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釗
2013~2016年廣州地區(qū)無償獻血血液報廢原因分析
●謝釗
目的:分析2013~2016年廣州地區(qū)無償獻血血液報廢原因,探討降低血液報廢的途徑,以確保血液安全的前提下避免血液浪費。方法:統(tǒng)計分析2013~2016年廣州地區(qū)無償獻血血液報廢情況。結(jié)果:2013~2016年本中心共采集制備血液1868257U,報廢136265U,血液報廢率為7.29%,各年份間報廢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694.68 ,P<0.001),實驗室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71370U(3.82%),其中報廢率由高到低依次為 ALT>HBV>TP>HCV>NAT>HIV;非實驗室檢測不合格報廢64895(3.47%),其中乳糜血報廢占2.02%。結(jié)論:2013~2016年廣州地區(qū)無償獻血血液報廢主要原因為實驗室檢測感染標志物陽性血。做好獻血前咨詢和初篩工作,加強無償獻血知識的宣傳和科教普及工作,加強采血員工的業(yè)務(wù)培訓(xùn)以及規(guī)范操作規(guī)程,對降低血液報廢率,統(tǒng)計分析血液報廢原因可以查找血液質(zhì)量管理問題達到持續(xù)改進的目的,保證采用血安全有重要的意義。
無償獻血;血液報廢;原因分析
近年來,廣州地區(qū)無償獻血采供血量逐年遞增,本中心的采血及血液檢測工作量也不斷增加。在血液采集制備中,對感染性標志物檢測陽性及不符合質(zhì)量要求的血液均進行報廢處理,不符合要求致報廢的原因較多,筆者統(tǒng)計分析2013~2016年廣州地區(qū)無償獻血報廢血液情況[1-3],探討降低血液報廢率的措施,減少血液浪費,提高血液檢測質(zhì)量,保證本地區(qū)采供血安全,現(xiàn)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廣州血液中心采集與制備的全部血液產(chǎn)品,共1868257U,按不同原因進行報廢分類。
1.2 試劑與儀器
HBsAg檢測試劑(科華、萬泰);抗-HCV檢測試劑(科華、麗珠);抗-HIV檢測試劑(萬泰、伯樂);梅毒檢測試劑(萬泰、科華);ALT檢測試劑(亞太、科華);病毒核酸檢測(諾華、羅氏)。檢測試劑均經(jīng)國家批批檢合格并在有效期內(nèi)使用,實驗操作均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要求進行。主要使用儀器為:瑞士哈曼頓公司STAR 8CH自動加樣儀、FAME24/30自動酶聯(lián)免疫處理系統(tǒng);奧地利Anthos公司酶標比色儀340RT;洗板機;孵育箱;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立HITACH7180)。以上儀器設(shè)備均經(jīng)過計量部門檢定校準合格。
1.3 方法
收集我中心采集制備血液數(shù)據(jù)和血液報廢數(shù)據(jù),血液報廢數(shù)據(jù)[4-5]分為“實驗室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乙肝表面抗原(HBsAg陽性)、抗-HCV陽性、抗-HIV陽性、梅毒抗體(TP)陽性、ALT不合格。判斷規(guī)則為:不同廠家雙試劑ELISA方法檢測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螺旋體抗體雙陽性判不合格報廢,單試劑陽性或灰區(qū)(CO≥S≥90%CO)復(fù)檢后仍然同初檢結(jié)果者判不合格報廢,ALT>50為不合格;“非實驗室原因血液報廢”:乳糜血、血凝塊、血袋破裂及滲漏、纖維蛋白析出,采血量不足等。報廢依據(jù)按照《全血及成分血質(zhì)量要求》進行判斷,不合格血液視為報廢血液。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yīng)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做統(tǒng)計處理,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013~2016年采集1868257U血液中,報廢率為:7.29% ,每年報廢率依次為:8.00%、7.67%、6.97%、6.65%,各年份間報廢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X2=694.68 ,P<0.001),見表 1。
實驗室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占血液總報廢量的3.82 % ,不合格項目報廢率由高到低依次為 ALT>HBV>TP>HCV>NAT>HIV;非實驗室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占血液報廢3.47%,其中乳糜血原因報廢最多(2.02%),各年份間報廢率有差異(X2=67.9 ,P<0.001),見表2、3。
表1 2013~2016年廣州地區(qū)無償獻血血液報廢總情況 U(%)
表2 2013~2016年廣州地區(qū)無償獻血實驗室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情況 U(%)
表3 2013~2016年廣州地區(qū)無償獻血非實驗室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情況 U(%)
表1各年份間總報廢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X2=694.68 ,P<0.001);實驗室檢測不合格報廢各年份間報廢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X2=1912.03,P<0.001);非實驗室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率各年份間報廢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X2=78.51 ,P<0.001)。
本次結(jié)果分析顯示,2013~2016年血液總報廢率為7.29% ,高于本中心此前報道2010~2012年的6.35%[1],略低于河北的7.35%[2],每年報廢率依次為:8.00%、7.67%、6.97%、6.65%,各年份間報廢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X2= 694.68 ,P<0.001),呈逐年下降趨勢。血液報廢仍然以實驗室檢測不合格原因報廢為主,占總報廢量的52.37%(71370/136265),不合格項目報廢率由高到低依次為 ALT>HBV>TP>HCV>NAT>HIV,ALT(占總采血量的1.35%)和HBV(占總采血量的1.07%)兩項占實驗室檢測不合格報廢的63.4%(45248/71370);非實驗室原因報廢比重也較高,占47.63%(64895/136265),其中乳糜血原因報廢最多,占總采血量的2.02%,占非實驗室不合格報廢血的58.19%(37764/64895),各年份間報廢率有差異(X2=67.9 ,P<0.001),呈逐年增加趨勢。本次報廢主要原因與本中心2012年前及國內(nèi)報道的總體情況基本一致[1,3-5],但報廢率略有增高,2013年報廢率達8%,原因可能為集中檢測的開展與擴大,街頭采血流動點及采血量的增加有關(guān),報廢率隨后呈逐年下降。
ALT陽性報廢是感染性不合格血液報廢的主要原因,乳糜血報廢是非感染性原因血液報廢的首要原因。除了肝膽、心血管有關(guān)病理原因?qū)е翧LT非特性升高,其他生理原因如:睡眠不足、過量運動、飲酒等均可引起升高[6]。由于國民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獻血員在獻血前的高脂飲食或者本身已經(jīng)是高脂血癥,導(dǎo)致獻血者中乳糜血的報廢率居高不下。因此,我們要加強這方面獻血知識的宣傳以及嚴格按要求對獻血員進行咨詢,引導(dǎo)其科學獻血以免不必要的血液報廢,同時,在獻血前須進行ALT半自動速率法或干化學法的篩查,減少血液報廢。
HBV陽性報廢和TP陽性報廢是感染性血液報廢中除ALT外報廢率較高的兩大原因。廣東是乙肝感染率較高的地區(qū),由于干化學法對高滴度或超滴度的乙肝感染者血液均有漏檢等方法學的局限以及人員操作不規(guī)范的問題導(dǎo)致HBV 陽性報廢率比較高,所以選擇較好的方法和試劑的同時加強對采血人員的培訓(xùn),已開檢測試紙條不能過長時間暴露在室溫中,對已獻過血的獻血員也要進行篩查。本中心仍然采取乙肝表面抗原的金標法對獻血者進行篩查,但是還沒全面采用TP金標法篩查獻血員,增加TP 的初篩可以使TP的檢測不及格率明顯下降[3],因此,HBsAg-TP聯(lián)檢試紙條的應(yīng)用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溶血、血袋破損滲漏、采血量不足、過期等原因造成的血液報廢可以通過加強采血人員培訓(xùn)以及規(guī)范業(yè)務(wù)操作規(guī)程降低報廢率,報廢率也可以體現(xiàn)采供血工作質(zhì)量管理各環(huán)節(jié)把控的好壞,通過統(tǒng)計分析血液報廢原因可以查找血液質(zhì)量管理問題達到持續(xù)改進的目的。綜上所述,采取各項措施降低血液報廢率,不但可以節(jié)約珍貴的血液同時降低篩查成本[6],而且是我們應(yīng)有的責任,為獻血者提供優(yōu)質(zhì)服務(wù)。
(作者單位:廣州血液中心)
[1]徐國勝,黃可君,游冉冉.2010-2012廣州市無償獻血血液報廢情況分析[J].熱帶醫(yī)學雜志,2013,13(06):756-758.
[2]張靜,王素玲,趙莉華等.無償獻血人群血液報廢情況分析[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6,29(08):666-668.
[3]王慶敏,朱紅芹.血液報廢原因分析及控制效果評價[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6,29(06):501-503.
[4]吳曉雪,張秀軍,高國朋等.2007-2011年溫州市無償獻血者血液報廢回顧性分析[J].溫州醫(yī)學院學報,2012,42(06):599-622.
[5]張浩,陳國安,孫立平等.2007-2009年武漢無償獻血血液報廢原因分析[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1,24(02):97-99.
[6]王飛,付強,馬貴明等.2009-2010年南京市成分血報廢原因分析及對策探討[J].中國輸血雜志,2011,24(12):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