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奎東++楊+雷++陳鐵++劉杰
摘要:近些年,隨著先進科學技術的不斷融入,我國氣象預報的準確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極大程度上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促進了我國工業(yè)和農業(yè)的發(fā)展。但是就目前氣象預報服務的現狀看,仍存在不足,為了能夠讓氣象預報更好地服務社會,就需要對其進行不斷的改革創(chuàng)新。本文結合實際,通過對當今社會的需求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全面加強氣象服務工作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氣象預報;社會需求;現狀;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 S68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7.21.059
氣象預報服務的主要工作是為國家各個地區(qū),各級機構提供氣象預報信息,信息內容主要包含發(fā)布天氣預報、天氣預警、人工降雨服務等方面,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天氣以及環(huán)境因素所帶來的災害。全球氣候變暖所帶來的嚴重氣候惡化,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經濟的發(fā)展。針對當今社會的具體需求,及時準確地提供最新氣象訊息仍然是氣象預報服務的工作重點。根據對我國農業(yè)企業(yè)預報服務的分析表明,我國的氣象服務體系已經初具規(guī)模并且基本實現了現代化,但仍然有許多地方有待改進。
1 氣象預報服務的主要內容及措施
一是對災害性的天氣情況進行預報,例如當預測到旱澇霜凍等嚴重危害農業(yè)生產的自然災害時,就可以及時地對農戶進行氣象信息預報,讓農戶根據預報信息及時做出應對措施,從而減少損失;二是在對氣象進行預報的同時,還要通過氣象決策來進行具體的研究,最終提出一系列針對災害的解決措施,這樣就可以保證能在天氣災害發(fā)生的同時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來防止損失;三是借助衛(wèi)星遙感系統對檢測到的氣象信息進行科學的分析研究,再結合各種農作物的生長需求,提出相應的科學種植方案,從而提高作物產量;四是通過氣象信息對農作物的產量進行預估,讓各個地區(qū)的農戶能夠根據實際需求來合理的規(guī)劃種植計劃,以最大程度地增加經濟收入;五是以人工的方式阻止災害性天氣的發(fā)生,例如針對干旱地區(qū)進行人工降雨,針對冰雹災害地區(qū)進行人工防雹等防護措施,最大程度地減輕災害性天氣帶來的影響。
2 當今社會對氣象預報服務的需求
2.1 更加準確的氣象信息
農民對天氣預報的關注度非常高,對于農業(yè)生產來說,掌握了準確的氣象信息就是掌握了正確的種植方向,才能夠合理的安排農業(yè)生產。農作物的生產時間和常見病蟲害都與環(huán)境氣候緊密相連,所以為了有效預防病蟲害,將災害損失最小化,就要準確的掌握氣象信息。如果預測到將會發(fā)生干旱、洪水以及低溫霜凍等天氣變化時,農戶可以做到提前做好控災準備,防患于未然。但就我國目前的農業(yè)生產需求來說,氣象預報的準確度還不夠,對于一些危害農業(yè)生產的天氣不能給予準確及時的預報。因此,天氣預報的準確性仍然需要得到改善,只有更加細致地做好氣象預報服務工作,才能確保廣大農民的生產需求。
2.2 氣象服務能力需要加強
氣象預報服務的工作不應局限于提供更加準確的氣象信息上,還應該做出一些實質性的舉措來幫助農業(yè)生產發(fā)展。例如當預測到某地區(qū)在長時間內會處于干旱少雨的天氣狀態(tài)時,氣象部門不僅僅要發(fā)出警示,還要及時的組織進行人工降雨工作來抗旱。但就目前的調查情況顯示,我國的氣象預報服務大多數只是做了提供氣象信息的工作,并沒有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因此氣象部門的服務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3 加強氣象服務工作的對策
3.1 提高氣象預報的準確性
要充分利用衛(wèi)星遙感系統和氣候監(jiān)測系統,確保能夠及時準確地對天氣情況作出預報,同時不斷地改良升級系統來提高氣象預報的準確性。進行氣象預報時要注意播報的信息不能籠統,另外,個別地區(qū)存在著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和地形特點,這會引發(fā)該地區(qū)與其他地區(qū)的氣候因素差異較大。所以為了應對這一現象,就需要在進行氣象預報的時候盡可能地細化對待氣候特殊的地區(qū)。針對一些災害性天氣,要提高對其的預警能力,提前為應對災害天氣做好相應準備,以保證農業(yè)生產活動順利平穩(wěn)進行。保證氣象服務的準確性是氣象服務工作的重中之重,氣象信息預報的發(fā)展要不斷引入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理念,與時俱進,使得采集到的氣象信息越來越具體詳細。
3.2充分利用現代化的通訊設備傳播信息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通訊設備也逐漸實現了現代化,智能手機的出現極大的便利了人們的生活。氣象信息的傳播講求的是時效性,傳統的通過天氣預報和手機付費短信的方式進行天氣預報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現如今的氣象信息服務要緊密的結合現代化的通訊設備進行信息傳播,讓群眾從各種方便的渠道都能夠獲得及時準確的氣象信息。
3.3 加大對農業(yè)氣象研究的經費和技術投入
要想能夠更加全面的完善氣象監(jiān)測體系,提高氣象服務綜合能力,資金和技術的投入必不可少。政府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氣象部門要合理的利用資金來支持設備的更新和科研投入。對工作技術人員的能力要求也要更加嚴格,相關的培訓和考核工作一樣也不能放松。
4 結語
氣象條件往往會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著作物的產量。為了保障農民的切實利益,促進我國經濟騰飛,就要做好氣象預報服務工作,結合社會的具體需要,不斷完善氣象預報服務體系建設,提高服務質量,讓氣象預報服務能夠更好地服務社會。
作者簡介:張奎東,本科學歷,工程師,研究方向:氣象預報,氣象測報、氣象綜合崗服務,氣象儀器維護維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