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國華
例談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的互動教學
■盛國華
課堂不僅是學生成長的地方,也是教師成長的地方,通過構(gòu)建一個良好的師生互動平臺,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利用爭辯、懷疑、提問等不同的方式達到師生有效分享互動,能讓師生之間碰撞出思維的火花,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筆者結(jié)合自身日常教學經(jīng)驗,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談一談自身體會。
在課堂上形成良好的爭辯氛圍,讓學生可以自由地進行發(fā)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思維,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力和敏捷性,通過教師正確的引導和相互交流,形成良好的課堂爭辯機制,促進學生更好掌握課堂教學能力,不斷提高數(shù)學技能。
例如,在進行“軸對稱圖形”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首先提出下面的問題: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嗎?學生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兩種不同的答案,有的說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有的說三角形不是軸對稱圖形。在學生給出自己的答案之后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理由。這樣就促進學生之間相互爭辯,不同的學生的想法不一樣,給出的理由也是不一樣的,學生分別給出了下面的實例進行說明:
學生在爭辯的過程中對問題就會產(chǎn)生一個清晰的認識與自己的判斷,然后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樣的三角形是軸對稱,進而進行延伸,除了三角形之外,包括梯形、平行四邊形、圓形是否具備軸對稱圖形的特征,然后引導學生和教師進行共同探討,得出最后結(jié)論。
可見,在課堂教學中,通過爭辯的形式可以引發(fā)學生的關(guān)注,雖然可能在最初學生的想法不是很全面和完善,通過爭辯,學生對于問題就會不斷加深認識,通過這種思維的交流和碰撞將頭腦中無序的知識得到整理和歸納,同時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變得更加清晰,教學效率變得更高。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有時候提出很多自己的想法,這些想法有很多都是具有教學價值的,教師可以選擇性地采取懷疑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思考,促使學生和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學生和教師交流以及溝通的過程中,自己的思考能力得到不斷提高,這種反向的引導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和教師之間主動的互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chǔ),進而更好保證課堂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進行“三角形內(nèi)角和”的教學時,有的學生在之前可能接觸過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在課堂教學中就會直接提出來:三角形內(nèi)角和是180度。遇到這種情況其實教師不是很好處理,因為很多的學生可能還不知道。教師可以有意識地提出懷疑,問學生:你是怎么知道的,有那么肯定嗎?能給出理由嗎?學生在這些問題的激勵下就都開始躍躍欲試,通過自己的方式來進行證明,有的去疊紙,有的用筆畫,有的用尺子去測量,采取各種方法來證明自己的想法。
可見,對于學生提出的一些觀點教師可以反其道行之,通過懷疑的方式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促使學生更好思考,探索其了解到的知識點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學生在和教師交流的過程中,思維能力和交流溝通能力都會得到很好提升。
通過問題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考,有了問題就會有思考的方向,學習才會更加有動力。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一般教師都是思考如何進行針對性地提問來提高提問的效率,但是很少有教師會思考如何讓學生自己去創(chuàng)設(shè)問題。其實通過引導學生自己去反問是一種很好的互動交流方式,可以促進學生不斷進行思考,提高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進行“加減混合運算”的教學時會遇到下面的題目,問題的條件是用下面的一幅情境畫展現(xiàn)出來的。
教師可以根據(jù)圖中的內(nèi)容,讓學生進行提問,學生根據(jù)圖中給出的條件會提出很多不同的問題,如有的學生會提出“購買2本筆記本和1個書包一共花去多少錢?”當然還有很多不同的問題,然后讓學生相互之間進行問題的解答,這樣學生之間就會產(chǎn)生良好的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提升對于問題和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同時教師也可以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混合運算思維,把握混合運算的重點內(nèi)容。
可見,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自己提問,或者是教師提問的方式都會產(chǎn)生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學生自己提問,有效提高學生積極性的同時,讓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有更加深刻和自主地思考,幫助其建立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p>
(作者單位:江蘇連云港市厲莊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