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摘 要:心理咨詢事業(yè)正飛速發(fā)展,很多心理學家都提出心理咨詢師人格與技術并重,甚至超越技術的觀點。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擁有先天適合心理咨詢這一職業(yè)的人格特征。因此,文章先就修辭人格進行解釋與闡述,后就咨詢師人格對心理咨詢的意義進行總結,提出了利用修辭人格來彌補實際人格的不足,并且就如何通過修辭人格來提高咨詢師人格吸引力進行了闡述,最后進行了現(xiàn)狀分析與反思。
關鍵詞:修辭人格;心理咨詢;人格;技術
中圖分類號:G4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9-0026-02
近年來對心理咨詢師培養(yǎng)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心理咨詢師人格特質(zhì)的培養(yǎng)與塑造越來越受到重視。然而,擁有穩(wěn)定特質(zhì)的人格,并不是能夠輕易就改變的。在修辭學中,修辭學學者提出了“修辭人格”這一名詞。為了幫助演說者通過其表現(xiàn)來影響和調(diào)動受眾者,可以利用修辭人格來彌補其實際人格的不足,從而達到演說的目的。這一過程和心理咨詢其實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因此,在對心理咨詢師進行培養(yǎng)的過程中,構建符合心理咨詢師人格特質(zhì)的修辭人格,就表現(xiàn)出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修辭人格的定義與來源
1. 修辭人格與人格的區(qū)別
人格(personality)屬于心理學范疇,它是人類獨有的、由先天獲得的遺傳素質(zhì)與后天環(huán)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代表人類靈魂本質(zhì)及個性特點的性格、氣質(zhì)、尊嚴、魅力等的綜合體。而修辭人格(ethos)則是來源于修辭學,是演說者通過把握受眾特點、演講氛圍等因素,為受眾呈現(xiàn)出有利于演講的人格特征,并非其本身人格。
2. 修辭人格的來源及定義
在《修辭學》中,亞里士多德認為“既然修辭術的目的在于影響判斷(公民大會所做的決議,審判所需要的判決),那么做演說的人員既要考慮如何讓其演說去證明他的論點,還必須能夠表現(xiàn)他的某種品質(zhì),并且明白如何讓判斷者處于相應的情緒?!币虼耍瑏喞锸慷嗟率紫忍岢鲂揶o人格這一詞,后經(jīng)古羅馬修辭名家西塞羅的補充,修辭人格得到了詳細的闡釋和發(fā)展。修辭人格是一種身份所應該具有的人格,它取決于修辭者在當時所處環(huán)境中所擁有的身份,這種身份給予修辭者應該表現(xiàn)出來的人格特征。因此,修辭人格可以說是脫胎于人們在特定環(huán)境下做決定的方式、生活的方式甚至于生存的方式。修辭者在發(fā)表言論之前,必須根據(jù)自己在公眾前被分配得到的角色以及自己和受眾之前的互動關系,決定自己應該塑造和表現(xiàn)出最有利于自己的言語被接受的合適而有效的修辭人格。
二、修辭人格的組成
分析西塞羅和亞里士多德兩人分別對修辭人格所進行的描述,對于修辭人格的組成成分,兩人的理論有著共同之處。
1. 聲譽
聲譽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中都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盡管由于其發(fā)生在演說之前,具有無法被演說者控制的特征,被亞里士多德所淡化。亞里士多德在《修辭學》中提出,演講者的聲譽,對其演講有著鋪墊作用,受眾往往是根據(jù)演說者的聲譽來進行判斷的。并且,在書中還曾討論過一些有利于演講者的特征(聲譽),比如出身、外貌、品性,等等。一些論文中提及的案例都可以提供有力的證據(jù),比如有關奧巴馬的修辭人格構建中,奧巴馬的區(qū)別于他人的多重混合身份背景就為他提供了極其有利的條件。
2. 美德與智慧
亞里士多德提及美德時,他將美德分成了正直、勇敢、節(jié)制、大方、豪爽、慷慨、和藹、見識以及智慧,并且將這九大成分進行了詳細的功能描述,還特別列舉了這九大美德的反面,以及提出——最受人尊敬的是正直和勇敢,對他人最有益的美德就是最大的美德,等等。在《修辭學》一書中,亞里士多德又將智慧稱為見識,并作為一項修辭人格的組成部分單列出來。他認為,所謂智慧(見識)就是為了讓人們可以判斷事物的好與壞,來達到使人幸福的目的。西塞羅在提及智慧(知識)的時候也說過,一位演說者須精通所要談論的事物,必須對即將提及的話題甚至涉及的文化傳統(tǒng)都要了如指掌,全面了解其本質(zhì)及方方面面。
3. 善意(好意)
亞里士多德在《修辭學》中提過,一個人縱使擁有智慧,學識淵博,人品也好,但是如果不懷好意,不將自己知道的勸說告知他人,那么也不能使受眾信服。亞里士多德認為,善意指的是那些為他人的利益付出但不求回報的行為,而友誼則是建立在一定的“禮尚往來”之上。因此,往往友誼是建立在善意之上,善意是友誼的開端。
4. 受眾的特點(情感)
西塞羅在提及有關受眾這一部分時認為,作為一名演說者,他的修辭人格是要建立在把握受眾的情感以及特點上的,尤其是對受眾情感的把握,是塑造修辭人格最為基礎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在塑造修辭人格的過程中,演說者需要完全把握受眾所處的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以及文化環(huán)境)、受眾的情感特點,以求能夠很好地調(diào)動受眾的情緒,喚醒他們的各種情感需求,從而達成共鳴,使受眾接受。
三、心理咨詢師人格與修辭人格對心理咨詢的意義
1. 心理咨詢師人格對心理咨詢的意義
談到如何做一名心理咨詢師,絕大數(shù)人都能夠想到,需要經(jīng)過專業(yè)的知識學習、技術培訓以及一定的臨床經(jīng)驗。但是,在專業(yè)人士看來,光有知識、技術和經(jīng)驗是不夠的?,F(xiàn)如今,在心理咨詢這一領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即將要成為或者已經(jīng)成為心理咨詢師的人格特點。并且開始認識到,想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心理咨詢師,出色地完成心理咨詢的工作,咨詢師的適當?shù)娜烁窈蛢?yōu)秀的技術缺一不可。
美國心理學家班克特認為,人格高于或者先于技術。在2001年的一篇對作為心理咨詢師所必要的條件進行討論的文章中——作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詢師,溫培源醫(yī)生(北京160醫(yī)療健康心理咨詢臺)的看法是——心理咨詢師的資格不是指其外部的標記,也不是指其內(nèi)在背景,而是指他作為人的基本綜合素質(zhì),特別是指他的核心特質(zhì)——人格特征。這就如同選拔運動員和電影演員一樣,重要的不是看他是否受過專業(yè)訓練,而是看他具有何種內(nèi)部資源和潛力。霍大同教授(四川大學心理所精神分析學家)也說過,想成為一名好的心理咨詢師甚至心理治療家,其先決條件是要看這個人是否具有適合心理咨詢這項工作的人格氣質(zhì)。
以上兩位大家都向所有想要成為或已經(jīng)成為心理咨詢師的人提出了一條心理咨詢師應當具備的先天素質(zhì),換句話來說就是特指一個人的人格特征,是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詢師的重要條件之一。一個適合咨詢的人格可以讓咨詢師取得值得信任的第一印象,促進受眾與咨詢師的交流,讓咨詢師可以充分發(fā)揮其心理咨詢的技術,能夠很好地在與來訪者共情的同時,理智地進行分析。
2. 修辭人格對心理咨詢的意義
鑒于心理咨詢師的人格對心理咨詢的重要意義,學校在對即將要成為心理咨詢師的學員或者對已經(jīng)成為咨詢師的人員進行培訓時,對其人格的構建與改造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由于人格的獨特性與穩(wěn)定性的特征,在一定時間內(nèi),尤其是在培訓的時間內(nèi),是無法完成對于人格的充分構建與改造的。那么,在進行咨詢活動時,如何體現(xiàn)出有利于咨詢活動的人格便成了心理咨詢師們所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近年來對心理咨詢師所必須具備的人格特點的歸納,恰好符合亞里士多德和西塞羅總結的修辭人格的所有特點,無論是在聲譽、善意,還是美德、智慧和對受眾的把握上?,F(xiàn)代社會中,隨著經(jīng)濟、科技的發(fā)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從近年來心理咨詢發(fā)展的走向來看,未來心理咨詢也將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于心理咨詢這一學科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將成為一名心理咨詢師作為自己的職業(yè)目標。然而,技術可以學習培訓,人格則很難進行改變,以符合心理咨詢的需要。因此,將修辭人格的成功構建作為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詢師的條件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調(diào)查顯示,大部分咨詢師出于對咨詢效果以及和來訪者良好交互的考慮,通常并不會在來訪者面前展現(xiàn)出自己實際日常的人格特點,而是就來訪者的特點盡可能塑造出符合一名優(yōu)秀的咨詢師要求的人格特質(zhì),以期進行一次成功的心理咨詢。
有些心理咨詢培訓機構也會在培訓中針對人格特質(zhì)這一方面對學員進行培養(yǎng),為他們構建一名合格的咨詢師所應該擁有的特質(zhì),但是也并不是要求其學員將自己的真實人格改造培養(yǎng),而是為他們塑造出一個比較完美的修辭人格。同時,根據(jù)調(diào)查顯示,心理咨詢師在培訓和心理咨詢的過程中,通過長期的鍛煉,可以使其實際人格特征得到緩慢的成長。因此,如果心理咨詢師先塑造好符合心理咨詢所需要的修辭人格,并且在實踐中不斷地進行使用,那么心理咨詢可以得到很好的進行,同時塑造好的修辭人格也會作用于心理咨詢師本身,促使其實際人格特質(zhì)更加完善,越來越趨向符合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詢師要求的特質(zhì)。
四、對于修辭人格和心理咨詢師人格研究現(xiàn)狀的分析與反思
修辭人格作為修辭學的一個專業(yè)術語、一方專業(yè)領域,近年來的研究絕大部分仍然是在原來自己的領域內(nèi)。在查找資料時,從近五年的資料來看,基本都是語言、文字、文學類占較大比重,而能涉及其他學科尤其是心理學的則少之又少。而對于心理咨詢師人格的研究內(nèi)容,近年來的數(shù)據(jù)顯示,大部分是做心理咨詢師的人格與工作倦怠二者之間的關系、職業(yè)枯竭問題,或者是針對培訓班學員的人格特征調(diào)查。在針對咨詢師人格塑造和成長這一方向上,占比較少,基本是來自咨詢師本身的自我成長報告。這樣的數(shù)據(jù),基本不能成為大方向培養(yǎng)咨詢師人格方法的基礎。并且,涉及修辭人格的國內(nèi)文章也寥寥無幾。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對心理咨詢的重視,對心理咨詢師人格的重視,修辭人格對于心理咨詢的作用也得到了挖掘與重視。在對心理咨詢進行深度研究與挖掘的如今,使用修辭人格對心理咨詢進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義的。作為對心理咨詢師有益的一個領域,修辭人格需要得到心理學家,尤其是心理咨詢專家學者的重視與研究,使其有效地發(fā)揮作用,讓更多的心理咨詢師可以擁有符合其身份的人格特質(zhì),讓來訪者可以更加受益,讓我國的心理咨詢事業(yè)可以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書幃.心理咨詢師人格與修辭人格之間關系初探[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04).
[2]陳汝東.認知修辭學[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1.
[3]從萊庭,徐魯亞.西方修辭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4]陳承雄.試論西塞羅的“修辭人格”[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04).
[5]陳承雄.互文下的亞里士多德“修辭人格”[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1(09).
[6]亞里士多德.修辭學[M].羅念生.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吳永昇.奧巴馬修辭人格構建研究[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1(01).
[8]董友春.成為一名有效的心理咨詢師[J].青年與社會,2012(07).
[9]溫培源,霍大同.等.誰適合做心理治療師?——對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專業(yè)人員資格的討論(Ⅱ)[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1(03).
[10]呂偉紅.心理咨詢的共通因素與咨詢師的人格條件[J].學術交流,2009(02).
[11]蔡沐堯.淺論心理咨詢師人格成長途徑[J].青年與社會,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