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娜
【摘要】目前的美學教學還存在著內容設置不盡合理、教學方法比較單一等問題,教學的針對性、時代性、人文性等不夠明顯。這些問題如不解決,不但會影響美學教學的質量,而且也不利于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美學 教學 現狀 優(yōu)化
前言
美學是文學專業(yè)重要的基礎選修課程,也是一門艱深而重要的社會科學。美學課程站在哲學的高度,較系統(tǒng)地向學生介紹美學的一般原理和審美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其理論性突出,抽象性強,是文藝理論中的核心和基礎部分,也是素質教育的基礎課與骨干課。
一、高校美學教學現狀
1、美學教學時代性的缺失
美學是一門與時代密切相關的學科,只有建立起與當代社會的直接聯系,才能發(fā)揮其人文教育的作用。美學就其自身發(fā)展看,現代美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結合,形成了美學的許多新領域,而現有的美學教學體系卻不能充分吸收當代美學研究的最新成果,不能及時更新和豐富教學內容,尤其是不能運用當代科學發(fā)展的最新成果,對當代美學現象做出具有現代生活意義的解釋。不少教材表而看來是以馬克思主義美學思想解釋美學現象,實際上落后于時代,表現在對我國優(yōu)秀的審關文化與現象分析不夠,對民族審美心理,對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審美現象缺乏解釋。如對審美個性特征的分析,仍然單純沿用實踐的觀點,這就使美學教學的內容落后于當今心理科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體現不出人文科學的時代特征。不少教材對美學基本問題的表述,往往從源頭開始,分析歷史上的各派各家,最后再談自己的觀點,這作為學術,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作為教材也把視野放在對問題的探討上,必然會影響美學學科的關育功能,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2、美學教材不統(tǒng)一
高等院校的教科書而向的對象首先是大學生而非專業(yè)的研究者,他們基本上對于某些學術觀點還處在啟蒙階段,作為教材,主要應當向他們介紹某學科的基本原理、研究對象、基本方法、歷史沿革等,而非強行借教材之便傳播一家之言。正因為某些著者將教材當作某家觀點的傳播中介,所以在編寫教材時往往不能兼容各家各派的觀點,形成“門派之爭”。正如某研究者所說:“由于我國的美學研究并不成熟,門派之爭一度極為明顯,這樣就不能充分反映出美學研究的各種綜合成果,使教學內容偏頗失衡,不利于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和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并容易使學生囿于一家之言,從而嚴重影響了美學研究成果的全而轉化?!?/p>
3、課程設置不合理
中國大學美學課程的設置比較特別:一是在哲學系院完整的大學設置美學課程,其教學內容一般分為美學原理、中國美學史、西方美學史:二是在中文系院成熟的大學設置美學或文藝美學課程,其教學內容一般分為美學原理、文藝美學。依據當下美學界研究人員的分布,一般都是在大學中文系院從事美學科研與教學,故美學與文學、文學理論、文學批評有相互交叉的現象。并且,相當一部分大學的美學課程并非是專業(yè)必修基礎課,而是以專業(yè)選修課形式設置。這種課程設置現象因中國大學辦學理念、學科認識而顯邊緣化、混亂化。
二、高校美學教學優(yōu)化
1、以人為本
應牢固確立美學教學“以人為本”的目標。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取法其下,則無所得矣?!北M管社會價值觀、文化語境及現行的高等教育大環(huán)境呈現功利化趨勢,將教育的長遠目標“人”篡改為短期目標“人材”,但是,教師以教育為業(yè),需要時刻明確教育的終極目標,應當在教學中堅定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同時,美學是一門獨特的人文學科,它是人們對關的思考與研究,是人類理性力圖把握感性世界的努力的話語形態(tài)。美學這門課程不僅需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需要給學生以審美的體驗與思想的啟迪,在教學中向學生闡明美學“對于人生、對于生命、對于文化、對于存在的理論思考”的本質,只有這樣,才符合美學的教學本質。
2、原典教材
美學課程的設置需以其歷史課程為主要內容。依此課程設置理念而選定的課堂教學教材,亦當是美學歷史類的著作。但不能以美學發(fā)展簡史或通史作為課堂教學教材,而應該以美學歷史上里程碑式的美學家的基本美學著作作為課程講解的基礎文本。為什么不能選取美學發(fā)展簡史或通史類的著作作為教材?因為此類著作亦如概論性質的原理教材一般是泛泛而談者,給學習者腳不著地的不踏實感。為什么只能選取經典美學家的經典著作作為講解文本?因為這樣可以完全真實地經歷美學家思考論證問題的完整的思維過程,從而系統(tǒng)完整地訓練學習者的理論思維能力。
3、強化多媒體教學
現代科技文明飛速地發(fā)展,其中網絡多媒體技術改變和更新了人們認知和理解的方式。傳統(tǒng)的美學教學方式應順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與多媒體網絡技術充分結合,使之更加有效地為提高美學教學質量服務,這是現代美學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課件教學一改單純依賴語言的板書教學,使學生在動靜結合、視聽一體中感受生動形象的美學內容川。但須注意的是,課件不能是簡單的板書替代,而更重要的是利用課件教學給學生提供豐富的信息,靈活直觀的圖片、影音資訊等。使課件真正成為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最大程度地拓展課堂教學的時間、內容跨度。
4、改革教學方法
美學教學要針對教學對象的特點,進行教學方法、手段的改革,力求在方法上、手段上求新。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理論灌輸教學方法,積極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F代多媒體技術為美學教學提供了更加廣闊的信息空間,許多自然關風光、人文藝術成果都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巧妙運用這些教學資源,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教師根據教學時間和學生專業(yè)特點,也可以開展情景教學。既能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也能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結合,更能激發(fā)學生欣賞關和創(chuàng)造關的熱情,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結束語
美學教學實踐里的審美化育確可擔負起化解現代性異化的審美現代性意義。正是在此意義層而上,自接地正視大學美學教學的困境及其所衍生出來的問題,是大學美學教學回到真實自身的一個切實的入日處。這正是當下大學美學教學優(yōu)化急迫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