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蓮
產房風險評估在產科護理中效果分析
●黃雪蓮
目的:觀察產房風險評估應用于婦產科護理中的臨床效果。方法:以我院婦產科收治的114例孕婦作為本次研究主體,所選取的病人均為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依據不同病人的不同入院時間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57例,對照組產婦全部接受常規(guī)護理,而所有實驗組病人則全部接受產房風險評估,分析研究兩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和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實驗組產婦在護理工作滿意度以及自然分娩率等兩個方面均要比對照組更優(yōu),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產房風險評估應用于婦產科護理中的臨床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提升病人的滿意率以及自然分娩率,可以推廣。
產房風險評估;婦產科;臨床效果;滿意率
婦產科是臨床科室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科室,承擔著為產婦生產和治療多種婦科疾病的重擔[1]。但是,各大醫(yī)院在婦產科護理過程中存在部分風險,相關風險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患者的順利治療?;诖?,本文作者通過分析我院婦產科收治的114例孕婦,探討產房風險評估應用于婦產科護理中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以我院婦產科收治的114例孕婦作為本次研究主體,所選取的病人均為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依據不同病人的不同入院時間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57例。納入標準:(1)知情下參與本次研究者;(2)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研究通過。排除標準:(1)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2)意識障礙者;(3)合并嚴重心血管疾病者。對照組組患者的年齡在22.3~35.5歲,平均年齡為(23.90±5.55)歲;體重在42.4~70.1kg,平均體重為(56.25±10.05)kg。對照組患者的年齡在22.2~35.7歲,平均年齡為 (23.95±5.52)歲 ;體重在 42.3~70.2kg,平均體重為 (56.25±10.04)kg。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平均年齡、平均體重等)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方法,包括建立檔案、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干預等相關基礎性的護理干預。
1.2.2 實驗組
實驗組在對照組上應用風險控制和人性化護理方法,具體如下:
風險控制。首先,對院內的體制管理缺陷實施分析;其次對業(yè)務能力缺陷實施探討與研究。提高護理工作人員的基本護理技能,對護理工作人員的技能加以培訓,再詳細講解婦產科護理過程中的常用技能。婦產科可以要求一些資深的護士長來演示護理過程中的具體操作,從而切實提高護理工作人員的專業(yè)技能。其次,加強護理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婦產科科室應該積極組織護理人員進行責任意識的講座,說明清楚負責是護理人員的必備職業(yè)道德之一,與此同時加強對護理糾紛事件的處理。最后,合理配置好相關護理資源。婦產科科室應該要求具有豐富經驗且具有高超技術的人員分配到各個小組之中,而不是扎堆在一個組中,從而指導年輕護理人員能夠更快熟悉自身的工作,廣泛降低護理安全風險系數。人性化護理干預模式?;颊咴谌朐簳r,護理人員要調查好患者的實際情況,再制定好合理的護理方案,護理方案在制定時需要留有一定的空間,方便日后加以具體調整。基于此,將護理工作和治療工作緊密結合在一起。對于分娩產婦而言,需要根據其自身狀況來做好飲食計劃、相關注意事項等,再為后續(xù)的相關工作奠定基礎。在開展護理工作過程中,將心理護理貫穿始終。積極穩(wěn)定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向患者詳細介紹治療的具體實踐和康復之后的相關計劃,積極鼓勵患者使用合理的方式來排解壓力、緩解焦慮和緊張情緒等。除此之外,護理工作人員還要和患者的家屬進行積極溝通,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廣泛加大患者的依從性。
通過使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此次研究的產婦實施滿意度分析研究,調查滿意度涵蓋護理質量、護患關系、專業(yè)素養(yǎng)以及應急處理等。滿意度分成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對應的得分標準是大于等于90分,60分-90分以及小于60分。同時對比分析兩組病人的分娩方式。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值檢驗,P<0.05時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如下表1所示,實驗組病人滿意率明顯比對照組更高,兩組數據差異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比較研究(n、%)
如下表2所示,實驗組病人的自然分娩率明顯比對照組更高,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分娩方式比較研究(n、%)
在產科患者的相關護理中,應用風險控制方法和人性化管理方法能夠廣泛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總滿意度評分,積極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2]。婦產科護理的主要對象是孕婦,孕婦的護理會發(fā)生或多或少的風險事件,應用風險控制措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不良事件的出現,從而積極促進患者能夠早日恢復健康。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積極的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通過人文護理方式來積極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tài),發(fā)放相關注意手冊,從而能夠讓患者更為積極地了解自身身體狀況[3]。
(作者單位: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東五病區(qū)產房)
[1]歐少玲.風險管理在產房護理中的應用及對護理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4):97-98.
[2]麥細賢,趙紅蓮,周嘉燕等.產房護理中風險管理的應用價值探討[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5,(20):3088-3089.
[3]鄒衛(wèi).探析加強產房風險管理對于降低產房風險的意義[J].當代醫(yī)學 ,2017,23(14):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