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輝 聶英杰(大連工業(yè)大學,遼寧 大連 116034)
獲得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八項提名的影片《降臨》于2017年1月在中國內地上映,一度引起熱議。該片根據(jù)華裔科幻作家姜峯楠的小說《你一生的故事》改編。多數(shù)科幻電影依托星際大戰(zhàn)和強烈的視覺沖擊奪人眼球,而《降臨》以其深刻豐厚的意蘊和清新典雅的格調深入人心,這與其中所蘊含的中西方文化元素不無關聯(lián)。
《降臨》雖為美國科幻劇,但挖掘其精髓,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的東方文化鏡像俯拾皆是。
《易經》里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易經》站在制高點上,參透了人類生存的三維世界,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悉數(shù)到來,畫卷般呈現(xiàn)。
《降臨》采取雙弦并奏的敘事格局,一條是語言學家、大學教授露易絲應美國軍方邀請參與破解外星人七肢桶來地球的目的,另一條是露易絲與女兒的相處與死別,兩條線索交叉互進。即便露易斯已然獲得預知未來的本領,得知與伊恩的婚戀終將破滅,女兒也終將會先她而去,但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這種生活,影片中的女主角露易絲堅毅隱忍、柔韌平和,無論是生離的冰冷還是死別的殘酷,都能夠曠達接納,一定程度地體現(xiàn)了中國道家“齊萬物、等生死”的思想。而影片結尾一切歸零的狀態(tài)、主人公哀而不傷的平和與電影清新典雅的格調亦體現(xiàn)了道家思想中追求生命空靈的逍遙之境。
《道德經》有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漢書·禮樂志》也有“精健日月,星辰度理,陰陽五行,周而復始”。
影片開始不久,即出現(xiàn)露易絲與死于不治之癥的女兒告別的場景,其后又多次表現(xiàn)母女相處的情景,直到最后,露易絲與同她一道參與破解外星人奧秘的物理學家伊恩相愛并決定孕育下一代,接續(xù)了開篇所講述的女兒誕生,此時觀眾不禁恍然大悟,原來開始即結束,結束即開始,表現(xiàn)了中國古代哲學中“周而復始”的宇宙觀。觀影到最后,觀眾如醍醐灌頂般穎悟影片所述故事的真正發(fā)生順序是從外星人降臨地球開始,露易絲與女兒的生活片段并不是回憶,而是她對未來的預知。影片的開篇和結尾渾融而一,開篇不久,露易絲對已逝女兒講述:“有些日子能定義超越你的生命的故事,比如它們降臨的那一天?!庇捌瑧{借這簡短的語句溝通起兩條敘事線索。而在女兒漢娜出生和死亡的關鍵時刻,露易絲不斷輕語 “回來我身邊”,再一次體現(xiàn)了“周行不殆”的宇宙觀。
約翰·瓦爾士指出:東方與西方文化最根本的差異在于東方占支配地位的概念是“和諧”,而西方則是“權力”。①《論語·學而》有“禮之用,和為貴”。子思有言:“……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中國儒家所追求的“和諧之境”即消除心與物的隔閡分立,達到心物融合統(tǒng)一,令生命個體與宇宙萬物、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個人之間達到和諧之境。②
影片中露易絲積極主動地卸下防御,坦誠率真又不乏仁愛地與外星人溝通,與七肢桶之間由言語不通到融洽互動實現(xiàn)了由心懷忌憚到和諧共處的質變。此外,露易絲與伊恩、韋伯、尚將軍之間也通過有效溝通達成了和諧與共的理想共處局面。正是由于露易絲“和而不同”的相處之道使得她能夠豁達面對坎坷與障礙,與她悲涼的生活境遇達成和解,更為重要的是促成了世界和平,這無疑反映了費孝通先生所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智慧。
中國傳統(tǒng)文化酷似太極圖,圓滿、柔和、優(yōu)美,是包容型、內斂型的;西方傳統(tǒng)文化有類于十字架,鋒芒畢露,咄咄逼人,屬進攻型、發(fā)散型。③
佛教典籍《華嚴經》強調了時間的圓融統(tǒng)貫、回環(huán)互攝。在時間的統(tǒng)貫互攝中,慣常時間脈絡中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的對峙都被消解,實現(xiàn)了溝通與回互:“過去一切劫,安置未來今。未來現(xiàn)在劫,回置過去世?!逼渲械男C,中國的禪宗有深切的體悟。僧問:“如何是禪師?”禪師答:“今年旱去年?!比缡?,現(xiàn)在被還原到了過去,從而,時間的單向流逝變成了回環(huán)互攝。僧問投子有何禪悟體驗,投子答:“丫角女子白頭絲?!庇謱⑽磥磉€原到了現(xiàn)在。唐朝高僧法藏從因果關系出發(fā)提出:“初發(fā)心時,便成正覺;成正覺已,乃是初心?!币虿划惞划愐?,同時成立,毫無別異。④
七肢桶的語言和思維方式帶有濃厚的東方文化色彩。女主角實際上經歷了一次從地球人(西方)向七肢桶(東方)的反向文化融入過程。⑤
七肢桶的文字極具中國水墨寫意畫意蘊,形狀酷似太極圓,其象形化的構思也頗似中國漢字。外星人的語言表達和思維模式均為非線性呈現(xiàn),他們已然參悟緣起和結局,只為過程而存在。他們預知自己的命運,3000年后需要人類拯救,便提前降臨地球,幫助人類打破自身的認知限制,與人類達成溝通和解,以便得到人類3000年后的幫助。另外,女主角露易絲在預知女兒年少夭折的未來后,仍然對伊恩說出“我愿意”,然后悲傷而不失曠達地接受一切別離。于外星人、于露易絲一家,整件事情本身就是一個圓,他們了然了原因和結果,仍然按既定軌道享受過程,彰顯了存在的莊嚴和高貴,體現(xiàn)了生命本體與宇宙本體融合為一的圓融貫通之美,具有東方文化神韻和哲學思辨。
16—18世紀末期,西方對中國形象的認同由狂熱到憎惡,20世紀下半葉到1949年冷戰(zhàn)模式中,西方對中國開始“妖魔化”,1989年以后出現(xiàn)了“中國威脅論”。⑥
《降臨》中涉及了國際關系和國家博弈,影片客觀地讓中國以一個大國的形象出現(xiàn),卻不客觀地把中國設定為一個以軍權為主導的霸權國家,而將遏制戰(zhàn)爭的和平大使身份冠以自身,這種黑白顛倒的劇情設計看似抬高了自身,貶抑了他人,實際上卻迷惑不了對國家形象有公正判斷的公眾,反倒因其主觀誤斷而成為影片的一處敗筆。⑦
西方視野中的中國古老而神秘,富有瑰麗的傳奇和深邃的思辨,歷史悠久,文化璀璨,特別是近年來中國經濟的雄起創(chuàng)造出的時代神話,更令西方刮目相看,致使野心勃勃、企圖稱霸世界的個別西方國家對中國產生了恐懼,甚至一廂情愿地認為有著不竭發(fā)展動力和驚人爆發(fā)力的中國必將成為統(tǒng)治世界的最終霸主。西方甚至將自身的形象和欲求賦予鏡像中的中國,賦予他們虛構出來的中國形象,過度主觀的誤讀顯然失之公允。中國人民歷來熱愛和平,儒家“中和位育”的和諧之境、道家超越功利的逍遙之境、禪宗摒棄差異的圓融之境,無不體現(xiàn)著中國文化的平和均衡、溫厚典雅。
《降臨》中呈現(xiàn)的西方文化符號與東方文化形成了呼應和融會。
如前文所述,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對于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的思考最終都歸為“和合”,和諧融洽之境扎根于中華沃土,影響綿長深遠。時至今日,中國人仍然堅守著“天人合一”“中和位育”的共存觀,國際關系中,也一直秉承著各就其位、各行其是的和諧共處原則。
影片中,露易絲在兩個場景中使用語詞“非零和博弈”,其一是外星人降臨后,她給國際關系和星際關系提出此建議;其二是女兒問及“游戲中雙方的互利怎么描述”,她給出此答案。“非零和博弈”的反復出現(xiàn)凸顯了影片的一個重大命題,不失為影片主創(chuàng)人員對全球一體化時代國際關系進行的卓有成效的思考,新的時代主題遠非戰(zhàn)爭和殖民,遠非霸權和侵略,而是和諧與共贏、溝通與合作、交流與互進,這正是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一以貫之的共處原則。
中國哲學對于事物發(fā)展的認識是“周行不殆”“周而復始”?!蛾P尹子·四符》有“五行之運,因精有魂,因魂有神,因神有意,因意有魄,因魄有精,五者回環(huán)不已”。在中國古代,就有回環(huán)修辭,即前后語句循環(huán)往復,以表達事物間的密切關聯(lián)?;丨h(huán)用來揭示事物的辯證關系,使語意精辟警策。既給人以周而復始的妙趣和美感,還能夠清晰呈現(xiàn)不同事物之間彼此依存、彼此制約或互為對立的關系?!独献印分杏小靶叛圆幻?,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露易絲給女兒取名漢娜(Hannah),并告知女兒這是回文,漢娜這個名字有很強的象征韻味,從任意一端開始拼寫都是同一個單詞。就像一個圓圈,從任意一個點出發(fā),總會回到起點,周而復始、無限循環(huán),充滿哲學韻味。⑧
《禮記·禮運》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大同社會是千余年來華夏兒女所共同追求的理想社會,這里政通人和,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講信修睦,幸福和樂。
“烏托邦”這一概念是由英國人托馬斯·莫爾在其著作《烏托邦》中首次提出的,指盡善盡美的理想國度。影片最后,在露易絲的努力下,人類實現(xiàn)了與外星人的交流互助與和諧共存,地球上的國家也通過平等對話和有效交流實現(xiàn)了和平共處。臨近影片結尾,露易絲和七肢桶手心相對,手指相處的暖流由影片而及觀眾,溫潤了觀眾,柔軟了世界。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諧共存、互助發(fā)展觀不能不說是大同社會、烏托邦理想的共同期待。
綜上所述,外星人七肢桶從外形到文字,從思維方式到處世哲學,都被影片賦予了極具東方特色的文化內涵,這正是西方獨霸世界語境下對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化復興由驚愕、排斥而接受、融合的象征和外化體現(xiàn),影片中包含的空靈逍遙、周而復始、和而不同、圓滿融通意蘊正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化的具象化體現(xiàn)?!督蹬R》這一名字本身就具有豐富的含義,具象地解釋,它既指代外星人來到人間,又指代漢娜的誕生;抽象地理解,它也標明了全球一體化格局下,東方文化浸潤西方,西方文化濡染東方,東西方文化在平等對話中,實現(xiàn)了交流與互進,促成了世界文化繁榮時代的降臨。
注釋:
①③ 郭鎮(zhèn)之:《全球化與文化間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頁。
② 王岳川:《回歸經典與精神現(xiàn)代化》,《文藝爭鳴》,2012年第1期。
④ 《禪宗的時空圓融境》,http://www.ebaifo.com/fojiao-617769.html。
⑤ 《姜峯楠的華裔背景對于他的創(chuàng)作有怎樣的影響?》,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252132。
⑥ 王岳川:《后東方主義與中國文化身份》,《理論與創(chuàng)作》,2010年第3期。
⑦ 《拋開茍且 只看那詩與遠方》,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VaQxsW8xz3wKZR9dU4ZT8p7fO90Ll0xgI DnftK3_6kxFfsW9QhUODgysuvK7aOA_2aNDhuCAOcmF4OJj7 iwfJI5iSfCrVzESWFh3iMZmfO#reference-[13]-20580621-wrap。
⑧ 余歌:《〈降臨〉之意不在魔幻》,《中國青年》,201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