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娜
(長春市康寧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200)
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高頻)對精神分裂癥難治性陰性癥狀的臨床治療分析
張維娜
(長春市康寧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200)
目的對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對精神分裂癥難治性陰性癥狀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探究。方法選取我院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癥難治性陰性患者4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例。對觀察組患者實行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進行治療,對對照組患者實行假的刺激治療方案,并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觀察和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較好,癥狀改善時間和總住院時間較短,不良反應出現(xiàn)的情況較少。結論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在精神分裂癥難治性陰性癥狀的臨床治療中成效較為明顯。
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臨床治療
我國現(xiàn)階段的醫(yī)療技術雖已取得重大進展,但在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治療中,還是會有很多治療不徹底的現(xiàn)象產(chǎn)生,特別是難治性陰性癥狀最為常見。伴有精神分裂癥難治性陰性癥狀的精神病患者精神衰退,生活質量得不到保證,對整個家庭都造成了較大的影響[1]。近年來,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已被逐漸應用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本文結合我縣醫(yī)院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實例,對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對精神分裂癥難治性陰性癥狀的臨床效果進行探究,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癥難治性陰性患者4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例。其中觀察組男11例,女9例,年齡19~63歲,平均(39.3±1.3)歲,換精神分裂癥時間2~10 a,平均(5.4±0.5)a;對照組有男12例,女8例,年齡18~62歲,平均(39.4±1.1)歲,患精神分裂癥時間2~12 a,平均(5.1±0.6)a。本研究數(shù)據(jù)中兩組患者的年齡、患病時間、性別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采用10 Hz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進行治療,主要治療部位為患者左側前額葉背外側皮質。治療時間為一個月,每星期治療五天,每天治療20 min,共刺激25個序列,每個序列持續(xù)時間為2 s,間隔1 min[2]。對照組則采用假刺激方案進行治療。
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精神癥狀的改善時間、總的住院時間、臨床治療效果和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情況,對其進行對比分析。
臨床治療效果共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種情況。顯效指的是患者癥狀徹底消失,可以正常與他人交流勾通,思想意識清醒;有效指的是患者癥狀有明顯的好轉,思想意識狀況有明顯的改善,可以與他人進行基本的交流;無效則指的是患者癥狀沒有好轉跡象,思想意識模糊,無法與他人溝通[3]。
由表1可見,觀察組患者在接受治療(19.75±3.14)d之后精神癥狀明顯得到改善,該組患者的總住院時間為(14.46±2.52)d;對照組患者在接受治療(12.61±2.19)d之后精神癥狀相比之前得到一定的改善,該組患者的總住院時間為(7.35±2.04)d。兩組患者的精神癥狀改善時間和總住院時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的精神癥狀改善時間和總住院時間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的精神癥狀改善時間和總住院時間對比(±s)
組別 n 精神癥狀改善時間 總住院時間觀察組對照組P 20 20 19.75±3.14 12.61±2.19<0.05 14.46±2.52 7.35±2.04<0.05
觀察組患者在接受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治療之后,有8例患者的精神分裂癥難治性陰性癥狀治療顯效,10例患者治療有效,2例患者治療無效,該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0%;對照組患者在接受假刺激治療后,有5例患者精神分裂癥難治性陰性癥狀治療顯效,9例治療有效,6例治療無效,該組臨床治療有效率為70%。如表2所示,兩組患者的精神分裂癥難治性陰性癥狀臨床治療效果有明顯的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的精神分裂癥難治性陰性癥狀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n(%)]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典型的精神科疾病,我國每年都有很多精神病患者飽受精神分裂癥的折磨。傳統(tǒng)臨床醫(yī)學采取的藥物治療對精神分裂癥癥狀緩解雖然有一定的療效,但對于伴有難治性陰性癥狀的精神分類癥患者來說,藥物治療容易產(chǎn)生副作用,而且治療療效不是十分明顯。作為一種無創(chuàng)無痛的臨床治療方式,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現(xiàn)已被逐漸應用于精神分裂癥難治性陰性癥狀的臨床治療中。
本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對精神分裂癥難治性陰性癥狀的臨床治療輔助作用較大,值得當代臨床推廣應用。
[1] 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分會. 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M].第3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75-176.
[2] 劉 銳,王繼軍,劉 顥,等.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治療對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影響的對照研究[J].上海精神醫(yī)學,2009,20(15):257-258.
[3] 張志娟,張新凱,李 惠,等.重復經(jīng)顱磁刺激對慢性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的療效[J].中國康復,2012,27(3):227-228.
R749.3
B
ISSN.2095-8242.2017.48.9381.02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