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詠梅 尹潔 賈新轉 范立佳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7.21.029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與鉛的相關性研究
王詠梅 尹潔 賈新轉 范立佳
目的探討鉛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的關系及正常孕產(chǎn)婦中鉛在母血清、臍血清中的含量。方法選取產(chǎn)科住院分娩患者,采集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母血清、臍血清各100份(其中又分組為A、B、C 3組,即妊娠期高血壓組30例,輕度子癇前期組30例,重度子癇前期組40例)同期正常孕產(chǎn)婦母血清、臍血清各100例,用電感耦合等離子發(fā)射光譜儀法測定母血清、臍血清中鉛的含量,進行對照及分析。結果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母血清、臍血清鉛含量與對照組相比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重度子癇前期患者母血清鉛含量與輕度子癇前期相比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重度子癇前期患者臍血清鉛含量與輕度子癇前期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輕度子癇前期患者母血清鉛含量與妊娠期高血壓相比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輕度子癇前期患者臍血清鉛含量與妊娠期高血壓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妊娠期高血壓患者母血清鉛含量與對照組相比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妊娠期高血壓患者臍血清鉛含量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母血清鉛與臍血清鉛含量顯著相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有害重金屬鉛在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血清、臍血清中均明顯增高,說明鉛在體內的蓄積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生有一定關系;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體內存在高鉛現(xiàn)象,由此推斷鉛含量的增加是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病因之一,其機制可能與鉛影響鈣離子轉運系統(tǒng)及導致機體的氧化損傷有關。
妊娠期高血壓疾??;鉛;血清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種全身性疾病,是導致孕產(chǎn)婦各種并發(fā)癥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病因機制不明,導致該病至今不能有效預防及治療,影響了對其防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生活中接觸鉛、鎘等有毒重金屬的機會愈來愈多,故對有毒重金屬與本病的關系的研究逐漸深入。有文獻表明,鉛、鎘、砷、鋇、汞、鉈等有毒重金屬元素對血壓變化有重要的影響[1];母體的血鉛、血鎘水平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fā)生有一定的關系。目前,筆者所見國內外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與鉛、鎘關系的研究較少。因此,本試驗通過測定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及正常孕產(chǎn)婦母血清、臍血清中鉛含量,以了解本地區(qū)孕產(chǎn)婦體內鉛蓄積情況,探討其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及嚴重程度的關系。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河北醫(yī)科大學第四醫(yī)院產(chǎn)科住院分娩患者,所有患者均為石家莊地區(qū)常住人口。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組100例,平均年齡(28.9±5.2)歲;平均孕周(37.3±2.0)周;又分為A、B、C 3組,即妊娠期高血壓組(A組)30例,輕度子癇前期組(B組)30例,重度子癇前期組(C組)40例。對照組100例,平均年齡(27.6±4.1)歲;平均孕周(38.1±2.5)周。2組患者均為單胎、初產(chǎn)。2組患者均無鉛、鎘等有害重金屬接觸史。無高血壓、心臟病、腎病、糖尿病及肝病病史,無輸血及免疫治療史。2組患者年齡、孕周、孕次和校驗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組別年齡(歲)孕周(周)孕次(次)校驗(次)對照組 27.6±4.138.1±2.51.53±0.860.22±0.51妊高病組28.9±5.237.3±2.01.82±0.880.29±0.47
1.2 主要試劑及配制 鉛標準儲備液由石家莊市衛(wèi)生檢測中心配制,濃度均為1 000 μg/ml。標準系列的配制:用10 ml移液管準確移取10 ml鉛標準儲備液至100 ml容量瓶中,以0.15%硝酸溶液定容至刻度,其濃度值100 μg/ml。依次吸取以上混標溶液0 μg、10 μg、50 μg、100 μg、500 μg、1 000 μg分別置于100 ml容量瓶中,以0.15%硝酸溶液定容至刻度,濃度依次為0 mg/L、0.01 mg/L、0.05 mg/L、0.1 mg/L、0.5 mg/L、1.0 mg/L。
1.3 主要儀器 Optima 2000DV(SB/GP0219)型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儀(美國PE公司),-30℃冰箱SANYO日本三洋公司。
1.4 標本采集 母血采集:住院患者在產(chǎn)前嚴格消毒下,采肘靜脈血5 ml,在室溫放置30 min,用臺式高速離心機以3 500 r/min離心5 min,用吸管將上層血清吸出放入容積為1.5 ml的離心管中,置入-30℃冰箱中冷凍保存。臍血采集:胎兒出生后立即拭凈并消毒臍帶,采集臍靜脈血5 ml,室溫放置30 min,用臺式高速離心機以3 500 r/min離心5 min,用吸管將上層血清吸出放入容積為1.5 ml的離心管中,置入-30℃冰箱中冷凍保存。
1.5 樣本處理 分析使用的全部容器、量具洗潔精清洗干凈后,用自來水沖洗6~8遍,再經(jīng)蒸餾水沖洗后,置于10%的硝酸溶液中浸泡24 h,取出后用蒸餾水和去離子水各沖洗3~4遍,烘干,放入干燥箱內保存?zhèn)溆?。準確量取母血清、臍血清各2 ml放入石英坩堝內,加混合酸(0.5 ml高氯酸+5 ml硝酸),加蓋玻璃片,靜置24 h,再置于可調溫的電爐上,控制溫度105~110℃,緩慢加溫至溶液近于白煙逸盡為止。冷卻后,用去離子重蒸水定容為5 ml,上機測定。
2.1 對照組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組母血清臍血清鉛含量比較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母血清、臍血清鉛含量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2。
組別母血清臍血清對照組 0.0726±0.07000.0630±0.0164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組0.0982±0.1222?0.0960±0.0167?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
2.2 對照組與A組母血清臍血清鉛含量比較 A組患者母血清、臍血清鉛含量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3。
組別母血清臍血清對照組(n=100)0.0762±0.07000.0630±0.0164A組(n=30) 0.0878±0.0945?0.0947±0.0181?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
2.3 A組與B組母血清臍血清含量比較 B組患者母血清、臍血清鉛含量均顯著高于A組(P<0.05)。見表4。
組別母血清臍血清A組0.0878±0.09450.0947±0.0181B組0.0941±0.1259?0.09963±0.0139?
注:與A組比較,*P<0.05
2.4 B組與C組母血清臍血清含量比較 子癇前期重度組患者母血清、臍血清鉛含量均顯著高于子癇前期輕度組(P<0.05)。見表5。
組別母血清臍血清B組(n=30)0.0941±0.12590.09963±0.0139C組(n=40)0.1128±0.1464?0.0968±0.0178?
注:與B組比較,*P<0.05
近年來,大量重金屬被開采利用于日常用品,伴隨而來的是人們接觸有毒重金屬的機會也日益增多,血鉛水平與高血壓病發(fā)生、發(fā)展關系密切,而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與鉛的研究,筆者所見國內外報道甚少。本研究通過測定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和正常妊娠的孕產(chǎn)婦血清、臍血清內鉛的含量,探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體內鉛含量變化的意義。
人體內90%~95%的鉛貯存在骨內,比較穩(wěn)定。當體內的酸堿平衡發(fā)生改變時,骨骼的磷酸鉛轉變?yōu)槿芙舛却?00倍的磷酸氫鉛進重金屬入血液,而引起鉛中毒癥狀的發(fā)生[2]。鉛是多系統(tǒng)毒物,對全身各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害。鉛對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影響涉及到性腺發(fā)育、月經(jīng)、受精、著床、胚胎發(fā)育、分娩、哺乳和嬰兒的生長發(fā)育等一系列過程。高血鉛孕婦發(fā)生流產(chǎn)、早產(chǎn)、死胎、出生低能兒及殘疾兒的風險比低鉛孕婦高27倍[3]。
有研究發(fā)現(xiàn),低水平鉛暴露能引起高血壓病。已有文獻將鉛列為原發(fā)性高血壓發(fā)病的誘因之一[4]。美國一項研究表明:血鉛水平與血壓直接相關,且在血鉛水平低于1.4 μmol/L時,這種關系很明顯[5]。目前比較公認的鉛升壓機制為血管反應異常,即人體高鉛狀態(tài)下血管對各種刺激表現(xiàn)為收縮增強或者自發(fā)收縮。血管平滑肌的收縮本質上屬于張力型,血管可以長期處于收縮狀態(tài)。鈣的作用機制是可以引起平滑肌收縮,而鉛的作用機制是導致細胞內鈣過量積聚,并且還阻止其釋放,細胞內鈣儲存逐漸增多,從而也使平滑肌收縮逐漸加強。妊娠期鉛接觸,血壓相應會受到鉛的影響。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fā)病機制是全身小血管痙攣,其中可能部分有鉛的作用存在。
早孕期由于生理性血液稀釋,孕婦體內各種微量元素、礦物質含量均相對減少,因此,早孕期鉛含量也可能會低于正常女性。有研究表明,隨著孕齡增加,孕婦血鉛水平逐漸增高,尤其妊娠晚期最為明顯[6]。隨著鈣的釋放,骨中的鉛便也隨著骨鈣的入血而入血,造成血鉛水平的上升[7]。本結果顯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母血清、臍血清鉛含量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表明妊娠期高血壓患者體內存在高鉛現(xiàn)象,體內鉛水平的增高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有關。美國密歇根州大學調查了705例孕婦,平均血鉛僅(12±0.3)μg/L,經(jīng)過統(tǒng)計學分析證實,母親低水平血鉛與妊娠合并高血壓或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有關[8]。
有研究表明血清鈣離子濃度的降低可引起妊娠期高血壓疾病[9]。隨著胎兒逐漸長大,對鈣的需要量越來越多,母體隨之會釋放自體鈣以滿足胎兒的需求,同時孕期母體血容量、腎血流量及腎小球濾過率明顯增加,故而孕婦排尿增多,尿流失鈣量加大,而孕期母體處在較高的雌激素水平,較高的雌激素水平會嚴重影響母體對骨鈣的重吸收,因此整個孕期鈣需要量大,流失多,血清鈣的濃度必然是減少的。人體內的鉛、鈣關系密切,鉛能導致細胞內鈣離子的過量積聚,阻止鈣離子從細胞內的釋放。細胞內鈣離子的大量增多,引起血管平滑肌的緊張性和張力增加,導致高血壓[10]。而且鉛、鈣之間存在競爭性抑制作用,鉛通過與鈣競爭腸道結合蛋白上的共同結合位點而抑制鈣的吸收[11]。鉛對蛋白的親和力是鈣的2倍,因而血鉛濃度的增加可使鈣代謝平衡失調,造成血清鈣濃度降低而細胞內鈣水平呈現(xiàn)一種“超載狀態(tài)”,使患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風險上升[12]。本結果顯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母血清鉛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與Rothenberg等[13]報道一致。Bogden等[14]用小白鼠做實驗,發(fā)現(xiàn)低鈣飲食組動物在孕期發(fā)生鉛暴露,會導致妊娠高血壓疾病發(fā)生率增加,且鉛的作用會受到鈣的影響,高鉛會導致低鈣。血鈣、血鉛對血壓均有明顯的作用,且兩者之間可以相互作用引起血壓的改變,即鉛的蓄積可導致細胞中鈣的減少,而鈣的減少又使鉛的濃度增加,妊娠期生理使得這種作用更加明顯,因而使患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幾率增高。
本結果顯示,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血清鉛含量明顯高于正常妊娠的孕婦,差異有顯著性(P<0.01),且隨著病情的加重,血清中鉛濃度逐漸增高。在正常組、妊娠期高血壓組、子癇前期輕度組、子癇前期重度組的比較中,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表明血清鉛濃度增高的程度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病情發(fā)展有關,提示隨著血清鉛水平增加,病情逐漸加重,血清鉛水平和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病情間呈現(xiàn)明顯的劑量-效應關系。鉛在本病中可以作用于腎血管,引起腎血管痙攣性收縮,腎血流量減少,腎局部缺血缺氧,刺激腎小球旁裝置的細胞分泌腎素,腎素入血,使血管緊張素原轉變?yōu)檠芫o張素Ⅰ,后者在血管緊張素活化酶的作用下形成血管緊張素致Ⅱ,可直接引起細小動脈強烈收縮,使血壓升高,血管緊張素Ⅱ還能刺激腎上腺皮質分泌醛固酮,使血壓升高;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分泌系統(tǒng)可以引起腎臟的水鈉潴留,腎小管濾過減少,出現(xiàn)水腫;并且腎缺血缺氧可引起腎小球腎小管管壁的損傷,通透性增加,血漿蛋白濾出,出現(xiàn)蛋白尿。隨著體內鉛水平增高,此種作用更加明顯,因此病情會越來越重。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1)。且2組中臍血清鉛水平均低于母血清鉛,說明隨著母血清鉛含量的增加,臍血清鉛含量逐漸上升,本試驗結果顯示兩者之間呈正相關(P<0.01)。此結論與報道[15]一致。胎兒的器官、組織與成人相比有很大差異,細胞無論是在數(shù)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有較大的不同,因此,胎兒對鉛的敏感度、吸收量與成人相比是有差異的,鉛怎樣通過胎盤及在胎兒體內如何分布尚不可知,因此,胎兒鉛臍血濃度低于母血濃度就不可以簡單地理解為胎盤的有效阻隔,而得出一種錯誤的結論,認為胎盤對鉛有很好的屏障作用,因此母血清鉛含量及臍血清鉛含量的濃度差顯然不能判斷是由胎盤屏障作用所致。2組中臍血清鉛水平均隨母清血鉛水平增高而增高。只能表明鉛能通過胎盤屏障,從母體進入胎兒體內,并在胎兒體內蓄積。若降低孕婦體內鉛含量,可減少宮內鉛暴露,從而降低鉛對胎兒及嬰兒的危害。
在正常組、妊娠期高血壓組、子癇前期輕度組、子癇前期重度組臍血清鉛含量的比較中,結果顯示均無顯著差異(P>0.05)。其原因是否為含量較小,國內外文獻中筆者未見報道,有待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血清、臍血清中均存在高鉛現(xiàn)象,且隨著體內鉛水平的上升,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病情逐漸加重,說明妊娠期鉛暴露與此病發(fā)生、發(fā)展有一定關系。
1 Pfeifer M,Begerow B,Minne HW,et al.Effects of a shortterm vitamin D(3)and calcium supplementation on blood pressure and parathyroid hormone levels in elderly wemen.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5,86:17-19.
2 顧學萁主編.勞動衛(wèi)生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44.
3 Hertz-Picciotto I.The evidence that lead increases the risk for spontaneous abortion.Am J Ind Med,2013,38:300-309.
4 劉莉,葉鵬.環(huán)境鉛暴露與血壓的關系:2003-2010美國健康和營養(yǎng)調查.中華高血壓雜志,2014,22:999.
5 于占洋,侯哲主編.微量元素與優(yōu)生優(yōu)育.第1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0.228.
6 Schell LM,Czerw inski S,Stark AD,et al.Variation in blood lead and hematocrit levels during pregnancy in a socio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population.Arch Environ Health,2010,55:134-140.
7 Gulson BL,Jameson CW,Mahaffey KR,et al.Mobilization of lead from the skeleton during the postnatal period is larger than during pregnancy.J Lab Clin Med,2008,131:324-329.
8 Adonaylo VN,Oteiza PI.Pb promotes lipid oxidation and alterstions inmembrane physical properties.Toxicology,2002,132:19-32.
9 姚泰主編.生理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4.1478-1482.
10 王世俊主編.臨床職業(yè)病學.第1版.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及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聯(lián)合出版社,2011.26-132.
11 夏軍強,劉慶山,馮昶.南昌市城區(qū)新生兒全血鉛含量及其與鋅、鈣的關系.江西醫(yī)學院學報,2008,44:511.
12 Vivoli G,Bergomi M,Roverti S,et al.Zinc,copper and zinc-or-copper-dependent enzymes in human hypertension.Biol Trace Elem Res,2013,133:1260.
13 Rothenberg SJ,Mamalo M,Jiang J,et al.Blood lead level and blood ressure during pregnance in south cental los angeles.Arch Env Heal,2010,54:382-389.
14 Bogden JD,Kemp FW,Han S,et al.Dietary calcium and lead Interact to modify maternal blood growth in rats during pregnance and fetal and neonatal growth in rats during pregnance and lactation.J Nutr,2015,125:990-1002.
15 Goldman LR.Linking research and policy to ensure childrens environmental health.Environ Health Perspect,2013,106:857-862.
R 714.246
A
1002-7386(2017)21-3309-04
2017-05-11)
050011 石家莊市,河北醫(yī)科大學第四醫(yī)院婦產(chǎn)科(王詠梅、尹潔),生殖醫(yī)學科(賈新轉);河北省石家莊市長安區(qū)阜康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范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