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悅
21世紀以來我國羽毛球運動研究熱點分析
史 悅
運用文獻資料法等研究方法對21世紀以來我國羽毛球運動研究進行回顧。研究主要結論有:2000-2016年羽毛球科研論文數量整體上呈現出波浪式增長趨勢;羽毛球科研論文的作者共有136人,其中程勇民、戴金彪等8人為核心作者;上海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廣州體育學院、沈陽體育學院是我國羽毛球研究的主要機構;我國羽毛球運動研究熱點集中在競技羽毛球方面。
21世紀;羽毛球運動;研究熱點
1.1 研究對象
21世紀以來我國羽毛球運動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知網進行檢索,檢索式為“期刊=CSSCI,年=2000-2016,主題詞=羽毛球”,共檢索到文獻221篇,其中有效文獻103篇,將有效文獻導出并保存。
1.2.2 數理統(tǒng)計法
對搜索到的103篇學問論文進行歸納整理,運用CitespaceIII軟件對其進行相關分析。
2.1 羽毛球科研論文年代分布情況
圖一為羽毛球科研論文的年代分布圖,從圖中可以看出2000-2016年羽毛球科研論文數量整體上呈現出波浪式增長趨勢。2000-2004年(萌芽階段):該階段21世紀以來羽毛球科研論文數量較少的年代,2000年和2002年發(fā)文數量為4篇。2005-2009年(快速發(fā)展階段):自2004年發(fā)文量為0后,2005年的發(fā)文量激增到7篇,該階段發(fā)文量數量整體上呈現出增長趨勢,出在2006年有小幅度下降外,在2009年發(fā)文量第一次達到峰值。2010-2015年(穩(wěn)步發(fā)展階段):該階段羽毛球科研論文的數量在9篇上下起伏,整體上較為平穩(wěn),沒有出現大的波動,在2012年羽毛球科研論文的數量達到了21世紀以來的第二次峰值,從上述兩次峰值出現的年代可以看出,羽毛球科研論文的發(fā)文量與奧運會等重大賽事的舉辦有密切的關聯(lián)。
2.2 羽毛球科研論文作者分析
從圖二中可以看出羽毛球科研論文的作者共有136人,作者間的連線共有75條,這說明各作者間共發(fā)生了75次的合作研究。多數作者在進行羽毛球科研論文的研究時以單獨研究為主,少數作者間形成了小型規(guī)模的合作研究網絡,其中以程勇民為中心形成的合作研究網絡最大且最具代表性,其次是以戴金彪為中心形成的合作研究網絡,除此之外,其他合作網絡在科研成果的數量及規(guī)模上均不及上述兩個合作研究網絡。
圖一 羽毛球科研論文年代分布圖
圖二 作者圖譜
圖三 核心作者圖譜
表1 核心作者發(fā)文量情況
2.3 羽毛球科研論文機構分析
從圖四中可以看出,上海體育學院、廣州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和沈陽體育學院是我國羽毛球科研的主要機構。對各機構發(fā)文量統(tǒng)計后得到表2,從表中可以看出上海體育學院以19篇的發(fā)文量排名第一,占總數的18.4%,北京體育大學以9篇的發(fā)文量排名第二,占總數的8.7%,廣州體育學院以8篇的發(fā)文量排名第三,占總數的7.8%,沈陽體育學院以6篇的發(fā)文量排名第四,占總數的5.8%。上述機構均為專業(yè)體育學院,由此可以看出體育院校是我國羽毛球研究的主要機構,除此之外一些綜合性大學也投入到羽毛球的研究中來,如上海大學、浙江大學分別以2篇的發(fā)文量排名第7,占總數的1.9%,綜合性大學的科研水平及條件均能滿足研究的需要,這有利于羽毛球運動更深層次的研究。從各機構的地理位置分布狀況可以看出,機構多集中在經濟發(fā)達的一線城市、沿海城市,機構分布不均衡。
2.4 研究熱點分析
2.4.1 關鍵詞分析
“當兩個關鍵詞同時出現在一篇文獻中時,就稱這兩個關鍵詞存在共現關系,關鍵詞共現頻次越多,表明它們研究的主題以及關系越密切,可以揭示某一領域學術研究現狀、發(fā)展過程以及研究熱點趨勢等”。從圖5中可以看出關鍵詞共有184個,對關鍵詞的頻次統(tǒng)計后得到表3。從表3中可以看出高頻關鍵詞有羽毛球(63次)、羽毛球運動員(7次)、技戰(zhàn)術(5次)、運動員(5次)、競技體育(4次)、訓練(4次)、優(yōu)秀羽毛球運動員(3次)、男子雙打(3次)、優(yōu)秀運動員(3次)等,從上述高頻關鍵詞可以看出羽毛球運動的研究多以競技羽毛球為主,研究對象也多為優(yōu)秀運動員、技戰(zhàn)術等,少部分研究從后備人才、青少年為切入點進行,而在研究對象的性別上以男運動員為主。有高頻關鍵詞可以看出羽毛球運動研究的分布不均衡,各學者應加強群眾性羽毛球及校園羽毛球等方面的研究。
圖四 機構圖譜
表2 機構發(fā)文量情況
(注:%是占總數103的百分比)
圖五 關鍵詞圖譜
表3 關鍵詞頻次情況
2.4.2 中心度分析
“中心度的大小是指在共現網絡中通過該節(jié)點的任意最短路徑的條數,是網絡中心節(jié)點在整體網絡中所起鏈接作用大小的度量,中心度越大的節(jié)點越能成為網絡的中心關鍵節(jié)點”。從表3中可以看出關鍵詞的頻次與其中心度之間沒有線性關系,將關鍵詞按中心度排序后得到表4,從表中可以看出高中心度關鍵詞有羽毛球(0.09)、運動員(0.04)、男子雙打(0.03)、技戰(zhàn)術(0.02)、女子單打(0.02)、優(yōu)秀羽毛球運動員(0.02)、羽毛球運動員(0.01)等,高中心度關鍵詞在次印證了羽毛球運動研究的熱點集中在競技羽毛球方面。
表4 關鍵詞中心度情況
1.2000-2016年羽毛球科研論文數量整體上呈現出波浪式增長趨勢。
2.羽毛球科研論文的作者共有136人,其中程勇民、戴金彪、戴勁、魏勇、王樹明、劉宇、章建成、盧志泉等8人為核心作者。
3.上海體育學院、北京體育大學、廣州體育學院、沈陽體育學院是我國羽毛球研究的主要機構。
4.我國羽毛球運動研究熱點集中在競技羽毛球方面,有關群眾性羽毛球、校園羽毛球方面等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強。
[1] 張孝亭.“回合-情境”教學思路在羽毛球對抗情境中運用效果的理論闡釋[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4,(5):104-109.
[2] 肖艷光,謝玉,羅湘林.2007-2012年我國陽光體育科研論文的計量分析[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3,33(3):124-128.
[3] 羅艷蕊,王建珍,季瀏.我國體質研究狀況的知識圖譜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3,47(3):63-66.
[4] 王占坤,陳華偉,唐聞捷. 21世紀初以來我國公共體育服務研究回顧與展望:基于文獻計量學和科學知識圖譜分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5,27(2):109-115.
AnalysisonResearchHotspotonBadmintoninChinasinceTwenty-firstCentury
Shi Yue
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review the researches on badminton in China since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total number of scientific thesis on badminton is increasing in a wave mode between 2000 and 2016; there are 136 related authors with 8 core journal authors such as Cheng Yongmin and Dai Jinbiao; the main research institutes includ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 and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 the hotspot of badminton research focuses on competitive badminton.
Twenty-first Century; badminton; research hotspot
G847
A
1005-0256(2017)10-0079-3
史悅(1991-),女,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
河南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Sport School of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Henan, China.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1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