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松
中圖分類號:G7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9-0237-01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很多文化遺產需要我們保護和發(fā)揚。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悠悠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見證,是中國人勤勞、智慧、創(chuàng)造的結晶,是攜刻著人類智慧光芒的"活化石"。然而在社會發(fā)展的今天,延傳至今的非物質文化已經歷盡滄桑,很多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遭遇著被忽視、甚至被毀滅的危機。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做為一名文化工作者我們不能坐以待斃了,應結合實際探索出一條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道路,保護、傳承好先輩們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
1.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重要意義
非遺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非遺的保護傳承,關系到文化血脈的傳承、精神家園的維護、先進文明的建設、和諧社會的構建;關系到民族文化身份和國家文化主權的維護;關系到人類文明多樣化及可持續(xù)發(fā)展。所以保護、傳承好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有利于提高國家的軟實力,是建設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具有重要的意義。
2.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面臨的問題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還處于起始階段,出現的問題不少,需要我們共同關注、探討和解決。
2.1 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意識參差不齊。在利益的驅使下,過度開發(fā)、破壞、毀滅文化資源原貌,扭曲了原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使其逐漸流失。也有很多非物質文化傳承藝人因其老一輩觀念落后,對政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政策不了解,思想顧慮重重,不愿將技藝發(fā)揚光大。
2.2 鄉(xiāng)鎮(zhèn)基層文化建設專項資金不足。由于鄉(xiāng)鎮(zhèn)機關財政在基層文化建設財政投入有限,致使鄉(xiāng)鎮(zhèn)農村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和保護工作面臨的困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記錄、整理、保存、保護,需要經費和現代化科技載體及手段。由于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經費不足,為數不少的地方沒有安排專項的保護經費,技術裝備不足,一些瀕臨湮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不到有效記錄、搶救,保護工作很難沒展開,甚至一些已經記錄和整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和實物,面臨損毀和再次流失的危險。
2.3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缺乏管理人員及研究隊伍。文化隊伍建設參差不齊,專業(yè)性不一,而真正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管理人員和研究人員隊伍,人數極少,難以適應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需求。
2.4 基層文化隊伍建設機制管理不嚴密?,F階段基層文化隊伍分布在各鄉(xiāng)鎮(zhèn),其管理權直接歸屬于各鄉(xiāng)鎮(zhèn)黨委、政府,長期以來基層文化工作者日常工作主要圍繞鄉(xiāng)鎮(zhèn)機關具體行政事務,而自身的文化工作比例較少,非遺保護工作不能正常有效的開展,文化建設的全局也大大地受到影響。
2.5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認識不足、領導管理不到位。自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以來,很多人認識不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傳承中華文脈、弘揚民族精神和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重要性,對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地方文化部門積極性很高,但當地政府領導認識不到位、在落實資金、建立保護工作機構等方面措施不力,致使大量資源的搶救、保護工作不能做好。
3.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工作建議
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來看,概括性為:時不我待、刻不容緩、迫在眉睫、只爭朝夕。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收集、保護迫在眉睫,要做好傳承與保護工作,我建議要做好以下幾點:
(1)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收集、保護、傳承工作。每一分鐘都有一個老藝人去世,每一分鐘都有一種民間絕技在流失,每一分鐘都有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消亡。聽起來,這話有點危言聳聽,但體現了民間藝術岌岌可危的現狀。以點帶面,落實責任,加快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收集、保護、傳承工作速度、力度和廣度。地方政府、基層文化工作者要加強傳承人隊伍建設,采取積極措施,為當地老藝人、傳承人開展政策培訓,讓他們了解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策、法律法規(guī),更好地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全面普查、收集、保護與傳承工作,及時記錄年事已高的傳承人所掌握的豐富知識和精湛技藝,資助傳承人開展授徒傳藝、教學、交流、展示等活動,幫助生活確有困難的傳承人,支持、表彰、獎勵有突出貢獻的傳承人及傳承團體,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體性保護。
(2)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人才隊伍建設。在現階段,鄉(xiāng)鎮(zhèn)基層文化工作者真正專職做文化工作的沒有,甚至有些地方鄉(xiāng)鎮(zhèn)基層文化工作者大部分都在做鄉(xiāng)鎮(zhèn)機構行政事務工作,所以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人才隊伍建設,必須要形成專職文化工作隊伍,做到專職隊伍專業(yè)化,工作流程化、科學化,崗位職責明確化,工作責任形成考核機制化。
(3)提高領導者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政府及各行政管理部門要從對國家和歷史負責的高度出發(fā),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鼓勵全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予以大力的支持和幫助,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
(4)加快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供法律保障。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中華兒女應有的責任和義務,但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必須要有法律保障。在現階段,盡管我市乃至我省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通過實際工作,深切地感受到由于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不健全一定程度制約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所以加快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律法規(guī)的健全尤其重要,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做到有法可依,使非物質文化保護逐步走向規(guī)范化、法制化,讓更多的群眾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非常艱巨,每一位中華兒女都要肩負起保護責任,為創(chuàng)設文明社會、文化家園而努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