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
摘 要:軟土地基具有壓縮性高、抗剪強度低、含水量高等特點,因此在實際施工期間無法滿足道路需求,在施工期間,要利用合理的技術進行處理。現階段,軟基加固技術的種類較多,在市政道路施工期間,應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處理,為市政道路施工打下一個堅持的基礎。
關鍵詞:市政道路 軟基加固 強夯法
1軟土地基的基本情況及其不良影響
1.1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的原理
在市政道路中,地基處理大部分都是三相體結構,三相體是使用三種不同的相混合在一起來修建地基,這種結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地基的強度,使用不當有可能會使得道路地基發(fā)生變形。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方面是自然界的緩慢移動適合地基中產生了很嚴重的水位差,使得部分地方地基也出現了沉降的現象;另一方面是由于道路地基上方堆積了很多重物,使得地基負載很大,地基不能承受這種負載而影響了地基中的三相體結構,出現地基沉降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地基的強度減弱。
1.2軟土地基的不良影響
在道路的施工中,軟土地基有著很大的影響力,不僅會影響公路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也會影響建筑體的使用壽命。針對地基的施工技術和軟基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進行了不斷的分析和處理,從而控制施工成本并避免施工出現不好的意外等情況。軟土地基的抗剪強度和地基的沉降變形是軟土地基的主要影響因素,這兩者使得軟土地基不穩(wěn)定。除此之外,軟基的滲水量超過了施工的標準,這樣也會使得道路路基發(fā)生滲透現象。
2.道路軟基處理方法不當的危害
市政道路工程沉降問題是影響道路軟基工程的重要因素。道路軟基若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不經處理或者處理方法不當都會造成道路路基發(fā)生沉降現象。沉降現象出現時間差異也會造成不同的影響。若在市政工程施工前出現沉降現象,對現場的施工人員會造成巨大的生命安威脅,對于施工單位的財產造成嚴重的損失。若在施工結束后,沉降問題才出現,則會延誤整體道路工程的進度和工期,并造成嚴重的損失。還有就是沉降問題在施工前后沒有表現出來,但是若降水量大或者其他原因的水含量增高,滲透性減弱,會誘發(fā)道路軟基進一步向沉降發(fā)展。還有就是不科學的處理道路軟基使得市政道路工程短時間內沒有出現問題,但是投入使用一段時間后,經過車輛高頻次的負重碾壓,就會出現道路的塌陷問題。此種情況的出現,使得市政道路的養(yǎng)護成本大幅度增加,且坍塌問題的出現嚴重影響著民眾人身安全并且給市政造成一定的資金壓力。所以在市政道路工程中要足夠重視道路軟基問題,規(guī)避眾多的事故。
3.市政道路建設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
3.1強夯法
在土木工程建設中,發(fā)生地基沉降問題的關鍵因素為土壤孔隙過大,根據這一軟土性質,人們提出了強夯法這一軟土地基施工技術。在所有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中強夯法最為簡單粗暴,其技術設備為重錘等大型機械設備,施工工藝為利用重力作用不斷捶打軟土地基,從而提高土壤密實度,來確保軟土地基的穩(wěn)固性。相比較而言,強夯法對環(huán)境和設備的要求都比較低,施工工藝簡單,效果顯著,尤其是在砂質土壤和混雜性填土的地基處理。但是,在使用這一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時,應該事先做好地質勘測工作,勘探周邊地形環(huán)境,明確地基承載力,然后再制定科學合理的技術應用方案,選擇合適的機械設備,確定重錘的質量、夯擊高度以及夯擊次數,同時若施工地人口密集,應做好降噪防噪措施,選擇合理的施工時間。
3.2置換法
除了強夯法之外,在土木工程建設遇到軟土地基問題時,還可以采用另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置換法,直接將淤泥性質的軟土用其他土壤置換掉,這種方式無需考慮到土壤力學性質改良這些因素,但是工作量比較大,因此不適用于大規(guī)模施工中,而且,在置換后由于地質水文條件未改變,可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如果,符合置換法的適用范圍,就應該開始準備工作,根據地基建設需求,綜合周邊土壤的供應環(huán)境,選擇合適的土壤,在置換工作前,對土壤進行物理參數檢測,并且進行力學分析,以保障土壤置換的效果,避免無用施工。
3.3振沖法
振沖法在對房市政道路進行地基加固時,主要使用了水沖與振動的方法實現對土體的加固。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可分為兩種,分別為:振沖樁法與振沖密實法。其中,振沖密實法,在砂土地基處理的過程中可取得較好的效果,通常情況下,若地基黏粒量小于了10%,可選擇使用這種方法,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通過使用這種方法能夠較好地消除地基中出現的液化問題,減少地基整體的孔隙密度,提升整個地基整體的密實度。若其黏粒量超過了30%,這時就應當選擇使用振沖樁法,這種方法在處理粉土地基、素填土地基、砂土地基等方面可取得較好的效果,這種方法所使用的填充物多數情況下是碎石,然后再往其中加入密實度較高的骨料,提升整個地基的重量,通過振動的方式來進一步實現地基的密實。
3.4塑料排水板施工技術
針對軟土地基其土質含水量大且土壤顆??障洞蟮奶匦?,可以采取措施對軟基當中的水分進行有效的排出,在改進軟土性質的同時增強其穩(wěn)定性。一般在對市政道路施工當中的軟土路基進行排水處理的時候,采取的是塑料板排水施工技術,通過利用該技術可以有效的降低軟基當中水分含量,并使土壤當中的孔隙有效減小。塑料排水板具有較好的力學性能,縱向的通水能力、隔土性與濾膜滲透性都較強,在施工當中要先平整地面,之后對下層的砂墊層進行攤鋪,在板樁位進行放樣,定位插板機,之后進行排水板的穿鞭,下插套管到位之后在將其拔出,把排水板割斷,進而實現插板機的移位,最后將上層的砂墊層進行攤鋪。施工之后促使軟基當中軟土所含的水分有效排除,并促使土壤空隙減小。除此之外,還可以在水平方向上進行砂墊層形式的排水,并對軟土地基進行壓力施加,采取這樣的技術措施可以有效的促使軟土固結并實現對軟土進行高效的壓實,用很短的時間就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可以非常有效的解決地基當中土質松軟問題。
結束語
市政工程地理環(huán)境復雜,在具體施工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軟土地基,施工期間,應當充分考慮經濟、工期、地質條件等各項因素的制約,選取一種科學合理的軟基處理方案,提高市政道路工程地基的穩(wěn)定性,確保市政道路工程的整體質量能夠達到人們期望的標準,從而為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交通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 楊建學.市政道路軟基處理效果評價的探討[J].福建建設科技,2017(06):80-82.
[2] 蔡慶林.關于市政道路軟基處理措施的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7(34):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