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宇萍
【摘要】志愿者是公益組織重要的人力資源。近年來,民間公益機構快速發(fā)展,志愿者數量不斷增加,志愿者能力的培養(yǎng)成為了機構發(fā)展新的議題。文章通過對廣西北海民間志愿者協(xié)會的個案研究,了解草根公益組織志愿者培訓需求基本現狀,深入探析草根公益組織志愿者培訓的需求,促進政府、公益機構和社會各界對草根公益組織志愿者培訓現狀與需求的認識,為志愿者未來的能力發(fā)展與培養(yǎng)提供思考和借鑒。
【關鍵詞】民間公益機構 志愿者 培訓現狀 培訓需求 培訓內容
一、志愿者培訓概述
培訓是一種有組織的知識傳遞、技能傳遞、標準傳遞、信息傳遞、信念傳遞、管理訓誡行為。提升戰(zhàn)斗力,個人能力,工作能力的訓練都稱之為培訓。顧名思義,志愿者培訓是公益機構或第三方培訓機構給志愿者傳授其完成志愿服務工作所必需的正確思維認知、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過程。
二、 志愿者培訓現狀
北海民間志愿者協(xié)會(以下簡稱北志協(xié))是一家成立于2004年的民間公益機構,截止至2017年3月?lián)碛凶詴T志愿者1175名,其公益服務領域涉及助學、敬老、環(huán)保、艾滋病預防與關懷等,服務領域廣泛、志愿者數量龐大,志愿服務活動在全區(qū)具有較大影響力。
在北志協(xié)現有的組織體系中,由于志愿者的數量龐大及資金資源受限等問題,志愿者的培訓還未成形成體系。除了機構為初入會的會員志愿者開展關于機構的基本發(fā)展情況、組織架構及機構宗旨、發(fā)展理念的入會培訓外,志愿者的能力培養(yǎng)主要通過自發(fā)組織的討論會及志愿者間的互相交流。由于機構內志愿者熟悉程度較高,自發(fā)的經驗交流也成為了該機構志愿者學習成長的重要及有效方式。
三、培訓需求及主要內容
在本次關于志愿者培訓需求調查研究中,調查對象主要是北志協(xié)近兩年來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100多名志愿者,通過問卷與訪談的形式獲取了許多第一手資料。從調查結果上能一定程度反映出民間公益組織志愿者基本情況與培訓需求。
(一)培訓需求
1.培訓必要性。針對培訓的調查中,80%以上的被調查者認為培訓是有必要的。且志愿者希望的培訓類型中,通用培訓、技能培訓占較大比例,其次為專業(yè)培訓、崗位培訓及其他培訓內容。
2.培訓需求與年齡相關。18-50周歲對通用培訓、技能培訓的需求最大;40-5周歲崗位培訓需求高于其他年齡階段;50-60周歲的志愿者人群受到年齡與身體狀況的影響,多為參與型志愿者,最希望參與的是通用培訓,其他培訓需求相對較小。
3.培訓需求與機構接觸時長相關。在接觸機構5年內的志愿者對通用培訓需求最為明顯,接觸協(xié)會5-10年內的志愿者對各項培訓內容都有較大需求;接觸協(xié)會10年以上的志愿者人群中除去崗位培訓需求較低外,其他培訓需求相近且需求量較高。志愿者與機構接觸時間越長,對培訓的需求越高。
(二)培訓需求的主要內容
1.通用培訓
通用培訓包括通用知識、基本技能和精神素質等基本方面,是大部分參與型志愿者及新加入志愿者的普遍需求。通用知識指志愿服務的基本理念、服務領域、服務方法等通用常識。基本技能是在通用理念掌握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實踐與知識完善的要求。針對不同的服務領域與服務對象需掌握不同服務對象的服務技能。如針對老年服務對象需要掌握的體溫測量、血壓測量等基本的醫(yī)護知識與技能;針對青少年群體的學業(yè)選擇的知識輔導、群體活動的主持技巧;針對艾滋病、吸毒群體等帶不同程度危險性質的服務對象的溝通交流技巧、自我保護方法等;以及針對各類服務對象都需掌握的基本心理知識、急救知識等等。精神素質方面主要指機構的精神文化、服務理念和宗旨。
2.技能培訓與業(yè)務培訓
技能培訓與業(yè)務培訓包括溝通協(xié)調、資源鏈接、活動管理、編輯策劃、團隊合作培訓等專業(yè)技能,是高參與型志愿者及骨干志愿者的普遍需求。技能培訓是區(qū)別于通用培訓中基本技能的更專業(yè)的技能要求。溝通協(xié)調往往涉及志愿者與服務對象、志愿者與志愿者之間、志愿者與工作人員、志愿者與機構等四方面的內容。志愿者學會積極傾聽、有效溝通等技巧能夠促使服務高質量實施、機構高效率運行。資源鏈接是公益服務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能,如何聯(lián)系獲取物資、場地、資金、扶助政策等服務對象所需資源,是高參與型及骨干志愿者迫切需要掌握的技能。團隊合作、活動管理、與編輯策劃技能是骨干志愿者們在開展活動與項目過程中最重要的技能。包括活動及項目策劃及報告如何撰寫、對象如何選取、工作團隊如何招募、分工和運行等目前骨干志愿者們感到困難的工作內容方面。
3.崗位培訓
崗位培訓主要是骨干志愿者尤其在機構中兼職的骨干志愿者、專職工作人員的培訓需求。民間公益機構由于機構的財務及各方面限制,專職工作人員有限,許多的服務與管理工作常交由骨干志愿者來進行。譬如針對貧困學生開展活動的助學組、針對養(yǎng)老院的老年組等等不同職能小組或活動小組,組長及組員的主要職能是什么?工作如何進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這些涉及具體工作崗位的問題除了工作人員之間的工作交流、經驗總結之外,更需機構將其整合成相應的工作體系,并納入機構的工作執(zhí)行手冊當中,讓新手骨干志愿者得到系統(tǒng)的培訓和學習。
4.其他方面的培訓
其他方面的培訓主要還涉及成長的知識和經驗的學習。志愿者認為:參加志愿服務不僅是為了幫助別人,也是自我成長和提高的過程。志愿者希望在參與服務的過程中拓展社交、增長見識、提高能力、以及獲得成就感豐富生活等。志愿者在服務他人之外,更希望在志愿者之間感受到友好和親密,從相互交流和學習中獲得他人的成長經驗,從志愿團隊的培訓活動中學習不同的生活理念,從志愿服務活動與社會的交往中拓展和豐富人生,這些對于志愿者來說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參考文獻
[1]鹿文超. 我國非營利組織志愿者管理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2.
[2]陳玲. 中國NGO組織中志愿者管理的現狀、問題及對策思考[D].南昌大學,2011.
[3]傅怡雯. 論NGO組織中志愿者的本土培育[D].四川大學,2006.
[4]梁瑞銀,賀淡,孫凌燕. 民間公益組織志愿者管理的個案研究 對耒陽市互助學社的調查與思考[J]. 企業(yè)家天地,2011,(08):51-54. [2017-09-24].
[5]張姝. 我國志愿者培訓體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
[6]張文靜. 中國非營利組織志愿者管理研究[D].西北大學,2008.
[7]鄭璐. 對北京2008奧運會賽會志愿者培訓體系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