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啟政
摘 要:高考文言文復習是高三復習的重要部分,如何使高三學生的課堂復習效益最大化,使學生能夠輕松高效地掌握祖國歷史文化積淀在語言文字上的考核要求?系統(tǒng)性的復習策略,是整個高三復習必須構(gòu)建的基本框架。
關(guān)鍵詞:高考;文言文;復習;系統(tǒng)性;策略
一、高三文言復習的困惑
從事高三教學的老師,大多為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老教師,按理說,講好文言文并將學生帶進高考并不是什么太難的事。然而,現(xiàn)實教學實踐中,高考文言文復習很容易陷入教材或陷入題海。
陷入教材,對教師教學來講,本身就是一件費力而不討好的事。從時間策略來講,高三的復習時間緊,從頭再來一遍教材的講解,既不科學,也無效果。老師們普遍的策略是:梳理每篇文言文中的知識點,打印出來發(fā)給學生,再就是有選擇性地講解幾篇文本以作示范,其余的留給學生自己去消化。
陷入題海,對教師教學來講不用費力,主要是不用費太多的心思。更何況從實際效果來講,學生進行真題模擬,一方面熟悉了文言文的表達方法,另一方面也熟悉了命題規(guī)律,學生似乎也獲益不少。此種以題代講的教學策略,在幾乎所有的高三教學中已經(jīng)不斷地被驗證了其最終的功效。
二、構(gòu)建文言語法知識體系
高三學生,有必要建立完整的文言語法知識體系,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第一,灌輸“以今律古”的觀念。有許多人反對用“以今律古”這個概念,但對高中生來講,這一觀念的接受要比你講解其他許多麻煩的術(shù)語容易得多。這個提法科學與否,此處不作討論,但應告訴學生,我們今天的人對文言文作的詞法、句法的解說,其實是基于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關(guān)系所作出的論斷。
第二,傳授學生一句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順口溜,即是“主謂賓,定狀補,主干枝葉分清楚,謂前為狀謂后補”。為此,只需舉一個現(xiàn)代漢語的實例即可。
第三,凡有詞類活用,從現(xiàn)代漢語的詞性來看,主要是一個詞“待在不該待的位置”。名詞代詞語法功能主要是作主、賓,若不是,則活用。動詞、形容詞主要作謂,若不是,則活用。
三、實詞知識網(wǎng)絡(luò)體系的教學策略
文言實詞所涉知識點較多,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活用,故而如下復習策略可以采納。
第一,選取高中100個左右常用實詞的本義進行講解。實際上,高考對文言實詞的考查,向來沒有脫離開對一個詞的基本義的追溯。因此,在平時的高三復習中,不可忽略對這一知識點的梳理。
第二,講清古今異義的原因。(1)詞義的演變:擴大、縮小、轉(zhuǎn)移、褒貶色彩變化等;(2)誤把兩個單音節(jié)詞當作一個雙音節(jié)詞;(3)偏義復詞的存在。
第三,講解通假的原因:本無其字,借用;本有其字,寫錯。講清通假構(gòu)成的條件:讀音相同或相近。明確判斷通假存在的方法:讀來不通,多有可能。同時提醒,通假在高考試卷中的考查,多半需聯(lián)系教材相關(guān)例子聯(lián)想。
第四,實詞活用的講解,一定要結(jié)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順口溜,反復訓練并明確:位置決定了功能。
四、虛詞教學策略
虛詞,比較復雜,一是含義多,二是語法功能的確不好判斷。
因此,必須建立虛詞教學的語法體系,用科學、準確、清晰的講解去讓學生理解,而非用死記硬背的辦法讓學生去機械套搬或者僅憑直覺模糊判斷。
第一,講講文言虛詞的類別及其語法特征。古代漢語虛詞類別里,比現(xiàn)代漢語的虛詞只多了代詞一個詞類,即代、副、介、連、助、嘆、擬(聲)。代詞主要分三類,即人稱、疑問、指示。原本不多,可分別羅列。副詞的基本功能是作狀語,一定位于動詞前。介詞主要是把名詞或名詞性的短語介紹給動詞,故介賓短語后一定是動詞。連詞是連接兩詞語、短語、句子的詞,因此,連詞大都為關(guān)聯(lián)詞。
第二,虛詞的語法功能與位置有關(guān)。因此,所有的虛詞應放在兩種語境中去判斷,一是短語關(guān)系,一是復句關(guān)系。
五、文言特殊句式教學策略
在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中有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文言文中的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句中涉及的介詞,主要有兩個——于(有時“乎”通)、以,從不講明;二是不善借力英語句式作簡明講解。
另外,對于定語后置句,特別是用“者”作后置標志的,也可借力英語里的定語從句,讓學生輕松明白。如“求人可使報秦者”,英語的定語從句可表達成:“Looking for a person who can go to answer Qin.”
六、翻譯教學策略
一般教師都能講清楚翻譯標準“信、雅、達”,也能熟練地向?qū)W生灌輸“增、刪、調(diào)、換、補、留”等口訣。要讓學生背下這幾個字是很容易的,但如何教會學生按照高考要求去準確翻譯并拿到采分點,這才是核心,才是關(guān)鍵。因此,千萬不可忽視對譯的策略,即“字字落實”。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學會讓學生用核心語素去練習擴展組詞的基本功。此外,高三每天的早自習中應該有一小段的文言片段實踐練習材料。
七、學生閱讀策略
學生讀文言文有心理障礙,怕字當頭。必須告訴他們:懂七成即可答題——初讀五成懂,再讀六成懂,讀完題支七成懂,不需要每句都弄懂。
關(guān)于讀法,一般在考史傳文,需要教學生去劃層次。劃法簡單,一斜線即可,隨主人公職官變動或時間變動分開。這樣,將會有利于弄懂人物主要事跡,便于做分析人物性格或特征的第二小題,也便于在做第三小題時,能夠找準原文信息點,擺脫命題人設(shè)置的“陷阱”。
參考文獻:
顏世娟.高三文言文復習策略初探[J].考試周刊,2016(6):88.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