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
初產婦采用分娩球配合自由體位助產的臨床效果觀察
●李越
目的:分析分娩球配合自由體位在初產婦助產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100例醫(yī)院產科收治的60例使用分娩球配合自由體位的產婦作為觀察組,再選取同時段60例采用傳統(tǒng)體位分娩的產婦作為對照組。分娩結束后使用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以及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觀察產婦的疼痛狀況和焦慮狀況,觀察兩組產程、產后2h出血量、會陰損傷程度以及新生兒評分差異。結果:觀察組的VAS評分和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60例產婦35例會陰一度裂傷,16例二度裂傷,4例三度裂傷,5例會陰完整;對照組60例產婦25例會陰一度裂傷,25例二度裂傷,10例三度裂傷,觀察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在第一產程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但在第二、第三產程和新生兒Apgar評分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分娩球配合自由體位能夠有效緩解產婦的疼痛和焦慮水平,縮短第一產程的時間,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初產婦;分娩球;自由體位
仰臥位是現(xiàn)代大部分產科采用的體位,該體位能夠便于陰道檢查、胎心檢測和胎位檢查等,同時能夠觀察產程變化和接生,但是其也會使得骨盆的可塑性受到限制,增加胎兒娩出的阻力,增加產婦的疼痛感,增加產程時間[1]。分娩球能夠伸展骨盆肌肉,并且能夠幫助產婦調整姿勢,保持平衡感,提高產婦對軀體的控制感。自由體位能夠促使分娩的順利進行,并且符合產婦的生理心理要求。因此,文章主要針對分娩球配合自由體位在初產婦助產中的臨床效果展開分析,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100例醫(yī)院產科收治的60例使用分娩球配合自由體位的產婦作為觀察組,再選取同時段60例采用傳統(tǒng)體位分娩的產婦作為對照組。觀察組60例產婦年齡為21~32歲,平均為(26.5±2.3)歲;體重為45~65kg,平均為(53.6±3.6)kg。對照組60例產婦年齡為20~33歲,平均為(25.9±2.1)歲;體重為46~68kg,平均為(52.5±3.5)kg。本次研究入選標準:①單胎、頭位、足月的初產婦;②無妊娠并發(fā)癥,有較好的表達能力。排除標準:胎膜早破、四肢無法自主活動、精神疾病、使用催產素的產婦。兩組在一般資料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觀察組采取分娩球和自由體位助產,具體措施為:若產婦選擇坐位,可以坐在分娩球上輕輕晃動盆骨做圓周運動;若保持直立位置,可以將分娩球放在床上,雙手抱住分娩球,并將頭靠在球上;若產婦選擇跪資,可以將墊子放在地上,讓產婦跪在墊子上,并將分娩球放在墊子上,讓產婦抱住分娩球;若產婦選擇蹲位,可以將分娩球靠緊墻,產婦則靠在球上。分娩球的大小以及產婦選擇的姿勢可以根據(jù)需求進行調整。
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臥位或半臥位分娩。
分娩結束后使用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以及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觀察產婦的疼痛狀況和焦慮狀況,觀察兩組產程、產后2h出血量以及新生兒評分差異。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值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X2值檢驗,P<0.05時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VAS評分和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疼痛、焦慮評分比較
觀察組60例產婦35例會陰一度裂傷,16例二度裂傷,4例三度裂傷,5例會陰完整;對照組60例產婦25例會陰一度裂傷,25例二度裂傷,10例三度裂傷,觀察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
觀察組在第一產程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但在第二、第三產程和新生兒Apgar評分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分娩結局比較
分娩球柔軟的表面能夠給產婦的會陰部和腰部起到按摩和支撐的效果,能夠緩解產婦的壓力。當產婦坐在球上時,軀體的感覺神經進行反射,從而轉移了產婦的注意力,能夠緩解患者對疼痛信號的接受;此外,有研究指出,與平臥位相比,直立位能夠換緩解產婦腰背部的疼痛,而分娩球則能夠幫助產婦保持直立姿勢[2]。分娩球與自由體位的配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在家屬或配偶的共同參與,幫助產婦按摩軀體并鼓勵產婦,能夠給予產婦心理上的安慰。分娩過程中來自家屬的支持,尤其是配偶的支持,能夠有效緩解疼痛,減少鎮(zhèn)痛藥物的使用,為產婦提供良好的分娩體驗[3]。因此,筆者認為要充分利用分娩球在緩解產婦疼痛中的效果,讓產婦自由、舒適的接受新生兒的到來。首先需要根據(jù)產婦的意愿選擇不同的體位,鼓勵產婦活動,產婦能夠自主選擇胎心監(jiān)護;分娩球的使用能夠緩解產婦腰背部的疼痛,從而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行為,從而提升對分娩的控制感。隨著疼痛的下降,產婦的焦慮抑郁感也會隨之下降。因此,在臨床實踐活動中,產科人員需要突破傳統(tǒng)的分娩模式,給予產婦更多的選擇,遵循個性化指導原則,讓產婦積極參與自己的分娩活動,提升分娩控制感,從而促進順產。
本次研究觀察中,觀察組的VAS評分和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60例產婦35例會陰一度裂傷,16例二度裂傷,4例三度裂傷,5例會陰完整;對照組60例產婦25例會陰一度裂傷,25例二度裂傷,10例三度裂傷,觀察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在第一產程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但在第二、第三產程和新生兒Apgar評分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分娩球配合自由體位能夠有效緩解產婦的疼痛和焦慮水平,縮短第一產程的時間,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作者單位: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東五病區(qū)產房)
[1]厲躍紅,吳娜,莊薇等.分娩球配合自由體位助產對初產婦產痛、分娩控制感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9):793-796.
[2]顧倩,吳娜,莊薇等.初產婦采用分娩球配合自由體位助產的體驗[J].護理學雜志,2013,28(10):10-12.
[3]王長輝.分娩球聯(lián)合自由體位與常規(guī)護理在初產婦助產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對比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5,34(16):2485-2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