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保慶
南方的季節(jié)變換不像北國那么明顯,放眼望去,花期而至的繁花多了不少,林中樹葉綠得鮮美可愛。
此刻,我佇立在教學樓的四樓,憑欄遠眺,那一抹綠再次映入我的視野。學校屬于新校址,我和她一起來此相伴不覺間已近五年了,她位于古鎮(zhèn)的東南角。在她對面有一處小山,山坡上無論冬夏,樹葉繁茂,至我們搬遷到這里,那片樹林就高傲地在每個起風的日子里婆娑作響。小山談不上什么海拔,但她卻生得可愛,位置極佳。她的另一邊,是正在發(fā)展的電子商務中心和物流中轉(zhuǎn)站,繁忙的莞龍路從中穿行而過,時常和這片忙碌的人群、轟鳴的嘈雜聲混雜在一起,極為喧囂。而她的位置正好把學校與外邊的世界隔開,使學校處在一片綠意盎然的菁菁世界的環(huán)繞之下。江風徐來,拂過校園的每個角落,也抖落了那滿地嫣紅似火的鳳凰花瓣,書香校園中的莘莘學子就在那每個晨曦中從她身旁走過。
然而,在這紛繁復雜、泥沙俱下的世界畢竟充滿了無數(shù)的誘惑,并不是每個地方都是靈魂的棲息地,都是適合思想生長的地方。我常常在工作之余,盯著這個小樹林,看著看著就常常忘記了時間,沉浸其中?;蛟S,那抹綠不僅能給人帶來希望,而且也是一種極適合思考的色彩。綠色,是生命的底色,也是一種充盈著豐沛的生命力的顏色。那個間隙,我不會刻意去想工作之類的事務,也不想知曉樹林那邊的繁忙景象;而是簡單地深吸一口氣,含著那一抹綠色,閉上眼睛,讓自己的思想和靈魂去遠行,猶如脫了線的風箏,伴隨著飛鳥的掠影遠逝天際。
在每一個為高考而奮斗的日子里,相信校園里有很多學子像我一樣,在身心疲憊的時候,走出教室,駐足遠眺。凝眸處,那一抹可愛而靜謐的綠色,令人無限遐想,心曠神怡,使身心得以放松,并讓在追夢的漫漫征程中前行的人再次堅定希望與理想,卸下巨石,得以釋然,再一次滿血復活,重燃戰(zhàn)斗的激情。
那片樹林,剛來時,我也會忙里偷閑獨自去,無目的、純心境與它對話,邂逅那一抹綠色的芬芳。就像著名作家龍應臺說的:“兩個人一起走時,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風景。要真正地注視,必須一個人走路?!绷种杏袇⑻煸即髽?,有不知名的花花草草,一條條蜿蜒曲折的小路在山上盤旋,拾階而上,連著旁邊的小山村。再向前就是山那邊的喧囂處,往往我是不會去那邊的。當然山中還有小鳥的鳴叫聲,路邊有幾朵盛開的野花,在朝霞里含露凝香。此時,那滿眼的綠,分明就是那些遠去的靜美時光,充盈著美好,充滿著生命的力量。枝繁葉茂,蔥蘢成一箋綠色的詩行。這片樹林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時常極其僻靜,因為山勢頗高,不太適宜騎行,人也不那么多,而且還未被過度地開發(fā),頗具原始性,這是極其重要的。就如同它環(huán)抱著的在學校課堂上的孩子那純真閃亮的眸子一樣,充滿生機與活力。有時我真的很擔心過度的開發(fā)與所謂的便捷將使得這片樹林不再神秘,不再適宜獨處與思考,與山那邊的喧囂一樣。古人云,景即人性。我想如果真如此的話,它對面的學校中的孩子會不會也面臨同樣的命運呢?
不論怎樣,我依然會在伴著鳥鳴的晨曦、在懶散的午后與那片小樹林相約,就像我在懸崖邊上守望著在麥田里快樂地奔跑玩耍的56個孩子一樣,悉心經(jīng)營,看著他們充滿靈性地自由生長,如林中那嫣紅似火的紫荊花一樣綻滿枝頭。
本欄責任編輯 王思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