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艷
(1宜春學院 江西宜春 336000;2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江西 南昌 330013)
中國芭蕾舞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解析
邱 艷1.2
(1宜春學院 江西宜春 336000;2江西科技師范大學 江西 南昌 330013)
眾所周知,芭蕾舞引進我國已有多年,是一門含有豐富內容的課程。但是,時代在不斷發(fā)展,芭蕾舞教學也應該創(chuàng)新。提高芭蕾舞教學質量應該以對芭蕾舞教學創(chuàng)新、改變芭蕾舞的現(xiàn)實狀況為前提。
芭蕾舞;創(chuàng)新;教學
近年來,由于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芭蕾舞越來越感興趣,為適應社會情況,許多培訓機構都開設了芭蕾培訓課程,而家長為提高孩子的氣質、讓孩子在眾多學生中更突出,也紛紛將孩子送到芭蕾培訓班。但是由于芭蕾并不是我國本土的舞蹈,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產生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是無法避免的。本文主要分析了芭蕾舞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建議,希望可以為我國芭蕾教學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意見。
1、“開”。在基礎的芭蕾舞訓練之中,要求學生展開全身,以完整地展現(xiàn)出自身的線條,同時,這一要求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精神面貌和提高學生自身的氣質。“開”對于初學芭蕾舞的人員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因為這要求全身的關節(jié)全部打開,有利于提高學生對下肢的控制能力。
2、“繃”。相信每個接受過芭蕾舞訓練的人都知道,芭蕾舞第一要素就是“繃”。老師在教授過程中也不斷提醒學生要注意繃腳,尤其是在抬腳的時候,原因就是繃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視覺上增加舞者的腿部長度,使腿部的線條更為流暢。同樣,繃腳也可鍛煉舞者腳步的靈敏度,促進關節(jié)的靈活程度。
3、“直”。在芭蕾練習的過程中,“直”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要求舞者身體呈現(xiàn)方式為直立,使舞者從容地進行舞蹈,促進身體的穩(wěn)定性,這一要求的關鍵就是保持身體重心的穩(wěn)定。二是要求舞者精神氣度直立,即增強舞者自身的精神氣質,使人感到朝氣蓬勃的精神。
教師在教授舞蹈的過程中,過于注重動作的規(guī)范性而忽視了作為舞者應展現(xiàn)的情感,使舞蹈極其不自然。在這種教學下,使許多初學芭蕾的人無法認識到芭蕾的真正內涵,只追求高難度的動作,致使芭蕾越來越脫離時尚,落后于潮流。為了使芭蕾能更好地發(fā)展,教學方式需要進行創(chuàng)新。那么芭蕾的主要問題是哪些呢?
1、對芭蕾的認識不全。芭蕾起源于15世紀的意大利,本是一種娛樂形式,但是在1661年,形成了一套完整且嚴肅的芭蕾舞訓練體系。芭蕾舞是一種提升自身修養(yǎng)的舞蹈,但是,許多家長卻將其簡單看作孩子的一種藝術特長,完全忽視了芭蕾的根本作用。
2、教學氣氛過于嚴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芭蕾舞者來說,興趣更是必要的條件,因為芭蕾無疑是艱辛的,那么此時如果有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無疑會減少芭蕾舞者的辛苦。但是,就芭蕾教學的現(xiàn)狀來說,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過于繁重的練習,使課堂氣氛十分緊張與嚴肅,而舞者就更為緊張與煩躁,無法完全釋放對芭蕾的熱情。
3、學生過于嚴謹缺乏創(chuàng)造力。芭蕾是具有傳統(tǒng)意義的舞蹈,擁有豐富的歷史,在其多年發(fā)展的歷史中,如果沒有不斷的創(chuàng)新,那么芭蕾將無法繼續(xù)傳承下去。然而,現(xiàn)在的芭蕾教學過程,學生注重向老師繼承多于自主創(chuàng)新。所以并沒有熱情投身于芭蕾事業(yè)。
1、加強對芭蕾舞訓練的重視。學習芭蕾舞,可以使學生的肌肉及身體得到訓練,增強學生的承受能力,使學生的身體更為舒展。當今是科學的時代,對于芭蕾也是如此,我們應以科學的訓練內容和方法來教學,運用并創(chuàng)新一套完整、嚴謹的芭蕾舞系統(tǒng)。
2、教師自身能力的提高。(1)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芭蕾舞的教學應以靈活多變?yōu)榻虒W方式,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教學的質量。教師應根據學生之間的不同身體素質為基礎,為學生設計不同的課程內容,使學生更好地適應芭蕾的教學。(2)開展實踐性舞蹈。教師應根據場地、設備的變化,編制不同的動作,從而進行完整舞蹈的編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遵循人體的科學規(guī)則、芭蕾的規(guī)則,進行流暢的舞蹈動作的編制,而不是簡單的動作累積。
3、對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芭蕾的創(chuàng)新以學生對芭蕾動作的熟悉為基礎,這就需要教師熟悉每個芭蕾動作并且能完整地展現(xiàn)給學生,促進學生的理解同時,使芭蕾的文化元素更為豐富,使學生對芭蕾充滿興趣。
細節(jié)決定成敗。教師應從細節(jié)下手,使學生充分理解一個舞蹈動作的背景,使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對芭蕾的天分,對芭蕾進行創(chuàng)新。
同時,教師的創(chuàng)新應以學生小組為單位,可以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激情,對芭蕾進行創(chuàng)新,隨著教學內容的改革,學生創(chuàng)新的方式也越來越多,以小組為單位的方式,既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又可以豐富師生之間的情感。
4、教學模式的改變。積極調整教學模式,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為芭蕾的創(chuàng)新起主要作用。另外,還可以其他舞種為借鑒標準,找出其相通之處,增加芭蕾的吸引力。
[1]張蕾.從西方文化角度對芭蕾舞教育的探討[J].黃河之聲,2014(17).
[2]張靜.芭蕾訓練體系在健美操訓練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11).
[3]李淑華,王曉玲.中國民族文化在芭蕾舞藝術教學中的運用與創(chuàng)新[J].藝術評論,2014(3).
J722.1
A
1007-0125(2017)15-0198-01
邱 艷(1981-),女,漢族,河北遵化人。單位:江西省宜春學院,職稱:講師,研究方向: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