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智清
藥物流產術與無痛人工流產術的效果對比觀察
●鐘智清
目的:研究藥物流產術與無痛人工流產術的效果差異。方法:選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間我院收治的130例需要終止早期妊娠的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順序,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對患者進行分組,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65例。對照組采用藥物流產術,試驗組患者采用人工無痛流產術,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結果:試驗組患者的完全流產率為96.92%,遠高于對照組患者的完全流產率78.46%;試驗組患者的出血時間、出血量及腹痛持續(xù)時間等均優(yōu)于對照組;試驗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62%,遠低于對照組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1.54%,兩組數(shù)據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人工無痛流產手術的成功率高于藥物流產,且患者受到的傷害較小,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值得臨床推廣。
藥物流產術;無痛人工流產術;效果對比
早期妊娠終止是指在妊娠的前三個月內通過藥物或手術終止胚胎發(fā)育,并排除體外的治療過程,主要是用于補救避孕失敗導致的意外妊娠,或終止先天畸形胚胎的發(fā)育。目前進行早期妊娠終止的方式主要有藥物流產與人工無痛流產,藥物流產只需要患者口服藥物,操作簡便,但由于部分患者服藥后排除不徹底,需進行刮宮治療,反而對患者造成二次傷害,且術后不良反應較大,因此,合理選擇流產方式也是早期妊娠終止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無痛人工流產手術具有出血少、一次成功率高等優(yōu)點,受到廣大女性朋友青睞[1]。本文旨在研究研究藥物流產術與無痛人工流產術的效果對比,故選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間我院收治的130例需要終止早期妊娠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分組對比的方法進行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間我院收治的130例需要終止早期妊娠的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順序,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對患者進行分組,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65例。試驗組患者年齡23-38歲,平均年齡為(25.09±5.33)歲,孕齡34-68d,平均孕齡為(42.43±8.74)d;對照組患者年齡24-40歲,平均年齡為(26.39±5.65)歲,孕齡35-72d,平均孕齡為(45.35±8.46)d。以上患者資料均為隨機選取,不存在特殊性,且經統(tǒng)計學檢驗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故可以進行比較。
1.2 方法
對照患者接受藥物流產,于接診后第1d清晨給予患者50mg米非司酮口服,12h后再次給予患者25mg米非司酮口服,第2d給予患者25mgbid口服,用藥前2h禁食,第3d清晨給予患者25mg米非司酮后給予患者0.6mg米索前列醇口服,待胚胎排除后檢查患者排除情況,如排除不徹底需進行刮宮處理。試驗組患者接受無痛人工流產,取患者膀胱截石位,進行消毒,采用靜脈麻醉方式,麻醉后建立靜脈通道,給予氧氣吸入,根據患者孕周及胚胎大小選取吸管號數(shù),負壓0.05MPa下行負壓吸除術,術畢對患者陰道及宮頸口進行消毒處理,避免感染。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流產效果,記錄一次流產成功的患者例數(shù),并對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記錄比較,包括患者的出血時間、出血量及腹痛持續(xù)時間,并記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情況。
1.4 判定標準
流產術結束后對患者流產情況進行評估,分別為完全流產:胚囊完全排除,B超提示不存在胎囊;不完全流產:胚囊部分排出,B超提示存在殘余胚囊;失敗:胚囊未排出。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 22.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法,計量資料采用t值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流產效果比較
試驗組患者的完全流產率為96.92%,遠高于對照組患者的完全流產率78.46%,兩組數(shù)據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比較
試驗組患者的出血時間、出血量及腹痛持續(xù)時間等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數(shù)據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比較(x±s )
2.3 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試驗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62%,遠低于對照組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1.54%,兩組數(shù)據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例,%)
早期妊娠終止是指在妊娠的前三個月內通過藥物或手術終止胚胎發(fā)育,并排除體外的治療過程,主要是用于補救避孕失敗導致的意外妊娠,或終止先天畸形胚胎的發(fā)育[2]。臨床上可以通過藥物或手術終止早期妊娠,由于此時段內胚囊發(fā)育尚不完全,著床力度尚低,使用藥物可以達到終止妊娠的目的,臨床上常用的流產藥物有米非司酮與米索前列醇聯(lián)合使用,米非司酮可以改變宮內環(huán)境,阻止胚囊著床,能夠降低黃體素水平,導致胚囊萎縮并停止發(fā)育,米索前列醇則具有擴張宮頸的作用,能夠幫助患者順利排出胚囊。但藥物流產仍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由于患者體質不同,藥物使用可能無法使每位患者完全排出胚囊,最終仍需進行刮宮治療,對患者傷害極大,而無痛人工流產術不同于傳統(tǒng)人工流產,具有操作簡便、手術時間短、出血量少等優(yōu)點,被廣泛應用于早期妊娠終止中[3]。
本文研究數(shù)據顯示,試驗組患者的一次流產成功率高于對照組,且治療中出血量、出血時間及腹痛時間等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且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綜上所述,無痛人工流產術效果確切,且安全系數(shù)高,預后效果良好,值得臨床推廣。
(作者單位:江油市三合鎮(zhèn)衛(wèi)生院)
[1]蔣月云.藥物流產及無痛人工流產術終止早期妊娠的效果及不良反應觀察[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3.34(12):1797-1798.
[2]麥小珊,朱少萍,梁小萍.負壓吸引人工流產術前米索前列醇的應用效果觀察[J].海南醫(yī)學,2013,24(10):1448-1450.
[3]胡曉玲.超聲引導無痛人工流產術終止高危妊娠的臨床應用觀察[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4,22(0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