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浩昕+鐘曉聲+范紹翀
【摘要】 目的:研究益氣固表法治療變應性鼻炎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診治的變應性鼻炎患者24例,按照隨機分組法,分為觀察組和參照組,各12例。參照組選擇口服H1受體阻斷劑,觀察組采用益氣固表顆粒劑+氯雷他定片安慰劑。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變化,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值的變化情況以及治療有效率。結果:治療7 d后,觀察組臨床癥狀評分明顯少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血Tlge、sICAM-1值均低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益氣固表法能夠有效改善變應性鼻炎的臨床癥狀,為中醫(yī)藥治療變應性鼻炎提供了參考依據。
【關鍵詞】 益氣固表法; 變應性鼻炎; 治療有效率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21.038
隨著當前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空氣環(huán)境自然條件逐漸惡化,使得變應性鼻炎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越來越多的醫(yī)學研究認為變應性鼻炎發(fā)作多受支氣管哮喘病的影響導致的[1-3]。但現(xiàn)代醫(yī)學治療仍缺乏特效方法,反復出現(xiàn)的鼻癢、噴嚏、鼻塞、流涕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本文研究創(chuàng)新性的采用益氣固表法,能夠起到提高患者免疫力,改變患者的反應體質,減少變應疾病發(fā)生的作用[4-6]。通過比較兩組患者的不同治療效果分析益氣固表法的治療優(yōu)勢,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診治的變應性鼻炎患者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齡20~63歲,病程1.2~15.6年。納入標準:(1)臨床癥狀:具有鼻癢、噴嚏、鼻分泌物和鼻塞4大癥狀中至少2項,癥狀累計或持續(xù)0.5~1 h以上,可伴有眼癢,結膜充血等眼部癥狀;體征:常見鼻黏膜蒼白、水腫,鼻腔水樣分泌物;皮膚點刺試驗呈陽性反應;變應原特異性IgE陽性。(2)總病程1年以上,本次急性發(fā)作<72 h。(3)受試者簽署知情同意。按照隨機分組法,將24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參照組,觀察組12例,男7例,女5例,平均年齡(42.5±6.8)歲,平均病程(8.3±1.4)年;參照組12例,男8例,女4例,平均年齡(43.2±5.4)歲,平均病程(7.9±2.1)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采用西藥治療方法,選擇口服H1受體阻斷劑;氯雷他定片(10 mg),每晚口服1片,連續(xù)服用7 d。觀察組采用益氣固表顆粒劑+氯雷他定片安慰劑,中藥益氣固表免煎顆粒劑沖服,1劑/d;同時使用氯雷他定片安慰劑,每晚睡前口服1片(10 mg),連續(xù)服用7 d。對兩組患者的用藥均進行記錄。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1)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噴嚏、流涕、鼻塞、鼻癢等改善情況,通過主要癥狀積分來判斷,積分標準見表1。(2)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血清值的變化情況,測量患者血清Tlge值、IL-4值、sICAM-1值。(3)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參照《變應性鼻炎的診治原則和推薦方案》中推薦的療效評定標準進行判斷,根據治療前后臨床癥狀和體征表現(xiàn)進行計分,改善的百分率通過計算,治療有效率=(治療前總分-治療結束時總分)/治療前總分,該值≥66%為顯效,25%~65%為有效,≤25%為無效,總有效=顯效+有效。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收集數(shù)據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比較情況 治療前,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積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7 d后,觀察組臨床癥狀評分明顯少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患者的血清Tlge、IL-4、sICAM-1值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血清Tlge、IL-4、sICAM-1值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7 d后觀察組血清Tlge、sICAM-1值均低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血清IL-4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3.33%,高于參照組的41.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變應性鼻炎以鼻癢、打噴嚏、流清涕、鼻塞等為主要癥狀,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但臨床治療手段有限,且效果不穩(wěn)定,被視為“21世紀的流行病”。本文研究中兩組患者的治療臨床癥狀表現(xiàn)均比較差。盡管目前現(xiàn)代醫(yī)學對變應性鼻炎的病因及發(fā)病機制已有較深刻的研究,但對變應性鼻炎治療仍缺乏特效的方法。從中醫(yī)藥治療變應性鼻炎的現(xiàn)有研究來看,多數(shù)從肺經伏熱、風邪襲表、肺脾氣虛、脾腎陽虛、痰濕壅肺等方面進行辨證論治[7],而根據嶺南甄氏雜病流派多年積累的經驗,表虛不固在其發(fā)病中具有關鍵作用,故無論發(fā)作期、緩解期均應重視益氣固表法的應用。
現(xiàn)在醫(yī)學觀念任務變應性鼻炎是IgE介導的鼻黏膜的Ⅰ型變態(tài)反應。測定IgE在鼻變態(tài)反應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研究已經證實了變應性鼻炎患者中常有明顯升高的血清IgE水平[8-11]。IL-4是一種由Th2細胞分泌的分子量為20 000的糖蛋白,是一種多反應性免疫調節(jié)因子。該因子不僅能促進B細胞分析和增值,還能促進IgE的類別轉換。細胞間粘附分子-1(ICAM-1)屬于CAMS整合家族中β1亞群中的淋巴細胞功能抗原的配體,該配體只表達在白細胞表面。當白細胞被激活后,該配體與ICAM-1結合能力會迅速增加[12-16]。sICAM-1是細胞膜表面ICAM-1脫落進入血清形成的,但其脫落的確切方式尚未清楚,正常人血清中含有一定量的sICAM-1,為100~200 ng/mL,由于炎癥和IgE等因素作用可使肥大細胞、嗜堿性粒細胞等多種細胞表達ICAM-1增加,繼而引發(fā)血清中sICAM-1增高。endprint
本研究觀察組采用的益氣固表顆粒劑+氯雷他定片安慰劑的用藥方法,通過內治益氣固表,溫肺培元,外治祛風通竅,辛散風寒,治療常年性變應性鼻炎,結合中醫(yī)內外治法,扶正驅邪,標本兼顧。從本文研究結果中能夠看出,益氣固表顆粒劑+氯雷他定片安慰劑藥與西藥相比,能夠明顯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效的降低變應性鼻炎患者血清TlgE、sICAM-1水平,且在治療總有效率上也優(yōu)于西藥。說明中醫(yī)治療變應性鼻炎發(fā)揮了中醫(yī)辨證與辯病、整體與局部的治療優(yōu)勢,調整機體狀態(tài),恢復正氣,療效穩(wěn)定,且容易為患者所接受,是一條好的治療途徑[17-20]?,F(xiàn)在醫(yī)學對變應性鼻炎的機制探討日趨詳盡,在中醫(yī)治療可以借鑒現(xiàn)代醫(yī)學的研究成果,深入開展有關機理的研究從而篩選出高效特異、機理明確的重要和方劑,為中醫(yī)治療變應性鼻炎作出有益探索。
綜上所述,通過觀察結果能夠表明益氣固表顆粒粒劑+氯雷他定片安慰劑療效好,能夠有效改善變應性鼻炎的臨床癥狀,為中醫(yī)藥治療變應性鼻炎提供了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祁方.益氣固表法治療變應性鼻炎的療效觀察[J].中醫(yī)耳鼻喉科學研究,2010,9(2):35-36.
[2]陳宇,唐月英,周美玲.益氣固表法治療肺氣虛型變應性鼻炎的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5,30(9):67-70.
[3]朱旭東.益氣固表中藥治療常年性變應性鼻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2(14):276-277.
[4]陳宇,唐月英,張國慶,等.內治益氣固表合外治祛風通竅法治療常年性變應性鼻炎的臨床研究[J].光明中醫(yī),2009,24(5):844-846.
[5]李漫,白樺,李淑良.益氣固表中藥治療變應性鼻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07,15(1):23-25.
[6]周羽.益氣健脾通竅法治療變應性鼻炎的臨床研究[D].成都: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1.
[7]宋立家,郭花珍,朱鐸聲,等.基于中醫(yī)傳承輔助平臺的治療變應性鼻炎方劑組方規(guī)律分析[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5,21(6):210-214.
[8]羅國進.補中益氣湯治療常年性變應性鼻炎的臨床研究及對血IgE、IL-4的影響[D].成都: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3.
[9]曹瑞雪.益氣通竅方治療變應性鼻炎臨床療效觀察[D].北京: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4.
[10]嚴道南,吳繼勇,馬華安,等.益氣溫陽方治療變應性鼻炎肺脾虛寒證的臨床研究[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28(6):509-512.
[11]范巧真,陳小寧,李壽皊,等.益氣脫敏湯治療肺虛感寒型變應性鼻炎的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5,34(2):30-31.
[12]楊祁,吳擁軍,嚴道南.益氣溫陽方治療兒童變應性鼻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5,30(4):1337-1339.
[13]曹瑞雪,楊道文.益氣通竅方治療變應性鼻炎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14,22(6):413-418.
[14]李洵,張亞力,劉建華.益氣通竅湯聯(lián)合丹參針治療變應性鼻炎的臨床觀察[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2,27(8):2231-2234.
[15]藺婷,胡晶,田道法,等.益氣止鼽湯聯(lián)合鼻用激素治療變應性鼻炎的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7,60(3):516-518.
[16]王玫.益氣宣肺湯治療肺氣虛寒型常年性變應性鼻炎臨床療效觀察[D].福州:福建中醫(yī)藥大學,2013.
[17]楊祁.益氣溫陽方治療兒童變應性鼻炎的臨床療效觀察[D].南京: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
[18]嚴道南,馬華安,蔣中秋,等.補中益氣湯治療變應性鼻炎臨床藥物選擇探討[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1,54(1):15-16.
[19]王德敬.隔姜灸、毫針刺、穴位貼敷治療變應性鼻炎的臨床研究[D].濟南: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3.
[20]劉玉,史軍.益氣脫敏湯治療變應性鼻炎臨床研究[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34(2):215-216.
(收稿日期:2017-06-19) (本文編輯:張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