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虎
激勵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活動的目標。激勵教學法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正激勵、二是負激勵。所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學會正確使用激勵教學法,充分發(fā)揮正激勵的作用,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效率。根據激勵的效果,可以把激勵教學法分為正激勵和負激勵。按照激勵教學的渠道,小學體育跳繩教學中的激勵教學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一是目標激勵法,主要是指教師通過對小學體育跳繩的數目進行規(guī)定,達到一定數量的學生可以得到獎勵,比如對于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跳到125個,就可以得到相應的獎勵,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對跳繩的參與度。二是言語激勵法,主要是通過教師的語言來激勵學生,以跳繩活動的特點用言語的激勵讓學生可以自主開展跳繩活動。三是競爭激勵法,主要是通過比賽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潛能,通過競爭讓學生可以參與到跳繩中,營造出良好的跳繩氛圍。
在小學體育跳繩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榜樣示范法激勵學生。比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教師可以選取跳繩最規(guī)范、個數跳的最多的學生。把他在跳繩中的表現在同學中進行表揚,讓學生可以向他學習。通過榜樣示范,激勵學生都向他學習。
榜樣示范法可以讓學生有一定的競爭心理,每個人都想要被老師表揚,所以在體育跳繩中就會發(fā)揮自身的潛能,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競爭。
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身心特點,在小學體育跳繩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每個學生的體質不一樣,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教師要采取合理的跳繩數量,讓他們可以根據教師規(guī)定的數量進行練習即可,在不損害學生的身體健康為前提,讓學生可以增強自身的體魄。對于不同的學生教師采取不同的激勵機制,對于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教師可以多鼓勵他們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在體育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對于跳繩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讓跳繩能力強的學生去帶動他們。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多方位的激勵。
在進行激勵教學的之前,事先的備課很重要,因此這就需要初中體育教師清楚地認識到備課對于體驗式教學的重要意義,小學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授課之前,要事先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進行一個全面、詳細的了解,平等的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深入分析學生自身發(fā)展特點,然后進行情景再現,通過讓學生進行實際體驗,從而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水平。例如:在學習“跳繩”這一課程的時候,小學體育教師首先要對教材中的重點內容進行全方位的理解和掌握,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鍛煉學生的注意力和反應能力,因此在進行戶外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運用激勵教學方法,讓學生將事先準備好的器材擺放在跑道上,然后讓學生親身感受進行跳繩。由此可見,激勵教學在小學體育跳繩教學中的應用,一定要做好事先的備課工作,這樣才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水平,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小學體育教學通常情況下都是戶外活動,這就為學生實踐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體驗式教學方法。如教學生學習跳繩這一課程的時候,教師可以將一個班的所有同學根據自身能力和要求分為若干個小組,組成不同的“跳繩隊”,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激勵教學,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清楚的了解激勵教學模式的重要性,還能夠讓學生充分理解足球規(guī)則。又如:在學習“跳繩”這一課程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地方呼吸新鮮空氣,讓學生在舒適的環(huán)境中邊玩邊學,引導學生正確地進行呼吸,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此同時,在進行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既要發(fā)揮激勵教學的優(yōu)勢,同時又要尊重學生的個性需求,滿足不同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要求,對于身體較差的學生,教師應該適當的減少其運動量,而對于身體素質較好,而且對體育活動熱愛的學生,教師應該在確保學生安全的情況下,適當增加其運用量,通過因材施教的方法,逐步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水平。
小學體育教學屬于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中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激勵教學在小學體育跳繩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水平,同時還能優(yōu)化小學體育教學效果,其優(yōu)勢是顯而易見的,通過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地進行備課、提高自身素質等方法,努力創(chuàng)新體驗式教學模式,真正做到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需求??傊罱虒W在小學體育跳繩教學是一項漫長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學校、教師以及學生三者的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初中體育教學的目標,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綜上所述,激勵教學法是小學體育教學中最常見最有效的一種教學方式。小學體育跳繩教學有利于小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夠給提高學生的平衡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所以,在小學體育跳繩活動中運用獎勵策略是正確的。教師在運用獎勵策略時要學會明確教學目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跳繩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林樹森.小學跳繩教學策略探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11:173-174.
[2]李樂鵬,崔鵬鶴.激勵教學在小學體育跳繩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6,18: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