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征宇
(安徽省立醫(yī)院血管疝外科,安徽 合肥 230001)
人文關懷護理在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中的應用
葛征宇
(安徽省立醫(yī)院血管疝外科,安徽 合肥 230001)
目的觀察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護理中應用人文關懷護理的效果。方法隨機抽取本院收治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92例,以其中46例作為實驗組,給予人文關懷護理,剩余46例作為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護理后兩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評分情況。結(jié)果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后,實驗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各項因子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護理中,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后,可緩解患者不良心理,提升患者依從性,促進患者痊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人文關懷;護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是一種末端肢體缺血性疾病,主要引發(fā)原因為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糖尿病等與本病的發(fā)生密切相關,患者發(fā)病后,生活質(zhì)量會受到嚴重影響。臨床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時,護理十分重要,但由于傳統(tǒng)護理中并未充分重視人文關懷,因此護理效果并不理想,本院給予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護理時,應用人文關懷護理,取得滿意的護理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2例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男69例,女23例;年齡57~83歲,平均(65.1±2.7)歲;病程1個月~2年,平均(11.2±1.5)個月;單側(cè)肢體發(fā)病82例,雙側(cè)肢體發(fā)病10例;合并癥:高血壓34例,糖尿病30例,高血脂22例;有吸煙史38例,有飲酒史15例。納入標準:均符合診斷標準,對本研究知情,排除心、肺、肝、腎功能嚴重不全患者。隨機抽取46例作為實驗組,另46例作為對照組,經(jīng)比較,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實施傳統(tǒng)護理,患者入院后,進行常規(guī)宣教,并給予患者常規(guī)進行,做好手術準備,術后監(jiān)測患者病情。
1.2.2 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實施人文關懷護理,措施如下(1)培訓護理人員:組織護理人員參與以人文關懷為主題的培訓,促使護理人員充分的理解人文關懷及其護理的含義、方法等,增強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懷素質(zhì),提升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懷護理技能,同時,在培訓中注重護理人員責任心、同情心、耐心以及愛心的培養(yǎng),始終牢記護理的實施應以患者為中心,努力滿足患者的需求為落腳點[1];(2)心理護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發(fā)病后,由于下肢動脈供血情況比較差,肢體出現(xiàn)缺血,并引發(fā)疼痛,從而導致患者的睡眠、飲食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降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形成焦躁、情緒低落等不良心理,護理人員應在患者入院后,給予患者全面的心理護理,首先營造良好的病房環(huán)境,在病房中提供相對齊全的硬件設施,增強患者的歸屬感,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加之護理人員的精心照顧,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同時,護理人員給予患者各項護理操作時,應關心、體貼患者,將各項護理措施實施的必要性告知患者,并在護理中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將疾病及治療的相關知識傳輸給患者,增加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消除患者的恐懼、疑慮心理,此外,還應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在合理范圍內(nèi)給予患者熱情、周到的服務,提高患者的滿意度[2];(3)疼痛護理:護理人員給予患者護理時,需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詢問患者的痛感,安慰、鼓勵患者,降低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患者的疼痛閾值,增強患者疼痛耐受性,以多種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避免患者只注意疼痛,患者疼痛嚴重時,給予患者鎮(zhèn)痛藥物[3];(4)患肢護理:患者住院期間,護理人員幫助患者利用溫水洗腳,洗完后,用毛巾輕輕的擦干患者腳部的水,尤其是趾縫間,避免損傷患者足部皮膚,囑咐患者穿舒適、柔軟的鞋子,鞋與襪子不可潮濕,應保持干燥[4]。
1.3 觀察指標 患者出院前1d,利用SCL-90量表評價兩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評價因子包含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性、恐怖、偏執(zhí)及精神病性,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zhì)量越低。
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后,實驗組患者生活質(zhì)量各項因子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實驗組和對照組SCL-90因子評分比較
注:與實驗組相比,*P<0.05
臨床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時,護理意義重大,有利于提升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5]。護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期間,應用人文關懷護理后,在護理過程中更加注重對患者人文關懷的實施,護理人員真正的做到關心、愛護、體貼患者,以患者為中心,通過護理措施的實施,充分的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6]。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后,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可以相對愉悅的心情面對并接受治療,并在治療期間積極的配合醫(yī)護人員,促使治療及護理的順利實施,同時,疼痛護理及患肢護理的實施可減少患者的痛苦程度,促進患肢行走功能的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7-8]。
綜上所述,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護理中應用人文關懷護理后,可進一步提高護理質(zhì)量,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并提升患者生活質(zhì)量。
[1] 古麗娜·阿黑,熱米拉,唐英.65例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的護理策略[J].新疆醫(yī)學,2012,42(12):117-119.
[2]沈英.人性化護理對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術后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4,(12):113-114.
[3]平秀琴.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圍手術期的護理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17):3518.
[4]黃曉暉,鄭碧環(huán).Orem自理模式在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介入術后護理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1,(06):28-29.
[5]張琳娜,侯艷玲,左桂芝,等.延續(xù)護理在介入治療下肢閉塞性動脈硬化癥患者康復中的應用[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4,25(02):191-193.
[6]肖秋香,張志成,歐陽英,等.分期同步護理在急性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18(17):1-3.
[7]曹振敏,南桂英,朱迎春.循證護理在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患者中的應用[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3,7(06):688-689.
[8]周暑泉.周圍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J].青海醫(yī)藥雜志,2013,36(01):49.
10.3969/j.issn.2095-9559.2017.05.063
2095—9559(2017)05—3423—02
2016-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