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紅
(河南省信陽市第二中醫(yī)院中醫(yī)內科 信陽464000)
加減濟川煎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療效
譚紅
(河南省信陽市第二中醫(yī)院中醫(yī)內科 信陽464000)
目的:探究加減濟川煎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7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7例。對照組給予枸櫞酸莫沙必利片治療,觀察組給予加減濟川煎治療,兩組均連續(xù)治療30 d,停藥1個月后電話回訪。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及復發(fā)率。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采用加減濟川煎治療,可明顯提高臨床療效,降低復發(fā)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老年功能性便秘;濟川煎;枸櫞酸莫沙必利片
功能性便秘是指缺乏器質性病因,沒有結構異?;虼x障礙,除腸易激綜合征以外的慢性便秘。其臨床表現為便次減少、便不盡感、排便困難、糞便干結等,且可伴有腹痛、腹脹等。功能性便秘的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可能與年齡、飲食作息習慣、精神心理因素、腸道病變和全身性病變等有關。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老年人越來越多,老年人功能性便秘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老年人由于活動量少、進食少,致使腸蠕動減慢,消化道分泌液減少,括約肌活動能力降低,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水分過度吸收,導致大便干結,排便困難[1]。目前臨床多采用促瀉性藥物治療該病,但若長期服藥會導致瀉藥依賴性便秘或大腸黑便病等,嚴重威脅患者身心健康。因此,針對老年功能性患者選擇合理、有效的治療手段對患者意義重大。本研究采用加減濟川煎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取得滿意療效?,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7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7例。觀察組男21例,女6例;年齡46~67歲,平均年齡(56±3.6)歲;病程 2~6 年,平均病程(2.8±1.0)年。對照組男20例,女17例;年齡49~65歲,平均年齡(58±4.9)歲;病程 2~5 年,平均病程(3.2±0.7)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對于陽虛型便秘的診斷標準及西醫(yī)羅馬Ⅲ診斷標準[2],并排除器質性病變、腸道性疾病和全身性疾病患者。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服藥期間停用其他藥物。對照組給予枸櫞酸莫沙必利片(國藥準字H19990317)治療,口服,5 mg/次,3 次 /d。觀察組給予加減濟川煎治療?;痉剿幗M成:當歸15 g,懷牛膝 15 g,肉蓯蓉 30 g,澤瀉 15 g,升麻 10 g,枳殼 10 g,生黃芪20 g,白術20 g。隨證加減:兼氣滯者加枳實;痰濕重者加蒼術;畏寒較甚者加肉桂、炮附子;氣虛重者加黨參;大便秘結者加麻子仁;納差者加雞內金。水煎至400 ml,1劑/d,早晚飯前半小時溫服。兩組患者均持續(xù)用藥30 d,停藥1個月后電話回訪。
1.3 觀察指標及標準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及復發(fā)情況,臨床療效根據《中藥新藥治療便秘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評價。痊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完全消失,排便次數、大便形狀及量恢復正常;顯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48 h內有排便,大便形狀及量基本正常;有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有所好轉,排便間隔縮短24 h以上,大便干結情況改善;無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傆行?(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復發(fā)率比較 停藥1個月后,對照組復發(fā)率為31.14%(13/37),觀察組復發(fā)率為13.51%(5/37),觀察組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中醫(yī)對便秘的認識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其稱便秘為“后不利、大便難”。藥王孫思邈的《千金要方》中也有關于“大便不通、大便難”的描述。中醫(yī)學認為“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便秘的形成主要在于大腸傳導功能失常,且與心、肝、脾、腎關系密切。中醫(yī)學還認為,老年人陽氣衰弱,腎臟精氣不足,陰寒之氣積于腸道內,氣虛無力致腸道蠕動減慢,從而引發(fā)便秘[4]。
現階段西醫(yī)臨床治療便秘多以通下為主,效果不甚理想,長期服藥副作用較大,甚至引發(fā)腸道腫瘤[3]。中醫(yī)則推崇辨證論治,因人而異。隋代醫(yī)學家巢元方首次提出以養(yǎng)生之法治療大便不通。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提出可用胡麻仁、阿膠等潤腸之物緩解便秘,不可擅用瀉藥治療老年人便秘。本研究所用加減濟川煎方出自明代名醫(yī)張介賓的《景岳全書》,主治腎陽虛弱、大便干結等癥。全方由當歸、懷牛膝、肉蓯蓉、澤瀉、升麻、枳殼、生黃芪和白術組成,方中肉蓯蓉、生黃芪、白術為君藥,肉蓯蓉補精益氣、潤腸通便,生黃芪、白術補氣行氣;當歸和懷牛膝為臣藥,當歸補血活血、潤腸道,懷牛膝補肝腎、強筋骨,還可促進大便下行;澤瀉和枳殼宣通下瀉;升麻升陽舉陷,全方有升有降,補而不滯,相輔相成?,F代醫(yī)學研究表明[5~6],濟川煎治療便秘效果顯著,明顯優(yōu)于常用西藥,如西沙比利、乳果糖等,且副作用小,在臨床應用較為廣泛。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加減濟川煎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效果確切,復發(fā)率低,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1]李敏利,張曉華,朱人敏,等.不同類型通便藥物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療效的臨床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9A):2976-2978
[2]呂靈儀,賀小婉,徐紅,等.濟川煎加減治療功能性便秘140例臨床觀察[J].四川中醫(yī),2012,30(6):87-88
[3]楊倩,王小天,杜姚,等.麻枳降濁方改善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胃腸功能的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5,42(8):1458-1460
[4]李春艷,郭世斌,譚育紅,等.全結腸黑變病的臨床特征分析[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雜志,2008,16(5):334-335
[5]史萍慧.加味濟川煎治療陽虛型老年功能性便秘臨床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10,33(2):47-48,59
[6]徐哲鋒,農媚,朱永蘋,等.濟川煎加味聯合身心干預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臨床研究[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4,41(2):293-295
R256.35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10.038
2017-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