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吳 巖
合作社風采
惠駿山茶油:靠質量贏得市場
■ 文 / 吳 巖
“聚力強社”合作社系列報道二十一
惠駿山茶油可分為紅花、白花兩大類,油茶樹不施農藥、化肥,生產的茶油色澤金黃或淺黃,氣味清香,為天然食用、保健植物油。
廣東省廣寧縣惠駿油茶專業(yè)合作社的白花茶樹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廣東省廣寧縣潭布鎮(zhèn)山多樹多,林地資源優(yōu)勢明顯。依靠資源優(yōu)勢,廣寧縣惠駿油茶專業(yè)合作社理事長吳惠沖帶領當?shù)剞r戶種植油茶種出了名堂。
在廣寧縣潭布鎮(zhèn)的公路兩邊,會看到路邊山上有著高低不一的樹木,其中在山腰間郁郁蔥蔥最醒目的就是油茶樹。
不僅在潭布鎮(zhèn),在廣寧縣的其他地區(qū)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農戶加入油茶種植的隊伍,靠種植油茶走上了致富道路。原來廣寧縣種植油茶僅1萬畝,如今已經發(fā)展到15萬畝。
對于油茶產業(yè)的發(fā)展,吳惠沖充滿了信心。他說:“油茶樹種在山上,雀鳥多,人雀合作形成了原生態(tài)生產環(huán)境,不用打藥。”在人們越來越關注食品安全的今天,好的產品會獲得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
惠駿油茶合作社目前擁有成員500多戶,種植基地3000多畝,年產干茶籽約40萬斤,產值約400萬元;此外,合作社還種植番薯,產值與油茶相當。
7月中旬,當《中國農民合作社》記者聯(lián)系吳惠沖采訪時,正值“廣寧十大旅游手信”評選活動火熱進行中,惠駿牌茶油也參與其中,從參選的過程來看,合作社獲得的票數(shù)一直位列前茅。最終,高票當選“廣寧十大旅游手信”稱號,并獲金獎。
“廣寧十大旅游手信”評選活動由肇慶市旅游局指導,廣寧縣旅游局、廣寧縣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共青團廣寧縣委員會主辦。該活動吸引了眾多企業(yè)參與,最終選定包括廣綠玉、廣寧八寶、竹筍、茶油等37個產品進行參評,多達43萬市民網絡投票,能在此次活動中獲獎實屬不易。
吳惠沖認為,參加此次活動的意義在于,讓更多的人了解合作社的產品,同時還可以和其他企業(yè)學習交流,有助于以后的產業(yè)發(fā)展和產品升級。
其實,在吳惠沖的辦公室里,掛滿墻壁的是各種證書:全國產品質量消費者滿意品牌、廣東省名牌產品、肇慶市十大特色農產品、綠色食品證等。
獲得了如此多的證書,那么惠駿茶油到底是一個怎么樣的產品呢?《中國農民合作社》記者了解到:惠駿山茶油可分為紅花、白花兩大類,油茶樹不施農藥、化肥,生產的茶油色澤金黃或淺黃,氣味清香,為天然食用、保健植物油。
打開“廣貨網上行”廣寧網商一條街網站,就可以找到惠駿山茶油的店鋪,在店鋪中很明顯的位置就可以看到,2瓶500ml的全精煉山茶油的售價是230元,2瓶500ml的半精煉山茶油的售價是138元,其中比較便宜的是1瓶250ml的半精煉山茶油,售價是38元。
從以上信息可以得知,惠駿茶油質量好,價格賣得也不錯。其實,關于惠駿茶油還有很多方面需要了解,包括其發(fā)展壯大。
廣寧縣地處廣東省中西部,位于北江支流綏江中游,是廣東省重點林區(qū)和首批林業(yè)生態(tài)縣,森林茂密,林業(yè)資源豐富,是國家級自然生態(tài)保護區(qū),遠離污染,有天然氧吧之稱。這里盛產油茶,“廣寧大果紅花油茶”是這里特有的品種,在當?shù)匾延猩锨甑姆N植歷史。
然而,在吳惠沖剛剛來到廣寧縣時,油茶都是農戶自己種,自己加工,由于工序不規(guī)范,農戶自己榨出來的茶油味道苦澀難以入口,當時一斤茶油才賣幾元錢,很多消費者都不愿意購買,銷路一直是纏繞在農戶心頭的大難題。
當時到廣寧縣了解情況后,吳惠沖有了自己的想法。他認為,這里茶油產業(yè)的根本問題就是質量問題,只要解決好這個問題,這里的茶油一定會有市場。
經過三年的實地調查和研究,吳惠沖不斷翻山越嶺找油茶,一路摸著石頭過河,慢慢積累種植經驗,并于2008年掛牌成立了廣寧縣惠駿食品有限公司。
山茶油的制作是一個繁瑣的過程,從茶籽收購、分揀、過濾到脫脂壓榨,都需要耐心細致。吳惠沖來到廣寧建茶油加工廠后,從茶籽開始把關,在加工的過程中運用科技進行提純,去除雜質與油煙味,同時不用任何添加劑,不僅質量達到了保證,味道也得到了改善。隨著質量的提升和味道的改善,惠駿山茶油很快成為熱銷產品。隨著被認證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惠駿茶油也得到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并逐漸成了珠三角及其他一些地區(qū)的健康產品,同時山茶油的身價也扶搖直上。
廣東省廣寧縣惠駿油茶專業(yè)合作社的紅花茶樹
市場好了,原本一直作為副業(yè)存在的油茶種植開始進入人們的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當?shù)氐娜碎_始專業(yè)種植油茶。據報道,當時排沙鎮(zhèn)橫坑村的農戶江淦釗所種植的油茶面積超過10畝,僅2011年凈收入就超過6萬元,成為當?shù)剞r民羨慕的油茶種植能手。
為了讓茶油產業(yè)規(guī)范發(fā)展,2012年吳惠沖帶頭發(fā)起成立了廣寧縣惠駿油茶專業(yè)合作社。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經營,主要負責油茶的種植、生產、加工和銷售,同時為成員提供所需的生產資料,以及市場信息、技術信息和科技信息。
合作社的成立,進一步保障了油茶的質量,降低了生產成本,不過也讓吳惠沖感到壓力增大,他知道只有茶油產業(yè)持續(xù)發(fā)展,成員和農戶才能穩(wěn)定增收,而要實現(xiàn)這一切就要讓產品變得更健康。
2014年,吳惠沖申報了山茶油活性物質角鯊烯含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與開發(fā)應用項目。角鯊烯存在于油類中,是一種提高免疫力、抗衰老、抗疲勞的物質。為了探究角鯊烯含量的保持方法,吳惠沖很早就指導團隊投入其中,歷時近十年研究角鯊烯在食用油中的保存時間和影響。
吳惠沖說,2014年這個項目還獲得了廣東省輕工業(yè)協(xié)會科學技術優(yōu)秀獎,如今進展順利,“做這些研究都是為了生產出健康的油”。吳惠沖表示,下一步還會在健康油方面加大投入。
在種植油茶的過程中,吳惠沖還引入了番薯讓成員種植,合作社種植番薯的收入已經與茶油相當。如今,合作社正準備延伸產業(yè)鏈,計劃投資500萬元發(fā)展番薯深加工項目,生產系列產品。2016年已經著手,現(xiàn)已投資200多萬元。吳惠沖補充說,合作社種植的番薯正在申請地理標志。
勿忘初心,方得始終。吳惠沖表示,合作社一定會讓番薯產品成為質量好、品質高、消費者信得過的好產品。當初進入茶油行業(yè)的時候就是想加工出質量好的茶油,如今合作社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產品也越來越豐富,但合作社始終都不會忘記的一點,就是產品的質量永遠都是第一位的。只有這樣,才能把產品的品牌做大做強,當?shù)剞r戶也才能夠借助相關產業(yè)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