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云
上海市嘉定區(qū)馬路鎮(zhèn)的程惠娟今年63歲,參加健康自我管理小組十年來,成了親朋好友的“控煙大使”,不僅成功幫助丈夫戒煙,還帶動親朋好友認識煙草危害、控煙戒煙。
參加自管小組,掌握煙害“證據”
程惠娟的丈夫從十幾歲時就開始吸煙,每天至少一包煙,早上睜開眼睛第一件事就是吸煙,是個不折不扣的“老煙槍”,多年來咽炎、咳嗽“如影隨形”。程惠娟一直勸丈夫戒煙,但她只會說“吸煙對身體不好”,講不出其他道理來,丈夫根本聽不進去,還嫌她啰嗦,經常為此爆發(fā)“夫妻戰(zhàn)爭”。
2007年,社區(qū)成立健康自我管理小組,退休后在家照看孫子的程惠娟成為第一批組員。在健康自我管理小組的各項活動和健康講座中,程慧娟學到了不少健康知識。特別是在“吸煙危害”的健康講座中,她知道了“吸煙是如何有害健康的”,并將授課醫(yī)生展示的“吸煙者肺”的照片拍下來,回家給丈夫看。觸目驚心的照片,加上一條條吸煙危害健康的具體證據,讓程惠娟丈夫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轉變。面對妻子不厭其煩的“啰嗦”,他開始坐下“聽講”了。
聯(lián)合小組姐妹,幫丈夫戒煙
在程惠娟的勸說下,丈夫終于答應試著戒煙。對一個吸煙幾十年的人來說,戒煙并非易事。為了轉移丈夫的注意力,程惠娟和健康自我管理小組的姐妹們一起,給丈夫做思想工作,把丈夫拉出家門一起做操、散步、唱歌、旅游,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為丈夫準備好零食,用作煙癮發(fā)作時的替代品。
從一天一包煙到一天半包,再到一天五六支、兩三支,程惠娟丈夫的吸煙量逐漸減少。2010年初,他終于完全戒煙,至今再也沒吸過煙。雖然這個過程很漫長,有時順利,有時反復,但是隨著吸煙量的減少,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身體在慢慢地發(fā)生變化:手指甲不那么黃了,面色開始紅潤了,咽炎不那么嚴重了,咳嗽越來越少了……這些變化令他欣喜不已,也堅定了他堅持戒煙的決心。
丈夫成功戒煙后,身體比以前好了,家里空氣清新了,再也聽不到煩人的咳嗽聲了,程惠娟由衷地感到高興。特別是當丈夫對她說“要是沒有你,我到現(xiàn)在也戒不了煙”時,她覺得很開心、很幸福,所有的努力和曾經受過的委屈都很值得。
熱情宣傳,勸親朋戒煙
作為健康自我管理小組的成員,程惠娟幫助丈夫戒煙后,當上了“控煙志愿者”,開始將目標轉向周圍的人和親朋好友,把丈夫的戒煙故事介紹給大家,并積極參與控煙公益活動。她的親戚中,以前有4人吸煙,在她的宣傳和丈夫的現(xiàn)身說法下,現(xiàn)在全部戒煙了。程惠娟坦言,雖然勸人戒煙有時會讓人不高興,但她的出發(fā)點是想幫助別人,最終她還是收獲了滿滿的感激之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