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衛(wèi)紅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0-0-01
股骨頸骨折是一種常出現在老年人群中的骨折,屬于股骨近端骨折。在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劇中,此類骨折發(fā)生率在不斷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是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主要治療措施[1]。此種治療方法對改善混著髖關節(jié)功能具有顯著的效果。但臨床中患者非常容易出現不同類型并發(fā)癥。并發(fā)癥的產生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此,有必要為患者提供并發(fā)癥預防性護理措施。本文研究分析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并發(fā)癥預防性護理措施與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我院接收的98例股骨頸骨折老年患者,入選時間為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根據接診時間先后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9例,男29例,女20例,患者年齡為60-88歲,平均年齡為(68.9±2.5)歲。觀察組49例,男28例,女21例,患者年齡為61-88歲,平均年齡為(69.1±2.6)歲。對照組和觀察組一般性資料并無實質性差異,具有可對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性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予以并發(fā)癥預防性護理方法。具體操作模式如下:
(1)預防肺部感染護理。患者治療期間,護理人員需每隔2h為其翻身拍背,拍背的時間應維持3-5min,拍背的時候從外向內,從上至下[2]。護理人員拍背時應注意控制力度,促進患者呼吸道中分泌物順利排出。如患者痰液比較粘稠,可通過霧化吸入治療,以達到稀釋痰液的目的,促進痰液順利排出。護理人員還應告知患者,進食后需漱口,并注意觀察口腔是否存在感染,及時清潔口腔衛(wèi)生。指導患者深呼吸、排痰、咳嗽,鼓勵患者積極鍛煉呼吸肌,對肢體進行被動運動,以恢復神經肌肉功能。幫助患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確保呼吸道清潔,以免出現誤吸。(2)預防髖關節(jié)脫位護理。早期階段可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促使患者認識到預防髖關節(jié)脫位的必要性?;颊呤中g治療后,護理人員應告知其預防髖關節(jié)脫位的注意事項。指導患者維持正確的體位,并將患肢外展30°。告知患者不可翻身。在患者膝下墊軟枕,預防患肢內收或外旋,以免出現髖關節(jié)脫位[3]。(3)預防泌尿系統(tǒng)護理。為促進患者康復,護理人員可為患者提供合適的便器。在誘導患者排便排尿的時候,可應用流水聲、沖洗會陰與按摩小腹的方式。如患者有特殊化需要,可留置導尿管。患者留置導尿管時,護理人員應嚴格遵循無菌原則,每天沖洗會陰、尿道口與膀胱。同時護理人員還應定期為其更換引流袋,預防引發(fā)泌尿系統(tǒng)感染。(4)預防靜脈血栓護理。手術治療后,護理人員應注意對患者患肢進行保暖處理。將病房溫度控制在適宜狀態(tài),可利用暖水袋讓患者取暖。同時還需注意觀察患者切口滲液情況,確保引流通暢,預防局部血腫而出現下肢靜脈回流。手術結束后,還應預防性使用抗凝藥物?;颊呤褂每鼓幬锴?,應掌握抗凝藥物的使用方法。患者用藥的時候,護理人員需嚴密監(jiān)測凝血酶原時間與血常規(guī),注意觀察出血情況,確定藥物使用的安全性。根據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可鍛煉股四頭肌訓練[4]。訓練的時候護理人員與患者家屬應在旁,訓練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5)預防褥瘡護理。老年患者的皮膚彈性相對差。患者術后需長時間臥床休養(yǎng),在汗液、大小便等影響下很容易出現褥瘡。對此,護理人員應確保床單被褥干凈、清潔,每天使用溫水擦拭皮膚,以促使患者皮膚維持干燥清潔。護理人員需每天為患者翻身。每隔2h翻身一次。護理人員注意翻身動作輕柔,不可拖拉拽。對于長時間受壓的皮膚,護理人員使用濃度為50%的乙醇按摩。每天按摩2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根據患者實際,有必要時可使用氣墊床、海綿等裝置,幫助患者減輕骶尾部壓力,預防出現褥瘡。日常飲食中,鼓勵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食物,以此改善其營養(yǎng)狀況,提高免疫力[5]。(6)心理護理。大部分股骨頸骨折老年患者發(fā)生疾病后,主動生活狀態(tài)受到限制。此時期心理壓力大。對此,護理人員應采用合適方式對患者進行疏導。同時給予患者關心。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專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對此次研究活動產生的所有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利用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分別采用卡方檢驗和t檢驗,以判斷兩組數據差異性,如P<0.05表明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9%,明顯高于對照組81.6%,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差異顯著(P<0.05);統(tǒng)計分析并比較兩組患者并發(fā)癥情況,對照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例與發(fā)生率均高于觀察組,兩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詳情見表1。
3 討論
股骨頸骨折好發(fā)于老年人,患者主要表現為髖部疼痛、腹股溝存在壓痛與縱軸叩擊性疼痛。在老年患者自身生理因素的影響下,其抵抗力會不斷下降,新陳代謝緩慢。股骨頸骨折出現后,如不能及時治療與護理,將會出現系列并發(fā)癥[6]。為促進患者康復,可在患者治療期間為其提供并發(fā)癥預防性護理措施。降低和減少患者并發(fā)癥的產生,將對其康復有著重要的作用。并發(fā)癥預防性護理措施在臨床中的應用價值非常顯著。
綜上所述,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接受治療時,可為其提供相應的護理措施,其中并發(fā)癥預防性護理措施應用價值高,可減少并發(fā)癥的產生,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李玲.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并發(fā)癥預防及其護理措施探討[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7,15(2):92-94.
郭麗蓉.老年性股骨頸骨折術后并發(fā)癥的預防及護理措施[J].醫(yī)藥前沿,2016,6(16):274-275.
衛(wèi)海霞.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并發(fā)癥預防及其護理對策[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5,15(90):223-224.
左盼風.老年股骨頸骨折關節(jié)置換手術并發(fā)癥的預防和護理[J].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5,15(4):747-747.
張雅君.90例股骨頸骨折術后護理和并發(fā)癥的預防[J].醫(yī)學信息,2015,14(26):159-159.
潘雪梅.老年股骨頸骨折實施前瞻性護理后的相關功能恢復及并發(fā)癥研究[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2):53-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