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摘要】優(yōu)秀的理解是什么呢?優(yōu)秀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個是才能。第二個是勤奮。第三個是機遇。那么如果一個人沒有一定的才能,他肯定也是不會優(yōu)秀的。如果他有了一定的才能而不勤奮地做或者工作,那么他肯定也不會優(yōu)秀的。最后你具備了前面兩個條件。但是沒有一個好的機遇,或者是有一個好機遇你沒有抓住,那么你也肯定不會優(yōu)秀。
【關鍵詞】職教工作 優(yōu)秀教師
今年寒假在學校示范校的推動下,在學校走內涵建設的大背景下,我校在學校層面舉行了全校的全校教職的培訓。其中我校外請的曾國平曾教授所做的“做一名優(yōu)秀的職教工作者”的演講,使全校老師都收獲很多,也使我對于這個職業(yè)教育又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曾教授他主要從三個方面論述了做一名優(yōu)秀的職教工作者。第一個方面是優(yōu)秀是怎么論述的?第二個方面結合前一個方面得出答案,答案就是責任。第三個方面是什么是職業(yè)教育和教職工的基本責任是什么?
第一個方面曾教授講了優(yōu)秀是一個什么樣子的概念。曾教授他們從4個方面論述了優(yōu)秀的含義:一是國外著名的科學家居里夫人對優(yōu)秀的含義,居里夫是一名偉大的科學發(fā)明家,她長期在科學實驗室里做作非常艱苦的實驗,正是因為她對科學實驗不斷的追求,終于使她發(fā)現了放射性元素釙,而她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而居里夫人的一句名言是: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靈感。從居里夫人的成就使我懂得了優(yōu)秀就是堅持、勤勞和汗水。二是國內大師季羨林的優(yōu)秀又是怎么樣的呢?大師季羨林他是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這樣一大堆的頭銜。在我想他之所有如此之大的成就。那么無言而喻大師季羨林肯定也是優(yōu)秀的、成功的,也可以說是偉大的。在他的背后也肯定有著我們不為知道的勤奮。那么大師對于優(yōu)秀的理解是什么呢?他以為優(yōu)秀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個是才能。第二個是勤奮。第三個是機遇。那么在這里我想如果一個人沒有一定的才能,他肯定也是不會優(yōu)秀的。如果他有了一定的才能而不勤奮地做或者工作,那么他肯定也不會優(yōu)秀的。最后你具備了前面兩個條件。但是沒有一個好的機遇,或者是有一個好機遇你沒有抓住,那么你也肯定不會優(yōu)秀。所以在這時我明白了大師季羨林說,這三個條件是必須具備的,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有機整體。曾教授在這時又給我們講了山寨版的優(yōu)秀論是說法,也就是一般人之所認為的優(yōu)秀的一些看法,其看法是首先自己要行,其次是要有人說你行,再次說你行的人自己也要行。粗聽一下大家也可能認為也服合現在的一些當下流行的取向,但是呢有這樣的看法有可能不在少數。而且有一些人有可能也是就是按照著這樣的信條來一一照做的,但是我認為這樣的做法還是一定的認識上的局限性的。最后呢曾教授也談了一談自己對于優(yōu)秀的看法。曾教授說一個優(yōu)秀的人第一步是必須要有責任的,如果一個人做什么事從敢擔責任,那么他肯定是沒有自信的,沒有擔當的。那么一個人有了責任意識,還要有能力。當然一個如果沒有最基本的能力的話,那么他做事肯定也做不好,領導安排的事也就做不完成。他肯定就是沒有能力。有了能力之后還得要有成績。就是說領導安排的事你雖然做完了,但是與領導想要的結果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還必須進一步的完善,那么你肯定來說你就沒有做出較為讓人滿意的成績。在這里我想曾教授對優(yōu)秀的論述是非常的準確和精辟的。
第二個方面曾教授又從優(yōu)秀的人所要具備的三個方面做出了一一論述。首先是,悟道責任,那么曾教授從責任的內涵上又講了,什么是責任的內涵。第一分內的工作。第二,應盡的義務。第三,對過失的承擔。一個人對責任的理解可能就是把自己的事做好就行了,其實不然,我從曾教授對責任的含義就知道了。責任不僅僅是有自己的本職工作,而且還有對于自己做完了事,對這件事的好壞都要有一種承擔意識,如果一個人只想著自己做完了事一心只想著要獎勵,而不要過失的承擔,那么他也是不行的。還有一個人活在世界上不僅只有本質工作,還有義務的工作,義務工作就是我們不收回報的工作。而我們活在這個社會主義大家庭出于團結和諧的目的,那么我們都應該要有一些應盡的義務。
第三個方面教職工作優(yōu)秀的有什么特點。教職工最基本的責任有育人的任務,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怎么樣培養(yǎng)人的任務。曾教授又指出了:第一,情商教育。第二創(chuàng)新教育,這二個方面是我們職業(yè)教育所面對的必須要加強的2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結合實情,創(chuàng)建工作體系在我的教師工作中,我有選擇地吸收他人的成功經驗,從學校的班級實際出發(fā),努力創(chuàng)建一個,有自己特色的班級管理體系,雖然嘗盡了“酸、甜、苦、辣?!钡疑钌畹伢w會到選擇教師這一職業(yè),也就意味著選擇吃苦耐勞,選擇了無私奉獻,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不斷吸取他人的經驗和教訓,虛心求教,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業(yè)務水平。因此,我利用業(yè)余時間參加各項學習,認真鉆研教材,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行為表現,及時解決他們的思想困惑,糾正其不良行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