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湘怡,孟憲蘭
(蘇州科技城醫(yī)院,江蘇 蘇州 215400)
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尹湘怡,孟憲蘭
(蘇州科技城醫(yī)院,江蘇 蘇州 215400)
目的探究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中的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腦出血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根據護理模式的不同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例。對照組腦出血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模式,而觀察組患者則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對比兩組患者的Barthel評分情況。結果 經過護理后兩組患者的Barthel評分情況均有所改善,且觀察組患者的改善效果更優(yōu),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良好,能夠有效加快患者的康復速率,降低患者的治療費用,同時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應用。
臨床護理路徑;腦出血;應用效果
腦出血是由于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發(fā)的出血,腦出血的發(fā)病原因主要是與高血壓、高血脂、血管老化等原因有密切的關系,是一種嚴重的急性腦血管疾病,具有發(fā)病急、病情不受控制等特點,在臨床上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均相當高。由于腦出血患者的治療過程十分復雜,而且治療期較長,所以需要給予腦出血患者優(yōu)質、科學的護理模式從而改善腦出血患者治療效果[1]。有研究表明,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良好,筆者選取了50例腦出血患者分別給予常規(guī)護理和臨床護理路徑,以下為具體內容。
選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腦出血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根據護理模式的不同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例。對照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45~79歲,平均年齡(67.5±4.7)歲,出血部位:腦葉12例,外囊8例,其他部位出現5例。觀察組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齡(66.4±5.2)歲,出血部位:11例腦葉出血、9例外囊出血、5例其他。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模式,對患者進行基本生命指標檢測和手術指導,合理的用藥,并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
觀察組腦出血患者給予臨床護理路徑,方法如下[2]:①成立護理路徑小組,由神經外科室主任、護士長擔任小組長,由醫(yī)生擔任指導,責任護士實施護理內容。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后,在實施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等。②在患者入院后,向患者及患者家屬進行入院指導,告知患者治療流程和治療的注意事項,同時在交流時應當保持微笑服務,并耐心的回答患者家屬的疑問等。為患者安排好相關的檢查,并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小組討論、評估。③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告知患者手術流程,安撫患者情緒,讓患者保持一個平穩(wěn)的心態(tài)進行手術。護理人員還要協(xié)同醫(yī)生安排手術治療時間,確保手術順利進行。④同時患者制定詳細的、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并做好患者的皮膚護理工作,幫助患者清潔口腔,同時進行床上大小便訓練,減少尿潴留的發(fā)生。當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開展康復護理,加強患者用藥護理,并讓患者家屬陪伴在患者身邊讓患者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鼓勵患者積極配合護理工作,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指導患者家屬如何正確的幫助患者翻身、拍背、預防壓瘡等護理。⑤出院后,做好生活護理和康復訓練,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定期的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并利用通過微信等網絡媒介與患者家屬聯系,當患者出現不良反應時可以立即進行網絡指導,并及時的安排入院治療。
對比分析兩組腦出血患者Barthel評分情況,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越好。
將兩組患者的Barthel評分情況設為計量資料,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Barthel評分情況均得到有效改善,且觀察組腦出血患者的改善情況更佳,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腦出血患者Barthel評分情況比較(±s,分)
表1 兩組腦出血患者Barthel評分情況比較(±s,分)
注:與對照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組別 n Barthel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25 32.51±4.62 48.76±5.42觀察組 25 33.19±4.50 78.63±5.33*
臨床護理路徑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護理模式之一,對患者的治療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計劃性,能夠有效的控制住患者病情,提高預后效果。臨床護理路徑主要是以患者身心健康作為護理目標,從患者入院后到出院后均給予一整套護理計劃,并實施時間為橫軸,護理手段為縱軸的護理方案,通過預見性、主動性的護理計劃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促使護理工作更加具體、完善,有效降低人為紕漏導致患者的病情惡化[3]。
對于腦出血患者,由于病情具有不可控性,且嚴重時還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按期,因此在護理時需要注意事項有很多,而且腦出血患者一般都存在一些負面情緒,不僅影響治療效果還阻礙了護理工作順利進行,因此給予腦出血患者優(yōu)質、科學的護理模式是極為重要的[4]。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腦出血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后,其Barthel評分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腦出血患者中療效確切,能夠有效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值得廣泛應用。
[1] 張銳芝,王靜梅,李紅霞,龐秋艷.臨床護理路徑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非手術治療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01):135-136.
[2] 趙春玲.臨床護理路徑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06):131-132.
[3] 張 展.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02):231-233.
[4] 安紅征.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臨床護理中應用觀察[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21):4196-4197.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40.47.02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