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華
【中圖分類號】R65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0-0-01
痔瘡是一種臨床上非常常見的疾病,也是一種典型的肛腸病癥,分為外痔、內痔、混合痔等,無明顯得年齡特性,任何年齡段均可發(fā)病,癥狀為脫出、便血等,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著嚴重的負面影響,臨床上,針對該疾病的治療多為手術治療,不同的手術方法,療效存在差異,如何選擇手術方法成為了新的問題[1]。本文為探討微創(chuàng)痔瘡手術治療嚴重痔瘡患者的應用效果,特選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間我院救治的72例嚴重痔瘡患者為研究對象,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用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間我院救治的72例嚴重痔瘡患者為研究對象,均分為兩組,每組36例,其中,對照組患者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齡在28-66歲的范圍,平均年齡為(35.24±1.26)歲,疾病類型:內痔患者29例、混合痔患者7例;觀察組患者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齡在29-68歲的范圍,平均年齡為(35.54±1.26)歲,疾病類型:內痔患者28例、混合痔患者8例。兩組患者在基本資料(性別、年齡、疾病類型)方面,統(tǒng)計學無比較意義(P>0.05)。納入標準:經過臨床診斷,確診為嚴重痔瘡患者,均屬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嚴重肝腎等器官疾病患者;②全身免疫性功能疾病患者;③精神疾病患者;④不簽署知情同意書者;⑤手術禁忌者。
1.2 方法
對照組為傳統(tǒng)手術治療,術前,麻醉處理,應用內鏡對患者的病灶大小、位置進行確定,應用外切內扎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在治療前,為患者實施灌腸處理,最少灌腸兩次,術前實施骶部麻醉處理,術后,第二天拔管處理,為患者實施消炎、止痛、抗感染處理。
觀察組為微創(chuàng)痔瘡手術治療,術前,麻醉處理,生效后,應用內鏡對患者的病灶大小、位置進行確定,取截石位,在黏膜外翻癥狀較輕和痔脫垂癥狀較少的位置選3個點,應用組織鉗實施撐開處理,將肛管的擴張器直接插入患者的肛管,將內栓取出,然后將肛門鏡縫扎器直接插入肛管的擴張器內部,應用7號線在齒狀線上通過旋轉肛門鏡的縫扎器進行2道黏膜下荷包縫合處理,將肛門鏡縫扎器取出,PPH圓形的痔吻合器置于肛門內,旋開達到最大的限度,應用帶線器經過圓形痔吻合器左右側孔打結荷包線,然后實施牽引操作,牽引力量適度,將PPH圓形的痔吻合器擊發(fā)和收緊處理,完成痔上與直腸下端黏膜環(huán)形切除,黏膜的遠近端吻合處理,將吻合器擊發(fā)后,繼續(xù)保持30s的閉合狀況,預防出血,將PPH圓形的痔吻合器逆時針旋轉后,取出,對吻合口進行密切觀察[2]。
1.3 指標觀察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治療情況、臨床療效情況。臨床療效判定標準[3]:①顯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或明顯好轉,脫垂組織消失或明顯好轉;②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偶爾有大便出血情況;③無效:臨床癥狀基本未改善,甚至出現(xiàn)疼痛加重等情況。治療有效率為顯效與有效之和的百分比。
1.4 統(tǒng)計分析
將數據錄入excel表格之中,用SPSS19.0統(tǒng)計分析,用(±s)表明,用檢驗,P值<0.05,統(tǒng)計學有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治療情況
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傷口愈合時間比較,觀察組明顯更低,統(tǒng)計學有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情況
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4.44%和80.56%,觀察組明顯更高,統(tǒng)計學有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痔瘡是一種常見肛腸科疾病,產生的原因非常多,多種因素造成患者肛管內靜脈曲張,當人體長期蹲坐或站立時,易誘發(fā)痔瘡疾病的出現(xiàn),癥狀為異物感、疼痛感、肛門瘙癢、便血等,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著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3],應給予重點關注。近年來,隨著環(huán)境破壞日益嚴重,飲食結構改變,該疾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已成為了影響人們身心健康的常見疾病,患病后,會嚴重干擾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等,生活質量明顯下降[4],應給予重視。
臨床上,針對該疾病的治療多為手術治療,微創(chuàng)痔瘡手術的應用效果顯著,具有疼痛少、創(chuàng)口小、恢復快等特點,被廣泛應用[5]。
綜上所述,微創(chuàng)痔瘡手術治療嚴重痔瘡患者的應用效果顯著,癥狀和生活質量得到改善,縮短了手術時間,減少了術中出血量,加快了傷口愈合,微創(chuàng)痔瘡手術值得嚴重痔瘡患者應用。
參考文獻
肖志強,鐘為權,胡獻輝.PPH術與外剝內扎術治療痔瘡的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9):17-19.
張莉莉,劉美靈.微創(chuàng)痔瘡手術配合消痔靈注射液對直腸黏膜脫垂療效的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上旬刊),2014,24(7):3778.
陳天進.對比分析微創(chuàng)痔瘡手術與傳統(tǒng)手術對于嚴重痔瘡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5,8(1):60-61.
周昌建.聯(lián)用地奧司明與馬應龍痔瘡膏對手術后發(fā)生肛緣水腫的混合痔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6,14(8):179-180.
馮環(huán)球.PPH手術治療痔瘡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4,22(1):90-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