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智
那一年,畢業(yè)于醫(yī)科大學的鄒女士,踴躍報名,順利通過了一道道選拔的門檻,參加了“支邊”醫(yī)療隊。
讓她始料不及的是,天底下竟有如此偏僻、貧窮、落后的地方:荒野無垠,山大溝深,人煙稀少,交通不便。常常翻越幾座山,竟見不到一戶人家……盡管如此,她立志扎根農村,治病救人,徹底改變山區(qū)貧窮落后面貌的決心沒有動搖。
她隨醫(yī)療隊踏上了這片土地。了解當地的常見病,多發(fā)癥。她驚訝地發(fā)現,當地女性身體狀況很不好。婚前,發(fā)育正常?;楹螅绕涫巧?,身體越來越差。一個端莊的年輕婦女,骨骼逐漸變形,身體開始萎縮,骨關節(jié)腫大,疼痛難忍,有的甚至完全不能行走了。最可怕,也是最常見的是一種當地俗稱的“大脖子”病。初次接觸,她感到內心恐懼,觸目驚心,她有些不知所措:世上竟有如此怪異的病癥?!白天,她爭分奪秒地走村串戶,調查摸底,了解患者人群,掌握第一手資料。晚上,她翻閱大量有關資料,尋找防、治此病癥的最佳方案。她越來越意識到肩上的擔子很重,使命感也越來越強。這里的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極差,必須從潛意識改變他們長期形成的飲食習慣,衛(wèi)生習慣。
她整天奔波于荒山野嶺。盛夏,烈日當頭,她背著資料、藥箱,出入于農家小草房、土窯洞。臉曬黑了,手腳磨起了血泡,疼痛難忍。嚴冬,她常常踏冰臥雪,翻山越嶺。決心不留死角,不漏登一個病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不懈努力,得知此病癥發(fā)病原因是:長期缺碘所致。她起草了書面報告,政府對此非常重視。從此,鄒女士的名字不脛而走。她更加勤奮,不知疲倦地努力工作,決心在醫(yī)療衛(wèi)生戰(zhàn)線,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yè)。
艱苦歲月的磨煉,她成熟了。一位復轉軍人進入姑娘的視野,打動了姑娘的心。他志向遠大,談吐不凡;氣質高雅,相貌堂堂:這不正是我夢寐以求的白馬王子嗎!春節(jié)過后,鄒女士興高采烈地帶回了家人的祝福,帶回了新婚所用物品,建立自己的家庭,筑起愛巢。純潔善良的姑娘憧憬著美好的未來,陶醉在幸福的夢幻里。孰料,令她喜愛、敬重、仰慕,家貧如洗,憨態(tài)可掬的小伙子,竟與他人結婚了。
從此,一向吃苦耐勞,精明強干的鄒女士,一度被稱為鐵姑娘的她,竟變得不修邊幅,蓬頭垢面,懶懶散散,無所事事……她徹底瘋了!當時,月工資近百元屬高收入。她生病后,拿到當月工資,走進餐館,無論南來北往,請來就坐,工資很快消費一空。
心病還需心藥治。在領導和朋友的關懷下,她和本地一個憨厚的牧羊人成親了。
婚后一年,他們喜得貴子。鄒女士的病情大有好轉,根本看不出她是精神失常的人。誰知好景不長,孩子剛滿月,她竟抱起孩子,放到冰冷的河水里洗澡。在此之前,她曾經抱著未滿月的孩子拋向空中,這樣反反復復,逗孩子玩。孩子已經中風,體質很弱。丈夫抱著奄奄一息的兒子,欲哭無淚,痛恨不已。孩子沒了,唯一的精神支柱不存在了,她病情加重,瘋狂到了極點,見人非打即罵,丈夫也不例外。束手無策及出于安全考慮,丈夫不得不對她進行強制性管制。
又過了一年,他們生下了第二個兒子。汲取上次教訓,丈夫寸步不離地守護在她們母子身邊。當第三個孩子出生后,他們的日子也基本趨于平穩(wěn)。雖不像正常人家庭的其樂融融,但也過得平靜。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問題變得復雜起來。在當時,物資匱乏,生活貧困。鄒女士夫婦帶著兩個虎頭虎腦的兒子,住在山里的土窯洞里,艱難度日。
母愛,是母親的天性。鄒女士也不例外,她雖不能像正常人那樣,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關注孩子的前途未來,但她作為母親,母愛情懷是與生俱來的。她發(fā)現了懸崖峭壁上的野果林。這些沒有人工培育的野果,果實瘦小干澀,且?guī)⒖?。她喜出望外,常常一人攀爬懸崖峭壁,采摘野果。風調雨順,郁郁蔥蔥的山坡上,黃澄澄的杏子掛滿枝頭。
連續(xù)幾天的暴雨,山坡上泥濘濕滑。雨后黃昏,一道彩虹懸掛天邊。她迫不及待地來到山林果園,興高采烈地采摘著。即將滿載而歸時,悲劇發(fā)生了,她腳下一滑,身子傾斜,墜入了懸崖……
孩子都長大了!老二參軍,是一名出色的解放軍戰(zhàn)士。他們很想給媽媽幸福,可這不可能了,永遠做不到了!大兒子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醫(yī)生。面對鏡頭,他泣不成聲地向記者說:“如果媽媽還活著,我一定治好媽媽的病,解除媽媽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