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云
[摘 要]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校園食堂食品安全問題必須通過積極的財務型保險方式予以化解,為學校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和諧的環(huán)境。該研究基于校園食堂食品安全風險現狀,對推動財務型保險轉移風險提出對策。
[關鍵詞]校園食品安全;財務型風險轉移;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7)10-0189-03
曾幾何時,從“蘇丹紅”到“三聚氰胺”,從“瘦肉精”到“地溝油”,食品安全問題一直困擾著人們,儼然成為社會頑疾。據衛(wèi)生部統(tǒng)計,僅2013年,我國發(fā)生中毒事件152起,中毒人數5559人,其中死亡109人。校園食品尤其是校園食堂食品安全問題很難獨善其身。
一、校園食堂食品安全現狀
(一)一旦發(fā)生校園食堂食品安全事故,事發(fā)學校在社會上的負面影響將是巨大的
2014年9月14日,某市技工學校發(fā)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經食品藥品監(jiān)管部門查明,這是一起食用涼拌皮蛋而導致細菌性食物中毒事件,25名學生因此發(fā)病,經醫(yī)院及時救治,治療痊愈,無死亡。2016年5月9日新華社長沙報道:湖南衡陽發(fā)生2起校園食堂食品安全事件,變質食材上了學生餐桌,飯菜里吃出死老鼠。由此不難看出,目前我國校園食堂衛(wèi)生狀況令人擔憂,學校對食品安全監(jiān)管存在巨大漏洞。據2014年6月8日《南國早報》報道:廣西貴港市某中學出現疑似食物中毒事件,93名學生被送醫(yī)院;同年6月12日,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某中學169名學生飯后出現嘔吐、腹瀉等現象,隨后被送往醫(yī)院觀察治療。上述校園食堂食品安全事故,均給廣大學生的身心造成巨大影響,不僅危及廣大學生的生命安全,而且還嚴重影響這些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
(二)校園食堂食品安全的“安全防線”存在瑕疵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guī)定,食品生產經營者對其生產經營食品的安全負責。目前,我國校園食堂通常采用學校自主經營與對外承包兩種模式。不管采用哪種模式,均存在監(jiān)管漏洞。
學校自主經營的食堂自負盈虧。學校后勤部門負責對食品實行內部監(jiān)管,但是管理涉及從業(yè)人員、食品加工設施、食品加工流程、飯菜出售等多個環(huán)節(jié),管理措施難以做到全方位覆蓋。大化校園食品安全案件發(fā)生后,大化縣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對事發(fā)中學食品安全事故進行調查后發(fā)現,該校食堂存在以下主要問題:一是食堂無防蠅防鼠措施,二是未按要求設置倉庫及餐飲操作流程,三是索證索票和臺賬記錄不規(guī)范,四是留樣未作記錄等。
對外承包經營食堂,校園食堂承包者本應嚴格履行國家相關法定義務,嚴格按承包經營合同規(guī)范經營行為。但是,由于承包者心存僥幸和追逐高額利潤,在食材采購、食品烹制加工環(huán)節(jié),包括食堂的衛(wèi)生條件、從業(yè)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等方面,難以做到不折不扣地履行合同各項條款,從而為食堂所提供的食品埋下安全隱患。
針對校園食堂的食品安全問題,學校、教育主管部門、食品安全監(jiān)管部門等共同防范機制已普遍建立,校長理應作為第一責任人,但是部分校長在履職方面往往敷衍了事,失職瀆職現象時有發(fā)生,事故發(fā)生后才進行善后處置。
(三)校園食品安全風險管理技術和人才短缺
頻發(fā)的校園食堂食品安全事故,給師生和社會穩(wěn)定帶來較大影響,因此從事食品安全風險管理的人員,在對外宣傳、承保、定損理賠等方面應具備較高的職業(yè)素養(yǎng)。我國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制度起步晚,且缺乏完備的統(tǒng)計數據和完善的險種推廣經驗,導致商業(yè)保險機構對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發(fā)展嚴重滯后。校園食堂作為一個特定的食品經營場所,商業(yè)保險機構的覆蓋率就更低。
(四)很多國家的食品安全立法工作遠超我國
美國的產品責任保險制度發(fā)展較為成熟,已將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納入產品責任保險的范疇。1906年出臺《食品和藥品法》,實施嚴格的產品責任保險制度。日本于1995年頒布《制造物責任法》,確立嚴格的責任保險原則,同時設立責任保險基金,為受害者提供補償;與此同時,日本政府還通過監(jiān)管和治理手段對食品安全進行監(jiān)控和管理。歐盟于1957年簽署《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加強食品安全管理;2000年歐盟又頒布《食品法律綠皮書》,為構建食品安全法律框架奠定基礎。相比之下,我國的食品安全立法較為落后,有關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制度實施工作仍然任重道遠,無法滿足人民群眾對食品安全責任保險日益增長的需求。
(五)尚未建立科學的校園食品風險分散機制
所謂校園食品風險,一般指校園食品風險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只要校園食品風險事故發(fā)生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可能性,那么該事件即存在風險。校園食堂是校園食品安全風險的高發(fā)區(qū),學?;蚪逃鞴懿块T作為校園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一般是通過校園食堂食品風險識別、風險估測、風險評價,并在這一基礎上優(yōu)化組合各種風險管理技術,對校園食堂食品風險實施有效控制和妥善處理風險所致?lián)p失的后果,從而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所謂的風險分散機制,從風險管理技術上說,它分為控制型和財務型兩種。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校園食堂所提供的食品是維持廣大教職工和學生生活穩(wěn)定的保障。如果因擔心出現食品安全風險而消極地關閉食堂,或減少飯菜供應品種,雖然可以減少食品安全風險發(fā)生的概率,但會直接影響教職工和學生的生活品質,不可避免地導致正常教學秩序的混亂。
目前,一些學校針對校園食堂食品安全出現的問題而提出一些防范措施,其中,控制型風險管理技術運用得較為普遍,但是財務型風險管理技術中的財務型保險轉移風險尚未得到建立與推廣。
二、建立校園食堂食品安全財務型保險轉移風險的迫切性
現代風險管理技術中,財務型風險管理技術就是通過事故發(fā)生前所做的財務安排,解除事故發(fā)生后給人們造成的經濟困難和精神憂慮,為企業(yè)恢復生產,維持人們正常的生活等提供財務基礎。endprint
以學校自主經營的食堂為例,如果采用自留風險的方式,當食品安全風險發(fā)生時,學校就會沒有足夠的財力作為保障,導致財務預算失控,嚴重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又以對外承包的食堂為例,通過與承包者簽訂合同,收取20萬-30萬元不等的風險抵押金(多收影響承包者的現金流),學校將可能出現的食堂食品安全風險轉嫁給承包者。但是,校園食堂食品安全一旦出現嚴重問題,善后處理的成本巨大,僅靠收取少量的風險抵押金往往屬于杯水車薪。承包者如果財力有限,面對巨額索賠,在無力賠償的情況下只好破產。與此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126條第12款規(guī)定,學校、托幼機構、養(yǎng)老機構、建筑工地等集中用餐單位未按規(guī)定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責任,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yè),直至吊銷許可證。由于校園食品安全事故的處理方式往往具有突發(fā)性、臨時性等特征,賠償標準不一,善后處理難度較大,社會影響極其惡劣。當因校園食堂食品安全事故面對高額索賠時,不管是學校自主經營的食堂,還是對外承包的食堂,均有可能面臨無力賠償的窘境,學生及其家長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應有保障,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被迫兜底。
李克強總理強調:要筑牢食品安全防線,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標志。2017年,習近平主席指出:民以食為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關系我國13億多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須抓得緊而又緊。習近平主席強調:食品安全是對執(zhí)政能力的重大考驗。國務院在《加快發(fā)展現代保險服務業(yè)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強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立法保障的責任保險發(fā)展模式,把與公共利益關系密切的環(huán)境污染、食品安全、醫(yī)療責任、醫(yī)療意外、實習安全、校園安全等領域作為責任保險發(fā)展的重點,探索開展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加快發(fā)展各類職業(yè)責任保險、產品責任保險和公共責任保險,充分發(fā)揮責任保險在事前風險預防、事中風險控制、事后理賠服務等方面的功能作用,用經濟杠桿和多樣化的責任保險產品化解民事責任糾紛??梢?,財務型保險轉移風險將成為轉移校園食堂食品安全風險的重要途徑,因此必須建立與推廣財務型保險轉移風險來防范校園食堂食品安全風險。
三、建立校園食堂食品安全財務型保險轉移風險的對策
所謂財務型保險轉移風險,就是指單位或個人通過與商業(yè)保險公司簽訂保險合同,將學校因自主經營或對外承包食堂可能面臨的財產風險、人身風險和責任風險等轉嫁給商業(yè)保險機構的一種風險管理技術。學校或者食堂承包者向保險機構繳納保險費,將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則在保險合同規(guī)定的責任范圍內承擔經濟補償或給付責任金。保險作為風險轉移的方法,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在社會得到廣泛應用。據2015年12月2日《中國保險報》報道:湖南省長沙市教育局統(tǒng)一為該市市直37所學校的學生投保了“校園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為了更好地建立校園食堂食品安全財務型保險轉移風險機制,筆者提出如下對策。
(一)加強財務型保險轉移風險的頂層設計
校園食堂食品安全問題,關系到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百年大計,與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息息相關,關系到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因此,有關部門除了要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外,必須結合我國校園食堂食品安全風險多發(fā)的實際,加強這項制度的頂層設計。針對學校自主經營的食堂,教育主管部門和食品安全監(jiān)管部門明確要求學校每年必須從年度預算中剛性安排保險費支出,確保財務型保險轉移風險按計劃實施。對于對外承包經營的校園食堂,教育主管部門和食品安全監(jiān)管部門規(guī)定必須把已投保食品安全責任保險作為承包者入圍的先決條件。凡不符合要求的校園食堂,一律責令停產停業(yè),不得繼續(xù)經營食品。
(二)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制度
我國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起步較晚,目前,僅有少數的幾家保險公司如人保財險、平安財險等開展此項業(yè)務,保險產品較單一,保險宣傳覆蓋面較窄,導致校園食堂參保率不高。因此,我們應該首先建立“商業(yè)運作、政府支持”的運作模式,可借鑒我國推行“交強險”的模式,制定校園食品安全強制保險制度,保障校園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有效運行。只有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才能為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制度的實施提供保障,才能激勵食品生產者積極購買保險,有效實現潛在的經營風險向商業(yè)保險機構轉移。
(三)加快食品安全風險管理專業(yè)化步伐
保險機構應加強理論研究和市場調研工作,根據校園食堂食品安全的特點,合理對標定位,有針對性地設計保險方案,明確保險責任范圍,合理厘定保險費率,提出符合校園食堂特點的理賠服務。保險機構應加強食品安全風險宣傳教育,提高廣大師生對食品安全的風險防范意識。同時加強與當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門、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等的合作,為校園食堂食品安全風險轉移工作提供專業(yè)化服務。
我國校園食品安全問題較為突出,食品安全責任保險是一種損害賠償和風險轉移的有效制度,我們應該高度重視,積極倡導,為大力推廣這項制度的有效實施創(chuàng)造有利的環(huán)境。
[ 參 考 文 獻 ]
[1] 學校頻發(fā)食物中毒事件 標準食堂也出事 怎么回事[EB/OL].[2014-07-07].http://gx.sina.com.cn/news/gx/2017-07-07/093817770.html.
[2] 郭頌平,趙春梅編著.保險基礎知識[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4.
[3] 降彩石.保險業(yè)改革發(fā)展的巨大政策紅利[N].上海證券報,2014-09-03(A04).
[4]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fā)展現代保險服務業(yè)的若干意見(國發(fā)〔2014〕29號)[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4/content_2739848.htm.
[5] 翁可欣,郭文超,苑紅文,等.關于我國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發(fā)展的對策建議[J].統(tǒng)計與管理,2014(4):116-117.
[責任編輯:龐丹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