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寧
(山東曹縣人民醫(yī)院,山東 菏澤 274400)
不同血管活性藥物糾正膿毒性休克患者高乳酸血癥的臨床觀察
張 寧
(山東曹縣人民醫(yī)院,山東 菏澤 274400)
目的探討不同血管活性藥物糾正膿毒性休克患者高乳酸血癥的臨床觀察。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11月~2106年11月收治的膿毒性休克的68例患者資料,并按照就診順序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4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多巴胺血管活性藥物,研究組給予去甲腎上腺素聯(lián)合多巴酚丁胺血管活性藥物進行治療,分析比較兩組患者應用不同的血管活性藥物后動脈血乳酸清除率及平均動脈壓情況。結果研究組患者平均動脈壓和乳酸清除率與治療前比較,其提升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去甲腎上腺素聯(lián)合多巴酚丁胺血管活性藥物可有效提高患者平均動脈壓,增快乳酸清除率,對于糾正膿毒性休克有一定的效果,可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血管活性藥物;膿毒性休克;高乳酸血癥
在臨床中,對于膿毒性休克的治療常采用不同的血管活性藥物,為了選擇更適宜此病的治療藥物,本文從臨床科室中抽取68例膿毒性休克患者資料,以分組比較方式,探討多巴胺及去甲腎上腺素聯(lián)合應用多巴酚丁胺藥物對高乳酸血癥的影響觀察,并取得了滿意的結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5年11月~2106年11月收治的膿毒性休克的68例患者資料,并按其就診順序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4例。對照組中男20例,女14例;年齡56~76歲,平均(62.55±4.35)歲。研究組中男18例,女16例;年齡61~75歲,平均(60.12±6.27)歲,對于此次研究的相關事宜,所有患者及家屬均表示同意并已簽字。根據2001年全身性感染國際會議確立的感染性休克標準[1],68例患者全部符合,其表現為患者血培養(yǎng)為陽性并有確切的感染病灶;存在全身性感染炎癥;機體組織有不同程度的灌注不良表現。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情等一般方面比較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患者68例在入院后,對其病情立即給予確切評估,并對動脈壓及動脈血氣情況進行連續(xù)測定并分析,通過深靜脈中心導管測定患者中心靜脈壓,觀察并記錄尿量,及時測定血乳
酸及患者肝功和腎功情況。所有患者均通過深靜脈中心導管靜脈泵入血管活性藥物,其中對照組給予多巴胺注射液治療,其劑量由1 μg/(Kg·min)逐漸增加到15 μg/(Kg·min),研究組給予去甲腎上腺素+多巴酚丁胺注射液治療,劑量同樣由1 μg/(Kg·min)逐漸增加到15 μg/(Kg·min)。兩組患者在治療前,乳酸清除率平均為(45.6±8.8)%,平均動脈壓為(60±15)。兩組患者在用藥期間,密切監(jiān)測病情,若有不良反應,立即停止用藥并報告,立即給予及時處理。
經一定時間治療后,比較兩組患者平均動脈壓及動脈血乳酸清除率情況。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治療后,研究組平均動脈壓為78.3±11.5,乳酸清除率為(62.5±4.8)%,對照組平均動脈壓為62.4±10.2,乳酸清除率為(49.4±2.5)%,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比較,乳酸清除率及平均動脈壓水平均有提升,但研究組提升的程度明顯大于對照組提升程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平均動脈壓及乳酸清除率情況(±s)
表1 兩組患者平均動脈壓及乳酸清除率情況(±s)
組別例數乳酸清除率平均動脈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3445.6±8.849.4±2.560±1562.4±10.2研究組3445.6±8.862.5±4.860±1578.3±11.5 t 21.11516.82319.75215.298 P<0.05<0.05<0.05<0.05
在臨床中,通常選用多種不同血管活性藥物來糾正膿毒性休克患者高乳酸血癥,本文為了探究更有利于改善機體組織血管活性藥物,從而選取68例膿毒性休克患者的資料,從研究中得知,去甲腎上腺素聯(lián)合應用多巴酚丁胺治療比單獨應用多巴胺注射液有顯著的提高乳酸清除率的作用。其原因為去甲腎上腺素有收縮動靜脈血管作用,減少血液分流,從而改善各個臟器缺血缺氧癥狀,同時也減少了乳酸的產生。
總而言之,去甲腎上腺素+多巴酚胺糾正膿毒性休克患者高乳酸血癥的效果要好于多巴胺,對于改善心功能及組織的缺血缺氧狀態(tài)也有顯著作用,因此在臨床中應作為活性藥物首選,值得臨床采納應用。
[1] 馮曉琪,馬澤兵,羅 強,等.多巴胺與去甲腎上腺素在感染性休克中的應用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14(6):28-30.
[2] 王 兵.多巴胺與去甲腎上腺素治療感染性休克的對比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1):167-168.
[3] 張行豐,過小葉.不同血管活性藥物在治療感染性休克中的臨床應用[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4,12(4):651-652.
R459.7
B
ISSN.2095-8242.2017.049.9655.02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