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國工會共籌助學金11億元 近60萬人受益
本刊訊“截至目前,全國各地工會共籌集助學資金11.1億元,發(fā)放助學款10.7億元,58.7萬名困難職工和農民工子女受益,各地工會累計聯(lián)系1.4 萬余家用工單位,為困難職工子女提供勤工儉學和社會實踐崗位6.8 萬多個。”記者從全國總工會獲悉,2016年全國工會金秋助學活動已圓滿收官。
金秋助學活動是工會幫助困難職工和農民工子女的重要保障品牌。據全總權益保障部負責人介紹,2016年7至9月,全國總工會在全國范圍內繼續(xù)組織開展金秋助學活動。2016年,全總把金秋助學活動和困難職工解困脫困相結合,在確定助學對象、拓寬助學范圍、創(chuàng)新助學形式、提升助學效果等方面采取多項舉措,以金秋助學活動為契機,全面做好困難職工解困脫困相關工作。
活動期間,各級工會著力精準幫扶,拓展范圍,延伸服務,加大力度,有力推進了助學活動的深入開展。河北、浙江、新疆、海南等?。▍^(qū)、市)總工會將金秋助學、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納入脫貧攻堅戰(zhàn)略通盤考慮,圍繞重點關注人群,不斷加大幫扶力度;在規(guī)范建檔立卡工作的基礎上,上海、云南、河南、安徽、江西等?。▍^(qū)、市)總工會邀請專家為有關困難家庭就相關就業(yè)、助學政策進行專門解讀,分層、分類給予精準指導;吉林、遼寧、云南、山東省總工會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凸顯問題,將省內部分重點企業(yè)職工子女納入助學范疇,各地還針對不同困難群體,多批次組織開展了不同形式、不同主題的助學活動,確保幫扶工作提質增效。
與此同時,各級工會堅持以“制度保障”為主線,積極發(fā)揮政府主導作用,認真研究工會組織對困難職工解困脫困的辦法、措施,制定和出臺幫扶工作有關政策、文件,促進幫困與助學工作制度化、系統(tǒng)化、長效化。河北、山西、廣西、重慶、湖南省總工會積極發(fā)揮政府助學主渠道作用,將困難職工家庭高校畢業(yè)生納入當?shù)卣蜆I(yè)援助體系,通過采取統(tǒng)一安排部署、統(tǒng)一救助標準、聯(lián)合舉辦儀式等措施,構建“大助學”格局,并努力推動符合條件的困難職工子女納入國家助學政策的覆蓋范圍。此外,各級工會還注重整合優(yōu)勢資源,提高社會化運作意識,通過購買服務、舉辦志愿者項目等形式,凝聚整合社會力量,逐步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社會化運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