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中山市石岐蘇華贊醫(yī)院(528400)黃永權 李永忠 張春玲
干眼是眼科的常見疾病,眼表綜合分析儀檢查作為一項全新的干眼診斷治療手段,其非侵入的操作方式減少患者對檢查的擔憂和痛苦。通過此次研究,探索其在臨床上推廣使用的意義與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擇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主訴干眼的76例患者(共152眼),納入標準為:①至少1個月內未滴眼液,未配戴接觸鏡;②內分泌、免疫性全身疾??;③無吸煙及酗酒史;④符合中華醫(yī)學會眼科學分會角膜病學組干眼臨床診療專家共識的相關規(guī)定。其中,男33例(66眼),年齡19~74歲,平均48.3±9.5歲,女43例(86眼),年齡20~75歲,平均49.6±9.8歲。
1.2 儀器與設備 熒光素試紙。由眼表綜合分析儀(Keratograph,歐科路公司)進行眼表分析。使用SL—1E型裂隙燈(拓普康公司)檢查眼表。
附表 兩種檢查結果比較[n(%)]
1.3 檢查方法 向患者詳細解釋進行眼表綜合分析儀和傳統(tǒng)檢查的目的與意義,征得患者同意后進行檢查,由同一醫(yī)師操作檢測完成。檢查方法包括以下幾方面。
1.3.1 傳統(tǒng)檢查 詢問患者在過去一周內的干眼癥狀,包括有無眼睛不適感,眼部不適是否影響日?;顒拥?,共12道題目,采用四級評分法,將得分總和乘以25再除以12,得到0~100分的得分區(qū)間。正常:0~12分;輕度干眼:13~22分;中度干眼:23~32分;重度干眼≥33分。
1.3.2 眼表綜合分析儀檢查 檢查以下指標:非侵入淚膜破裂時間(NIKBUT),儀器自動檢測并記錄淚膜破裂時間。
1.3.3 淚膜破裂時間(BUT) 用消毒過的玻璃棒蘸取熒光素鈉后置于待檢眼下穹窿處,囑患者眨眼幾次,裂隙燈鈷藍光觀察,記錄最后一次眨眼至暗點出現(xiàn)的時間,檢測3次后取平均值。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采集完成后,進入整理、分析程序,使用SPSS軟件分析兩種方式檢查的結果,以P<0.05作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眼表綜合分析儀檢查檢測干眼的檢出率顯著高于傳統(tǒng)臨床檢查法,尤其是對輕度干眼的檢出率更高,組間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干眼已成為全球流行性疾病,其患病率有逐漸增多的趨勢。在已報道的流行病調查中,干眼的發(fā)病率從5.5%~33.7%[1]。以往干眼癥的診斷標準沿用Sjogren綜合的診斷標準,但是目前國際上仍未形成統(tǒng)一的標準,各國的診斷、檢查指標也不統(tǒng)一[2]。我國干眼癥研究起步較晚,其診療規(guī)范尚未建立,各級眼科醫(yī)師對于干眼的認識及診療水平存在較大差異,這為臨床實踐工作帶來一定困難。為了進一步規(guī)范我國干眼臨床工作,提高干眼診治水平,亟須針對目前存在的許多干眼臨床問題,建立我國干眼臨床診療規(guī)范。
眼表綜合分析儀(Keratograph)是一項眼科領域針對干眼癥的新型檢查方式,相對傳統(tǒng)干眼檢查來說,具有以下優(yōu)點:①避免了人為操作與估算的誤差;②操作簡單易行,可重復操作性強;③數(shù)據(jù)結果客觀,具有可對比性;④檢查全過程為非侵入式,即無需接觸患者眼球,極大降低了患者對檢查產生的不安與抵觸情緒;⑤無需使用熒光素鈉試劑滴入結膜囊,完全避免因接觸試劑可能引起的過敏反應,以及當試劑受污染后導致的眼部感染。
從本次檢查結果來看,眼表綜合分析儀檢查檢測干眼的檢出率顯著高于傳統(tǒng)臨床檢查法,尤其是對輕度干眼的檢出率更高,組間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哉J為,眼表綜合分析儀可以為干眼評估提供有效的數(shù)據(jù)支持,且具有無創(chuàng)、非接觸性的優(yōu)點,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