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偉?錢凱
江南冬日,細雨清洗過后的杭州葛嶺松柏青翠。2016年12月4日,第三個國家憲法日,杭州市北山路84號大院內,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響起,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在此開館。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對陳列館開館作重要指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王晨以及浙江省有關負責同志出席開館儀式。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視憲法實施,國家憲法日、憲法宣誓制度相繼設立。作為推進憲法全面貫徹實施的又一重大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對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zhí)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zhí)政。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制定了“五四憲法”。設立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對開展憲法宣傳教育、增強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意識、推動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具有重要意義。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任務。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努力為普及憲法知識、增強憲法意識、弘揚憲法精神、推動憲法實施作出貢獻。
“五四憲法”是新中國第一部憲法,奠定了新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方面的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杭州是“五四憲法”的起草地,1953年12月28日至1954年3月14日,毛澤東主席帶領憲法起草小組成員在北山街84號度過了77個日夜,完成了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草案初稿。這部初稿被稱為“西湖稿”,是杭州與西湖在中國憲法史上留下的深刻印記。
“五四憲法”與民進的淵源同樣深刻。陳列館中,莊嚴地擺放著當時憲法起草委員會成員表,民進創(chuàng)始人馬敘倫先生就是“五四憲法”起草委員會32名成員之一,老一輩民進創(chuàng)始人許廣平、葉圣陶、雷潔瓊等人多次參加了憲法草案的討論修改。以馬敘倫先生為代表的民進前輩們,積極履行參政黨職責,為我國第一部憲法的制定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說起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的建立,不得不提起一位民進人——全國政協(xié)委員、民進浙江省委會副主委、杭州市副市長謝雙成。
2006年4月,在時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的提議下,省委召開十一屆十次全會,作出了建設“法治浙江”的重大決策部署,較早地在省域層面對法治建設進行了積極探索。從那時起,建設“法治浙江”就成為了全省上下的共同使命和責任擔當。
從那時起,謝雙成就開始收集“五四憲法”在杭州起草的有關史料和專家學者的建議,走訪省級有關單位,反復修改提案。2008年1月,謝雙成在浙江省政協(xié)十屆一次會議上提交了《關于在杭州設立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紀念館的建議》。
正是本著這樣一種使命感與責任心,謝雙成闡述了設立紀念館的意義和具體實施建議。他說,“當前,我們正按照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要求,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越是在這樣大好形勢下,我們越應當對50多年前的制憲者們所付出的智慧和努力表示景仰和敬意;越應當對本部憲法所經歷的曲折歷史保持清醒的認知;越應當為維護憲法的尊嚴和推進法治國家而更加不懈地努力”?!叭绻芤越?954年憲法紀念館為契機,發(fā)揮好、保護好、利用好、宣傳好‘憲法起草地這一得天獨厚的資源優(yōu)勢,就能進一步鼓舞全省人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豐富‘法治浙江、‘平安浙江和文化大省建設的內涵和特色;進一步增強人們的法治意識,培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浙江文化的軟實力?!?/p>
作為該提案的實施單位,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親自批示,市人大具體牽頭負責,經過8年不懈努力,在國家有關方面的關心支持下,2016年12月4日,在第三個全國憲法日,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紀念館——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正式開館。這一年,正好是習近平提出“法治浙江”十周年。
2017年1月3日,在杭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金財的見證下,謝雙成將《關于在杭州設立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紀念館的建議》和《提案答復意見的函》捐贈給了陳列館,捐贈儀式在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舉行。此次捐贈,在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中再次留下了民進的印跡,也是對謝雙成多年努力和夙愿的圓滿回應。
【提案】
關于在杭州設立新中國
第一部憲法紀念館的建議
謝雙成
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和治國安邦的總章程,集中反映了我國各族人民長期奮斗的成果,規(guī)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以及國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則,具有最大的權威和最高的效力,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居核心地位。新中國第一部憲法誕生于1954年9月20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而這部憲法的起草地在杭州。
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舉行第20次會議,決定成立以毛澤東為主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起草委員會,委員包括朱德、宋慶齡、李濟深、李維漢、沈鈞儒、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等32人。1953年12月24日,毛澤東帶著陳伯達、胡喬木、田家英等人乘專列離開北京,于27日來到杭州,開始了一項為新中國法制建設奠定千秋基業(yè)大事——起草憲法。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譚啟龍安排毛澤東等人住在劉莊(即浙江西湖國賓館),辦公在北山街84號。經過緊張的工作,起草小組于2月中旬擬出了憲法草案初稿,之后又修改了二讀稿、三讀稿、四讀稿。3月中旬,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憲法草案初稿。3月14日,毛澤東一行離開杭州返京。
這是毛澤東主席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來杭州,一住前后就是兩個多月。在杭期間,除了起草憲法,毛主席還每天堅持爬山鍛煉,幾乎走遍了西湖附近的大小山峰。
杭州,這座美麗的歷史文化名城成為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起草地,是浙江人民的幸運和驕傲;珍藏好、紀念好、宣傳好這一段歷史,則是我們這一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為此,建議在杭州設立新中國第一部憲法(1954年憲法)紀念館。
一、設立紀念館的意義endprint
(一)1954年憲法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具有崇高的歷史地位和深刻的現實意義。該部憲法適應了我國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需要,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發(fā)展?,F行憲法(1982年)繼承和發(fā)展了1954年憲法的基本原則,規(guī)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集中體現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最高利益。
當前,我們正按照“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要求,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弘揚法治精神,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各項事業(yè)健康、有序發(fā)展。越是在這樣大好形勢下,我們越應當對50多年前的制憲者們所付出的智慧和努力表示景仰和敬意,越應當對本部憲法所經歷的曲折歷史保持清醒的認知,越應當為維護憲法的尊嚴和推進法治國家建設而更加不懈地努力。
(二)設立紀念館有利于搶救和珍藏寶貴的立憲資料,為研究憲政歷史和憲法文化,弘揚憲法精神提供環(huán)境和場所。以設立紀念館的方式來保存本國立憲資料是世界各國通行的做法。例如,美國1732年就在獨立宣言和合眾國憲法的起草地費城建立了獨立紀念館,并在2003年建成國家憲法中心。又如日本,1958年建立了明治憲法紀念館。建立紀念館,使一大批珍貴的立憲資料得以收集和保存,并且為人們參觀旅游、科學研究、宣傳教育提供理想的基地,擴大所在地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目前,有關1954年憲法的歷史資料散落于國內外,當年這段歷史的親歷者和見證人越來越少,如果再不抓緊搶救發(fā)掘,那就會因為我們這一代人的錯失而愧對于先人,遺憾于后人。
(三)設立紀念館有利于進一步推動“法治浙江”、“平安浙江”和文化大省建設,提升浙江文化軟實力。憲法是構成國家核心價值觀的基礎,憲法教育是法制宣傳教育的核心內容。當前,我省上下都在認真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創(chuàng)業(yè)富民、創(chuàng)新強省的戰(zhàn)略部署,致力于“法治浙江”和文化大省建設。如果能以建立1954年憲法紀念館為契機,發(fā)掘好、保護好、利用好、宣傳好“憲法起草地”這一得天獨厚的資源優(yōu)勢,就能進一步鼓舞全省人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豐富“法治浙江”、“平安浙江”和文化大省建設的內涵和特色,進一步增強人們的法治意識,培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浙江文化的軟實力。
二、設立紀念館的具體建議
(一)省委、省政府盡快成立憲法紀念館籌建工作領導小組,精心組織,科學規(guī)劃,認真實施。特別是要積極爭取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和國務院在建館立項、方案設計、資料征集、人才及資金方面的支持。
(二)成立專家委員會和工作小組,著手征集、整理有關文件、文稿、照片、音像等資料,抓緊采訪尚健在的憲法起草的親歷者、見證人和工作人員等,研究、出版有關文獻。
(三)憲法紀念館的地址設在劉莊(浙江西湖國賓館)。
(謝雙成系民進浙江省委會副主委、民進杭州市委會主委、杭州市副市長,此建議本刊略有刪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