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翅鴻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企盼教師上課了,那就很快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可以結(jié)合先進的教學設備,用好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各種資源,想方設法用豐富多彩的方法取代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形式,使課堂趣味盎然!
一、故事激趣—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
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能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它如春雨點點,滋潤著幼苗成長。有一段時間,我了解到我們班有一部分學生沉迷網(wǎng)絡游戲,就用訓練學生寫讀后感的機會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讓大家討論,課后完成一篇讀后感。故事:有三只獵狗追一只土撥鼠,土撥鼠鉆進了一個樹洞。這個樹洞只有一個出口,可不一會兒,居然從樹洞里鉆出一只兔子,兔子飛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樹。兔子沒站穩(wěn),摔了下來,砸暈了正仰頭看的三只獵狗,最后,兔子終于逃脫了。
最后故事講完,我問:“這個故事有什么問題嗎?”學生七嘴八舌地說:“兔子不會爬樹?!薄耙恢煌米硬豢赡芡瑫r砸暈三只獵狗。”“還有嗎?”我繼續(xù)問道。直到學生再也找不出問題。這時我說:“可是還有一個問題,你們都沒有想到,土撥鼠哪去了?”我的一句話,一下子將學生的思路拉回獵狗追尋的目標上——土撥鼠。我繼續(xù)和學生們一起討論:因為兔子的突然冒出,讓我們的思路在不知不覺中偏移了方向,土撥鼠在我們頭腦思維中自然消失。緊接著,我繼續(xù)借題發(fā)揮:“在追求人生目標的過程中,我們有時也會被途中的細枝末節(jié)和一些毫無意義的瑣事分散了精力、擾亂了視線,以致中途停頓下來,或是走上岔路,而放棄了自己原先追求的目標。同學們,不要忘了時刻提醒自己,‘土撥鼠哪去了?自己心中的目標哪去了?”
這次寫作,涌現(xiàn)了不少好文章。在評講作文時,我又聯(lián)系學生實際,提出一些現(xiàn)象,讓大家討論,以統(tǒng)一思想。就這樣把一些沉迷網(wǎng)絡游戲的學生拉了回來,收到了教書育人的效果。
二、點贊激趣—培養(yǎng)學生的質(zhì)疑力
教師要善于尋找學生閃光點,并加以點贊,讓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經(jīng)久不衰。例如,教學語文S版五年級下冊《居里夫人的三克鐳》,這篇課文的生字雖不多,但有幾個很特殊,“鐳”字,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三克鐳”這個搭配,有些學生不知道怎樣組詞,我讓學生組成小組討論,但還是解決不了。學生就向我質(zhì)疑,我便引導:“誰知道‘鐳字怎么組詞嗎?”這時有兩個學生舉手,其中一個學生說可以是“鐳元素”,另一個學生說是“鐳療”?!罢姘簦∧銈兪窃趺粗赖??”他們兩個不約而同地說是昨天查字典知道的。多棒呀!昨天備課的時候,剛好查過字典,這個“鐳”字就可以這樣組詞,于是當即表揚他們是愛學習的孩子。在這一問一答中,學生不但掌握了知識,還懂得了學習要自覺,不懂的問題可以查字典、詞典。
三、歌謠激趣—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力
小學生普遍喜歡歌謠,編知識順口溜給他們背誦,可以加深記憶。如,教學中講到“戍、戌、戊、戎”這四個字時,學生困惑了,普遍說難分辨、難記憶。這時我馬上給出了一個順口溜:
點戍(shù)橫戌(xū)戊(wù)中空,十字模樣便是戎(róng)。這喜聞樂見的兩句順口溜,“驅(qū)散愁云”,皆大歡喜。
四、啟思激趣—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力
教學語文S版五年級下冊《提燈女神》這篇課文時,我故意找些最簡單、最不起眼的語句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如課文介紹南丁格爾不怕霍亂傳染,深入貧民窟這件事,我就跟學生說:“從中可看出南丁格爾品性善良,愿意幫助貧民?!贝藭r有個學生馬上說:“老師,我覺得這個不是善良不善良的問題,霍亂是傳染病,一不小心可是會被傳染的。”
“南丁格爾應該不知道吧?”我說。
“不可能,她是護士,她肯定是知道的。”一個學生說。
“既然她知道,她為什么要去?”我說。
“因為她喜歡護理事業(yè)呀!”一個學生說。
“因為她喜歡護理事業(yè)勝過自己的生命!”另一個學生說。
“因為她熱愛人民!”又一個學生說。
看, 我在教學時故意和學生討論簡單的語句,學生就會把我當作同學,和我一起在小組內(nèi)及時討論,使答案一步步趨向完美,使主人翁的精神一點點得到滲透。而這些正是課文要求學生感悟和理解的內(nèi)容。
“故意說錯”,也是激起學生討論的一個辦法。課文中講:克里米亞戰(zhàn)爭中南丁格爾細心照料傷病員。于是我便提出一個問題:“從中可以看出南丁格爾是一個怎樣的人?”接著,我故意說:“這個問題還不簡單?!不就說明南丁格爾喜歡護理事業(yè)嗎!”此時,班上有好幾個學生開始竊竊私語。我抓住機會及時提問:“有什么不同意見嗎?”
“老師,在戰(zhàn)爭中照顧傷病員不會很危險嗎?”
“說明南丁格爾不怕死。”
“喜歡護理事業(yè),不一定就要到戰(zhàn)場上去呀,我覺得可以看出南丁格爾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p>
“老師,南丁格爾為了護理事業(yè)不顧自己的生命,是個大公無私的人!”
真棒!我?guī)ь^鼓掌。這樣學生已經(jīng)將我要講的幫我講好。因此,我覺得在教學中要轉(zhuǎn)變觀念,把自己當作學生的同學,在師生的互動中,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能動性,讓學生在自主閱讀中學習方法、豐富經(jīng)驗,提高閱讀課文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作者單位:廣東省平遠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