嗽排痰。依據(jù)痰鳴音的狀態(tài)在適合的時間采取吸痰措施,以減輕對患者呼吸道的刺激;為了保證其安全性,在吸痰前應增加氧氣濃度。在進行無菌操作時,滅菌注射用水應每天更換。如若患者發(fā)生咳嗽無力現(xiàn)象時,可更改其體位,再進行吸痰,當患者咳痰困難時,可采取霧化進行輔助。做好氣管導管氣囊的管理,氣囊采用最小漏氣技術,確保在通氣時起到膨脹仍然保留少量漏氣度,同時氣管切開時使用氣囊可吸引導管,在吸引時要先將口咽部分泌物充分吸引,然后再進行聲門下吸引。
1.2.2 觀察病情:在呼吸機治療過程中,要記錄患者的心率、呼吸(幅度、節(jié)律、呼吸肌運動情況)、血壓、病情緩解情況、血氣指標、血氧飽和度、皮膚黏膜的濕度、溫度、口唇發(fā)紺情況、色澤的變化等。還要觀察呼吸機的運作情況,并觀察患者的呼吸運動能否與呼吸機相協(xié)調(diào)。當患者發(fā)生呼吸困難和意識模糊等現(xiàn)象,應立即搶救。上機40分鐘左右依據(jù)血氣分析結果并調(diào)整呼吸機的參數(shù)。
1.2.3 鼻飼護理與口腔護理:根據(jù)患者的病情適當?shù)牟捎妙^高位,避免胃內(nèi)容物發(fā)生返流。機械通氣患者在早期給予鼻飼營養(yǎng),增強機體抵抗力,在鼻飼前要將床頭抬高同時進行一次吸痰,在鼻飼后半小時禁止吸痰。對胃殘留量每4~6小時檢測一次,調(diào)整喂養(yǎng)時間。
1.2.4 并發(fā)癥預防護理:根據(jù)患者的口型和臉型使用合適的呼吸機面罩,避免過緊,將3M泡沫敷料襯墊在面部、鼻梁部防止出現(xiàn)面部潰瘍,用溫水洗臉,加速面部血液循環(huán)。叮囑患者不要張口呼吸,減少吞咽動作,在床上進行適當運動促進胃腸蠕動。加強對口腔的護理,在確保氣囊充氣前提下選擇合適的口腔沖洗法,使用氯已定溶液漱口,每周對口腔咽部和痰液進行一次常規(guī)細菌培養(yǎng),根據(jù)藥敏結果使用針對性強的抗生素,預防口腔感染。將下呼吸道分泌物及時清除,做好氣道濕化,濕化量每日500ml,濕度60%。患者要盡量閉眼,減少面罩漏氣。
1.2.5 每天對預防VIP的措施進行監(jiān)控記錄(按照《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防控措施執(zhí)行情況監(jiān)測表》監(jiān)控記錄,見表1)。
表1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防控措施執(zhí)行情況監(jiān)測表
2.1 對比兩組患者生命體征 研究組的脈搏、體溫、呼吸頻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而對照組的血氧飽和度低于研究組(P<0.05),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詳細統(tǒng)計結果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生命體征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病死率、VAP發(fā)生率情況及住院時間 對照組的病死率明顯高于研究組(P<0.05),VAP的發(fā)生率高于研究組(P<0.05),住院時間長于研究組(P<0.05),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詳細情況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病死率、VAP發(fā)生率情況及住院時間[例(%)]
呼吸衰竭是指由于不同的原因引發(fā)的肺通氣或換氣功能嚴重障礙的狀況,從而產(chǎn)生缺氧和二氧化碳滯留現(xiàn)象。而對于臨床治療呼吸衰竭這一主要問題上,需要保持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氣和換氣功能[3]。機械通氣是指通過非人工氣道的通氣,能夠緩解呼吸肌疲憊,減輕患者呼吸功耗,以緩解患者缺氧的現(xiàn)象。VAP是老年患者機械通氣治療的常見并發(fā)癥和導致病死的主要因素[4]。特別是老年人患者,隨著年齡的增加,組織器官老化及臟器功能的削減,身體機能逐漸變差。所以,恢復過程變得緩慢,病死率更高。因此,預防機械通氣患者出現(xiàn)VAP現(xiàn)象,是提升治療效果和減少病死率的重要方式。
預防性護理同時也是一種前瞻性護理,具體措施是:首先預定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案,提出有預見性的問題,采取科學有效的護理方法,以避免發(fā)生護理風險事件。預防性護理是臨床治療方式中的主要組成部分,目前這種方法被廣泛運用在不同的疾病上,特別是在機體抗感染防御能力不高或長時間臥床者,取得了滿意的效果。通過進行氣道濕化、吸痰護理、增強無菌控制、口腔護理、加強營養(yǎng)護理及體位護理等預見性的護理操作,以降低老年人呼吸衰竭機械通氣患者VAP的發(fā)生率[5,6]。研究表明,采取預防性護理的研究組患者生命體征較穩(wěn)定,病死率較低,VAP發(fā)生率較低,住院時間不長,跟對照組相比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總之,預防性護理通過采取規(guī)范性、針對性、預見性的護理方式,不僅可以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fā)生率,而且還能保證治療的可靠性、安全性。
1 徐艷.預防性護理對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率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5,18(2):314-316.
2 任堅,張惠霞.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原因及護理措施[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36):8877-8877.
3 趙暉.老年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原因及護理措施[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32):7910-7911.
4 勉永紅,曹艷芬,周紅.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護理對策[J].華北煤炭醫(yī)學院學報,2011,13(1):106-107.
5 李明,高曉方,石苗苗.預防老年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護理干預[J].實用醫(yī)藥雜志,2012,29(1):42-43.
6 陳珠峰,陳賽喜.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護理措施[J].中國保健營養(yǎng)旬刊,2012,25(11):208-208.
10.3969/j.issn.1672-4860.2017.05.062
2017-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