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英
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對老年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王曉英
目的:觀察三高癥對老年腦梗死病人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和作用。方法:以我院收治的年齡大于60歲的腦梗死病人112例作為本次研究主體,所選取的病人均為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依據(jù)病人的頸動脈彩超結果將其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頸動脈粥樣硬化),每組病人各56例,之后分析研究病人高脂血癥、高血壓以及糖尿病患病狀況。結果:觀察組病人糖尿病、高血壓以及高脂血癥的病人,其患病率明顯要比對照組更高,通過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高血壓以及高脂血癥為誘發(fā)老年腦梗死病人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因素。結論:高血壓以及高脂血癥對年齡大于60歲的腦梗死病人的頸動脈粥樣硬化有非常明顯的影響,因此如果老年人有頸動脈粥樣硬化的情況一定對血糖以及血壓等指標實施科學有效的控制。
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荒X梗死;頸動脈粥樣硬化
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的老年腦梗死病人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頸動脈粥樣硬化,而這也是腦梗死病人較為普遍的危險因素[1]。目前臨床在治療以及診斷老年腦梗死病人中,已經(jīng)將糖尿病、高血壓以及高脂血癥當成最關鍵的監(jiān)測指標,此項目利用對老年腦梗死病人血糖以及血壓等指標的監(jiān)測,同時利用頸動脈超聲檢查,能夠有效分析老年腦梗死病人中其血壓以及血糖等其病情所產(chǎn)生的直接或者間接影響[2]。本文研究以我院收治的年齡大于60歲的腦梗死病人112例作為研究主體,分析三高癥對老年腦梗死病人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和作用,報告如下。
以我院收治的年齡大于60歲的腦梗死病人112例作為本次研究主體,所選取的病人均為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依據(jù)病人的頸動脈彩超結果將其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頸動脈粥樣硬化),每組病人各56例。對照組56例病人中男性病人31例,女性病人25例,年齡各不相同,其中年齡最大的為85歲,年齡最小的64歲,平均年齡67.3±2.8歲。觀察組56例病人中男性病人32例,女性病人24例,年齡各不相同,其中年齡最大的為86歲,年齡最小的63歲,平均年齡67.7±2.9歲。觀察組與對照組在性別以及年齡等相關資料上比較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首先,對病人頸動脈實施超聲檢查,分別對病人頸部兩側動脈內-中膜的厚度實施檢查與測量,同時依據(jù)評估的頸動脈粥樣硬化的檢測標準實施分析與研究,把IMT大于1.0毫米判斷是內膜增厚,如果IMT大于1.5毫米則表示已經(jīng)出現(xiàn)或者形成了頸動脈粥樣硬化,同時對病變的相關信息實施記錄與分析。其次,對高血壓病人實施有效的篩選,依據(jù)不同病人的不同實際情況,包括血壓分型標準,病人在治療的每天早上8點對血壓實施測量,全部使用標準汞柱式的血壓計,對病人的右臂實施測量,同時每次測量的次數(shù)都為三次之后去平均數(shù)值,如果病人的收縮壓大于等于140mmHg或者舒張壓大于等于90mmHg,則判斷病人是高血壓。另外,糖尿病的篩選,依據(jù)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空腹血壓的測定大于等于7.0mmol/L,另外在測量之前的八小時內不能有任何的飲食情況,2小時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大于等于11.1mmol/L,病人只要滿足其中的任何要求即為糖尿病病人;最后高脂血癥病人的篩選,如果病人的膽固醇大于等于5.2mmol/L,或者三酰甘油大于等于1.7mmol/L則判斷其有高脂血癥,另外需要特備注意的是,如果腦梗死病人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大于等于2.6mmol/L則也能夠診斷是高脂血癥。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值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X2值檢驗 ,P<0.05時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如下表1、2所示。
表1 兩組病人血脂、血壓以及血糖對比分析
表2 高脂血癥、高血壓以及糖尿病兩組病人患病情況比較研究(n、%)
臨床研究早已證實,頸動脈粥樣硬化能夠導致病人全身動脈出現(xiàn)病變最終而誘發(fā)一系列疾病,該疾病是誘發(fā)缺血性腦瘁死主關鍵最直接的因素[3]。需要指出的是,頸動脈粥樣硬化不但會誘發(fā)腦梗死,另外還是臨床中腦梗死復發(fā)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
對于老年腦梗死病人而言,其頸動脈粥樣硬化同時合并有糖尿病以及高血壓等病人和沒有伴有高血壓以及糖尿病等病人而言其發(fā)病率更高[4]。這主要是由于病人如果血壓升高就會誘發(fā)頸動脈壁壓力,導致動脈壁中膜以及內膜出現(xiàn)不斷增厚的情況。在病人血脂升高的情況下,其內皮細胞就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損傷,如此就會誘發(fā)平滑肌細胞出現(xiàn)異常增生的情況,最終導致其出現(xiàn)頸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作者單位:北京市密云區(qū)鼓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1]徐夢怡,周俊山,劉宇愷等.中青年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及其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9、組織基質金屬蛋白酶抑制劑-1、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的改變[J].臨床神經(jīng)病學雜志,2012,25(2):85-88.
[2]李巧薇,譚少華,李麗娟等.中青年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應蛋白及纖維蛋白原的關系[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5,21(13):2161-2163.
[3]楊軍,邵蕾.多層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聲聯(lián)合應用評價老年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價值[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5(12):1324-1325.
[4]張晉霞,張志勇,劉斌等.基質金屬蛋白酶-1基因多態(tài)性與老年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12(9):2381-2382,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