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潔
摘 要:本文主要論述了幼兒英語故事教學中故事的選擇分類,即從根據(jù)教學目標、根據(jù)主題內(nèi)容、根據(jù)表現(xiàn)形式三方面選擇分類。
關鍵詞:幼兒;英語故事;分類
幼兒英語故事多種多樣,好的英語故事不僅可以讓孩子通過聽故事掌握單詞和句子,促進其聽說能力的提升,還可以豐富幼兒的經(jīng)驗,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因此,教師在選擇故事進行英語教學時,必須以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所選擇的英語故事要適應幼兒的認知能力,要能促進幼兒提高英語聽說能力。
一、根據(jù)教學目標分類
根據(jù)英語語言教學目標,可以把幼兒英語故事劃分為字詞、句型和一般故事。
1.字詞故事
是英語教學的起點,主要是讓幼兒通過故事學習字詞,掌握字詞的用法,會用這些字詞表達基本的句子。在字詞故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語句的重復,每一次重復都會用新的單詞來替換,部分字詞故事是由反義詞構(gòu)成的,部分字詞故事注重順序,幼兒英語教學階段中,這類故事可以幫助幼兒熟悉英語,培養(yǎng)幼兒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幼兒表達語言的積極性,讓幼兒通過對所學字詞的使用來提高自己的英語學習。
2.句型故事
標志著幼兒正式接觸到英語,句型故事比起字詞故事,內(nèi)容更加豐富,通過簡單的句型提出問題,把幼兒帶入一連串發(fā)生的事件中,接著解決問題,這樣可以培養(yǎng)幼兒對故事的敘述能力,在段落的敘述中反復應用很多句子,可以加深幼兒對這些句型的記憶。
在一般故事中,對字詞的使用更加自由、靈活,它的關注點不僅僅是學習語言,更多的是對幼兒進行教育。有的一般故事能夠向幼兒傳達正確的習慣,幫助其改正自己的壞習慣;有的一般故事能夠培養(yǎng)幼兒豐富的想象力;有的一般故事可以讓幼兒學會向父母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敬愛等等。
這三種故事類型,難度和深意上由淺入深,讓幼兒逐漸地進入英語學習的世界,逐漸深入英語學習的活動。
二、根據(jù)主題內(nèi)容分類
根據(jù)主題內(nèi)容可以把幼兒英語故事劃分為是生活類、童話類和動物類。
1.生活類
是現(xiàn)實生活的反映,主要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旨在教育和引導幼兒,讓幼兒在故事中看到自己,學習經(jīng)驗、人物的美德或者找出自己的缺點,并不斷完善自己。
2.童話類
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并以此為基礎,利用幻想的形式表現(xiàn)一種超自然的力量。多用擬人的手法來表現(xiàn)故事,即將動物、植物進行擬人化的處理,給予他們?nèi)祟惖乃枷?,賦予他們?nèi)祟惖幕顒?。童話故事是通過創(chuàng)造形成的,幻想在整個故事中占據(jù)核心的位置,幼兒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幼兒的想象無所不在。例如《小紅帽》,獵人可以剪開大灰狼的肚子,被吃掉的小紅帽可以從狼肚子里存活下來。童話故事里夸張、擬人、象征等一系列手法的使用,最大程度地使孩子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滿足。
3.動物類
主要的角色就是動物,動物故事出現(xiàn)的時間較早,體制短小,英語教學多采用動物故事教學的方法,能夠為幼兒所普遍接受并喜愛。在幼兒英語教學中,動物故事有兩種,一種是科學動物故事,這些故事是以人對動物的了解為基礎的,融入了想象的成分,對動物的生活習慣、體型、性格等進行了豐富有趣的敘述,讓幼兒通過故事來獲得知識。另一種是文藝動物故事,重在對幼兒進行思想教育,主要是用動物來象征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把人類世界濃縮在動物世界中,用動物之間的關系來表示人類之間的關系。
三、根據(jù)表現(xiàn)形式分類
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需要聲音和圖畫的雙重刺激來配合完成幼兒的學習教學工作,幼兒通過圖畫學習英語可以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只有圖畫沒有文字的完全為圖畫的英語教學;另外一種是結(jié)合了圖片和文字的故事模式,在圖畫和文字的雙重刺激下建立起的英語教學模式。
現(xiàn)在出版的英語教學圖畫故事中,多數(shù)為圖畫和文字共同教學,教科書的設計一般十分的精致和具有耐讀性,使得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在歡樂的氛圍中就可以完成英語的學習。圖書一般具有各種效果,且排版也不盡相同,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進行圖書的挑選。
在幼兒通過圖畫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幼兒的想象力豐富,因此在故事內(nèi)容上可以設計的具有感染力,跌宕起伏,只有這樣,才充分調(diào)動起來幼兒在學習方面的積極性,使得幼兒在學習方面成績更加的提高一個檔次。畫面突出的圖書,對于幼兒來說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在故事的發(fā)展過程中,作者可以強調(diào)句子的押韻美,使得故事讀起來朗朗上口。在圖畫方面,圖畫大師將圖畫畫的現(xiàn)實逼真,具有很強的生活情感。例如有這樣的一幅畫面使得每一位讀者在看完畫之后都會深深的刻在腦海中。那是一幅由鋼筆畫出來的具有現(xiàn)實感和立體感的畫面,不像別的故事書中用的全彩圖片,主要是講解小兔子在離開家之后,遇到了壞人在追自己,于是自己通過魔法的力量變成了小魚離得遠遠的,從而教育幼兒躲避困難和壞人。而更加動人心弦的是后面的小兔子變成小魚以后又遇到了困難,有捕魚者要用魚鉤將它釣出來,于是,由小兔子變成的小魚又經(jīng)歷了誘惑的考驗,從而可以達到防騙的目的。在這樣的一則故事中,雖然圖畫充滿了整個故事的角角落落,但是真正的故事內(nèi)涵卻是在文字的表達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升華。
參考文獻:
[1]彭海蕾.幼兒園游戲教學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
[2]孫敬修,肖君.怎樣講故事[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0.
[3]唐睿謙.童話英語創(chuàng)意教學[M].臺北:寂天文化事汪股份有限公司,2006.
[4]王才仁.英語教學交際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