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 明
被食材污染嚇趴了
◎ 劉 明
隔壁的王大娘過去在醫(yī)院上班。她有潔癖,好多人都知道。王大娘最注意清潔的地方不是自己,不是住宅,而是自己買回來的食材。沒洗過三遍的水果她堅決不吃。她每天都要將鍋刷若干遍,還幾乎每周都要換刷帚。她弄過的食材留下的絕對都是“精華”部分,比如芹菜只留中間一段,洋蔥的皮被扒掉一層又一層。
王大娘絕對不差錢,退休工資是我的好幾倍。我曾經(jīng)勸過她,告訴她那不是講衛(wèi)生、講養(yǎng)生,好多食材按她的方式處理真的就是一種浪費。她根本不需要弄掉那么多,很多有營養(yǎng)成分的部分都被她扔掉了,比如芹菜頭、洋蔥皮、魚頭等都很有用的。
王大娘哈哈一笑,說:“我在醫(yī)院工作過,比你懂的多。你知道現(xiàn)在的農藥有多厲害么?你明白那魚頭里有多少重金屬堆積么?你了解現(xiàn)在的食品安全狀況么?你學過養(yǎng)生知識么?你要是覺得可惜,不嫌棄的話,大娘這些處理掉的、你所說的‘寶貝’都送給你!”
似乎再說下去沒有任何意義。
講衛(wèi)生、防農藥沒錯,不過,去掉了芹菜的根部,其他地方卻沒有扒皮,能怎么防農藥?洋蔥也不需要扒掉那么多層,洋蔥的種植收獲全程都不需要農藥,沒有一種害蟲喜歡吃洋蔥。魚頭重金屬沉積,也只是存在的風險,而且沉積多的是大魚。如果魚頭中重金屬沉積達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程度,那么剩下的魚肉還安全嗎?不安全。更何況買的小魚去掉魚頭,幾乎所剩無幾了。至于食品安全現(xiàn)狀,根本無需擔心。媒體報道的大多是問題,而且很多都很快得到了解決。開那些養(yǎng)生講座的有幾個是真正的養(yǎng)生保健專家?多數(shù)是以養(yǎng)生的名義賣東西。
話說回來,單純從健康的角度來看,她處理掉的好多都有獨特的營養(yǎng)價值。比如芹菜根,它含有很多鎂、鈣和維生素C,吃了有助于骨骼強健。洋蔥的外皮中含有槲皮素,不光能幫助降低血壓,強化免疫系統(tǒng),還有降低血脂的效果。扔掉的魚頭里面含有很多膠原蛋白,能增強人體活力,延緩衰老;還含有魚肉中缺乏的卵磷脂,這種物質可以增強記憶力。
這種看似合理的精簡實際是變相的浪費。
過去曾經(jīng)有人用提純的維生素C丸去治療壞血病,認為效果比進食含維生素C豐富的食材管用,實驗結果讓人大跌眼鏡。其實,人們對世界上各種事物的認識有好多只停留在表面,甚至有些是誤區(qū),只不過限于現(xiàn)在的能力和技術,只能如此。有好多過去認為十分正確的理論現(xiàn)在看來顯得很荒謬,很多認知被改寫,很多結論被顛覆。祖宗傳承下來的東西并不一定是真理,也許當時找不到推翻它的依據(jù),但并不表示依據(jù)不存在。
(劉明 摘自《科學養(yǎng)生》2017年第9期 圖/千圖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