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正才 董慶
慢性尿毒癥食療藥膳
文/劉正才 董慶
慢性尿毒癥是多種慢性腎病晚期的嚴重綜合癥群,因腎臟排泄和調(diào)節(jié)功能失常而引起氮質(zhì)潴留和代謝紊亂的表現(xiàn)。各種腎病持續(xù)發(fā)展,最后都可能出現(xiàn)慢性尿毒癥,其中以慢性腎炎最常見。慢性尿毒癥常危及生命,其治療以西醫(yī)救治為主,中醫(yī)藥膳也有很好的輔助治療效果。
材料:核桃2個,益智仁15克,粳米50克。
做法:取出核桃仁和內(nèi)隔(分心木),將益智仁與粳米洗后入鍋,加清水煮成粥。代早、晚餐主食吃。
功效:本品有溫腎助陽、固精縮尿的功效。適宜于慢性尿毒癥患者腎功能不全期的多尿、夜尿增多癥。
核桃性味甘溫,補腎助陽、納氣?,F(xiàn)代研究指出,核桃仁富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可抗細胞老化;富含卵磷脂和黑色素,有補腦安眠作用;富含微量元素銅、鐵,能改善腎性貧血。分心木是補腎納氣,專治氣短、氣喘的重要物質(zhì)。核桃仁與分心木同煮,有補腎平喘的功效。益智仁補腎固精,專治腎虛多尿。慢性尿毒癥腎功能不全,屬中醫(yī)腎陽虛,腎氣不化水所致,核桃、益智仁相配,加上補益中氣的粳米,就能溫腎化氣,潤腸通便,減少夜尿次數(shù),而不引起氮質(zhì)潴留。
但如果晝夜尿少,則不宜使用本品。
材料:白術(shù)15克,檳榔30克,生姜10克,豬肚1具。
做法:豬肚反復(fù)用清水洗凈,勿刮去豬肚黏膜;白術(shù)、檳榔、生姜均切成片,洗凈后置入豬肚內(nèi),用麻線或棉線將肚口扎緊,入砂鍋加清水適量;先大火煮沸,再小火燉至豬肚爛熟,吃豬肚喝湯。分多次吃完。
功效:本品有健脾和胃、降濁排毒的功效。適宜于慢性尿毒癥氮質(zhì)血癥早期出現(xiàn)惡心嘔吐、上腹脹滿、厭食拒飲、全身乏力等癥。
白術(shù)健脾除濕,生姜溫胃化濁,借豬肚補益脾胃之力,祛除濕濁邪毒;檳榔降氣通便,從下焦排出濕濁毒物。如此三焦通利,脾胃和潤,則諸癥自消矣。
材料:生大黃10克,制附子10克,姜半夏10克,苡仁30克。
做法:制附子洗凈入砂鍋,加1000毫升水,用大火煮1小時,再下苡仁煮沸后改小火煮至苡仁爛熟。鍋中水剩約500毫升時,放入姜半夏、生大黃,續(xù)煮20分鐘,去渣飲湯。每日分3次飲用。
功效:本品有溫陽降濁、利尿排毒的功效。適宜于慢性尿毒癥氮質(zhì)血癥期或尿毒癥前期出現(xiàn)頭痛、惡心嘔吐、口中尿味、胸悶腹脹、便秘尿少等癥。
生大黃又名生軍,性味苦寒,有攻逐穢濁、通便排毒之功,可清除血液中肌酐、尿素氮等氮質(zhì)代謝的毒素;附子辛甘大熱,有溫腎助陽、強心的功效,與大黃相配是防止其苦寒傷正,助其降泄陰濁毒物。姜半夏降逆止嘔,配該仁健脾利尿,保護脾腎。以上藥食相配就能溫腎降濁,排除氮質(zhì)代謝的毒素,所以能發(fā)揮輔助治療效果。但附子含烏頭堿毒性大,必須久煮,使烏頭堿分解,減弱其毒性。本品需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應(yīng)用。
材料:玉米須30克,白糖10克。
做法:取干玉米須30克(鮮品100克),用清水浸泡半小時以上,再將玉米須同浸泡的水一起入砂鍋,煮沸后放入白糖,再小火煮20分鐘即成。代茶飲用,上下午各飲1劑。
功效:本品有利尿排毒、清血降壓的功效。適宜于慢性尿毒癥合并高血壓患者飲用。
玉米須性味甘平無毒,能利尿降血壓,還有一定的止血功效。白糖能產(chǎn)生熱量,以補充患者熱量之不足。
材料:葶藶子10克,玉竹30克,豬心1具,姜蔥適量。
做法:將葶藶子淘洗凈,玉竹切片洗凈;豬心去筋膜、脂肪,洗凈切成條,與葶藶、玉竹片一起入鍋,加水適量。煮沸后去浮沫,再小火煮30分鐘,撒上姜粒、蔥花。吃肉喝湯,分多次吃完。
功效:本品有補益心氣、強心利尿的功效。適宜于慢性尿毒癥合并心力衰竭、心包積液、胸悶脹痛、喘促氣短等癥。
葶藶子性味苦辛偏寒,能利尿行水、瀉肺平喘?,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葶藶子有強心利尿作用,能增強心肌收縮力,降低傳導(dǎo)速度,減慢心率;配玉竹之甘涼,有養(yǎng)陰生津、營養(yǎng)心肌的作用。豬心以心補心,可修復(fù)受損的心肌細胞。姜、蔥溫陽通氣,助葶藶子利尿消腫。本方對慢性尿毒癥合并心衰、心包積液者有輔助療效。
材料:懷山藥30克,黃精30克,肉桂10克,鮮豬胰1具。
做法:將山藥、黃精洗凈切片,肉桂研成細末;豬胰去筋膜、冼凈、切條,與山藥、黃精一起入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煮30分鐘,最后加肉桂末攪勻即成。于飯后分3次吃完。
功效:本品有補脾腎、降血糖、解尿毒的功效。適宜于慢性尿毒癥合并糖尿病患者。
山藥健脾,黃精補腎,都有顯著的降血糖作用;配肉桂溫陽化氣,通利小便?,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肉桂能加快糖代謝、防止尿毒素對胰島的損害。配胰臟可以臟補臟。本方對慢性尿毒癥合并糖尿病者適宜。
材料:地膚子30克,白蘚皮15克,大紅棗3枚。
做法:將地膚子洗凈,白蘚皮洗凈切細;與紅棗同入砂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后小火再煮30分鐘,取汁液。代飲料飲用。
功效:本品有清熱除濕、利尿排毒、祛風(fēng)止癢的功效。適宜于慢性尿毒癥皮膚奇癢者。
地膚子配白蘚皮善清皮膚濕熱之毒(即尿毒素),由小便排出,可使癢止身競配大棗健脾益氣、扶正祛邪,可防止地膚、蘚皮苦寒傷胃損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