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霞
【摘要】 目的 分析顱腦損傷患者高壓氧治療的臨床護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62例顱腦損傷患者均行高壓氧治療, 以護理方法不同分為A組與B組, 各31例。A組高壓氧治療患者予以普通護理, B組高壓氧治療患者予以綜合護理, 對兩組臨床效果展開對比。結果 B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77%(30/31), 明顯高于A組的77.42%(24/31),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患者護理滿意率為93.55%(29/31), 明顯高于A組的74.19%(23/31),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對顱腦損傷患者行高壓氧治療時, 輔以綜合護理, 可大大改善臨床治療效果, 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 顱腦損傷;高壓氧;臨床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6.098
顱腦損傷作為臨床較危重的疾病之一, 該病能單獨存在, 也可和其他類型的損傷復合存在, 臨床發(fā)病率逐年上升, 如患者病情較嚴重且未得到及時救治, 則會嚴重威脅其生命安全。為此, 臨床為了解顱腦損傷患者高壓氧治療的臨床護理, 選取62例顱腦損傷患者作研究對象, 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9月~2016年7月本院接收并治療的62例顱腦損傷患者, 臨床均對其行高壓氧治療, 以護理方法不同分為A組與B組, 各31例。A組男女比為
19∶12, 年齡26~60歲, 平均年齡(42.50±6.56)歲;B組男女比為18∶13, 年齡25~62歲, 平均年齡(43.00±6.51)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A組高壓氧治療患者予以普通護理。對B組予以綜合護理:①入院后, 護理人員需對患者病情展開評估, 主要包括:患者具體病情、肢體活動能力、血液循環(huán)、傷口愈合等, 嚴密觀察且記錄下生命體征, 查看各個導管是否順暢、固定;查看氣管切開患者治療之前套管有無滑落, 治療前30 min予以患者霧化、吸痰處理, 確保治療期間氣管順暢;準備好相應的搶救用藥物、搶救器材等;告知陪艙人員若患者伴發(fā)呼吸困難、呼吸急促、皮膚/口唇發(fā)紺, 需立即和救治人員取得聯(lián)系且做好各項急救處理[1]。②升壓時護理, 剛開始階段的速度很慢, 護理人員應仔細查看患者病情變化, 及時和外界取得聯(lián)系, 詢問患者耳朵有無伴發(fā)耳痛、耳鳴等不良反應, 并將速度減慢。如若患者昏迷, 護理人員可予以其1%的麻黃素滴鼻, 經(jīng)收縮血管張開耳咽管, 待穩(wěn)壓以后幫助患者佩戴好面罩, 使其和面頰全部緊貼, 避免空氣漏出而影響臨床療效。③密切查看病情變化, 治療期間護理人員需仔細查看患者意識恢復情況、生命體征變化等, 密切查看昏迷/氣管切開患者的具體呼吸狀況, 如若伴發(fā)嘔吐、惡心、抽搐等并發(fā)癥, 需將面罩拆除, 改吸艙內空氣, 立即將高壓氧治療停止。④減壓時護理, 護理人員應準確告知患者正常的呼吸方式, 避免發(fā)生肺氣壓傷, 同時確保引流管順暢, 將呼吸道內殘余的分泌物完全清除。如減壓時艙溫持續(xù)下降, 需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注意保暖, 術后仔細查看患者是否發(fā)生滲血、滲液等現(xiàn)象。若減壓時出現(xiàn)顱內壓反跳(即顱內壓先降低后迅速上升, 很有可能因顱內供血增多, 或腦細胞水腫、血漿滲透壓較低等), 需將速度減慢。 ⑤出艙后護理, 護理人員仔細查看患者生命體征、意識等變化情況, 做好相應的記錄, 確保引流管順暢、穩(wěn)定, 同時記錄好護理人員護送患者返回病房的具體時間, 告知患者多休息, 如若治療期間伴發(fā)切口感染、皮膚瘙癢等并發(fā)癥, 需立即告知主治醫(yī)生。高壓氧治療完成后, 需全面、徹底地對氧艙做消毒處理。
⑥并發(fā)癥護理[2], 治療后, 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 易伴發(fā)肺炎等疾病, 護理人員需告知深呼吸、用力咳嗽, 同時幫助其輕叩背部, 促進肺部膨脹, 以讓痰完全咳出。術后前3 d每日予以患者8萬U慶大霉素、5.0 mg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1支糜蛋白酶做超聲霧化吸入, 以將分泌物稀釋。如患者長時間留置尿管, 則3~7 d后夾管, 4~6 h開放1次, 以增強其膀胱自主排尿功能。
1. 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對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護理滿意率展開評估:①發(fā)現(xiàn)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均完全消失, 生活可自理、恢復正常的學習、工作, 即治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明顯好轉, 生活基本能自理, 學習、工作未恢復, 即顯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部分緩解, 生活難自理, 即有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無任何改變甚至加重, 即無效[3];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②選本院自擬量表調查兩組患者護理滿意情況, 實行百分制:95~100分, 即非常滿意;85~94分, 即一般滿意;0~84分, 即不滿意。護理滿意率=(非常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shù)×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B組31例患者:治愈15例, 顯效9例, 有效6例, 無效1例;A組31例患者:治愈8例, 顯效7例, 有效9例, 無效7例;B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77%(30/31), 明顯高于A組的77.42%(24/31),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比較 B組31例患者:非常滿意21例, 一般滿意8例, 不滿意2例, 滿意率93.55%(29/31);A組31例患者:非常滿意16例, 一般滿意7例, 不滿意8例, 滿意率74.19%(23/31);B組患者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A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endprint
3 討論
臨床認為, 顱腦損傷是由于暴力作用下的一種頭顱損傷, 臨床以高壓氧救治為主, 主要于高氣壓的環(huán)境下給予患者吸入純氧氣, 以使機體動脈分壓明顯上升, 增加氧儲備, 對腦組織缺氧狀況的改善效果較好, 最終幫助患者恢復其腦細胞功能, 該種療法的治愈率較高[4-8]。有相關研究指出, 顱腦損傷患者行高壓氧治療的同時配合綜合護理, 療效更顯著, 綜合護理主要從治療前、治療中、治療后等方面予以護理干預, 針對不同患者予以針對性的干預措施, 可在確?;颊甙踩?、順利完成高壓氧治療的同時, 使臨床治療效果得以明顯改善[9]。
本次選取62例顱腦損傷高壓氧治療患者進行分組護理, 結果發(fā)現(xiàn)B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6.77%(30/31), 明顯高于A組的77.42%(24/31),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患者護理滿意率為93.55%(29/31), 明顯高于A組的74.19%(23/31),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臨床為改善顱腦損傷患者的病情, 給予其高壓氧治療的同時配合綜合護理, 可在改善臨床有效率的同時, 提升護理滿意率, 建議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玉玲, 丁峰, 梅亞萍, 等. 心理護理干預在顱腦損傷患者高壓氧治療中的作用. 安徽醫(yī)學, 2015, 36(8):1017-1019.
[2] 楊艷, 張禹, 肖宏, 等. 重型顱腦損傷合并多發(fā)傷患者高壓氧治療的護理. 中華航海醫(yī)學與高氣壓醫(yī)學雜志, 2014, 21(2):124-126.
[3] 李勝. 高壓氧綜合護理模式對早期重癥型顱腦損傷的影響及護理對策. 醫(yī)學信息, 2014, 11(2):416.
[4] 陳彩片. 高壓氧綜合治療重型顱腦損傷后氣管切開患者的療效察及護理研究.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 2(8):80-81.
[5] 王莉, 于瑞平, 劉秋芬. 顱腦損傷患者高壓氧治療的護理. 大家健康(旬刊), 2015(9):189.
[6] 鐘運露. 護理風險管理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高壓氧治療中的應用. 上海護理, 2016, 16(2):74-76.
[7] 鄢洪麗. 55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高壓氧治療中的護理觀察. 中國傷殘醫(yī)學, 2015(12):134-135.
[8] 郭錦梅, 李航, 肖宏. 高壓氧綜合護理模式對早期重型顱腦損傷的影響及護理對策.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3, 10(25):137-139.
[9] 胡翠萍. 重型顱腦損傷行高壓氧康復治療的效果觀察及護理體會. 大家健康(旬刊), 2014(17):58.
[收稿日期:2017-06-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