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霞
【摘要】閱讀理解是高考考查學生英語能力的重要內(nèi)容,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糟糕的是,學生不能養(yǎng)成好的閱讀習慣,導致閱讀理解得分不高。因此,作為英語老師,我們迫切的需要采用新的教學手法及教學理論,改善閱讀教學現(xiàn)狀,提升閱讀教學質(zhì)量,提高學生英語技能。
【關(guān)鍵詞】閱讀理解 教學方法
隨著很多省份開始使用全國新課標卷,閱讀理解題型的變化,使得閱讀理解在高考試卷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這也給我們英語老師再次敲響警鐘,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迫在眉睫。因此,作為英語老師,我們迫切的需要采用新的教學手法及教學理論,改善閱讀教學現(xiàn)狀,提升閱讀教學質(zhì)量,提高學生英語技能。
一、高中生閱讀理解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閱讀理解是高考考查學生英語能力的重要內(nèi)容,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但從現(xiàn)階段高中生閱讀理解的情況來看,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前后不能兼顧。很多學生在做閱讀理解的時候,看完文章忘了意思,看完題目忘了文章。這主要還是對語篇意思沒能準確的把握??次恼虏荒芮昂蠹骖?,以偏概全,不能很好的把握主題句,最終導致判斷與選擇的失誤。
2.整體意識不強。在閱讀理解中,很多句子是相互呼應(yīng)的,在前面提到的,并給予肯定的內(nèi)容在下一段可能就提出了質(zhì)疑。針對這樣一種題設(shè),學生如果不能進行語篇的宏觀把控,而以偏概全,既有可能引起對語篇的誤解。
3.速度慢,時間不夠。學生在做閱讀理解時不能很好的掌握解題速度,有效的控制時間。先易后難時做題時的一般方法。碰到難題時,千萬不要鉆牛角尖,耽誤太多時間。一時做不出的題目要果斷舍棄,一面影響別的有把握的題。待全部解題完后,如有剩余時間再做放棄的題。
二、改進閱讀教學方法,提高英語閱讀教學能力
1.主位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理解中的應(yīng)用。主位理論最早是由布拉格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Mathesius提出的。主位理論是精簡化的英語認知理論,它可以幫助學生在復(fù)雜的句式里撈取主干,獲取句子想要傳達的真正意思,推及到整個語篇,它可以有效的輔助學生抓取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鍛煉落之間的銜接,從而提高閱讀理解的準確性。
2.語篇語境的互融。語篇是一段連續(xù)的句子或者是語段所構(gòu)成的,一篇英語文章就是一個語篇,語篇的教學主要是以句子和詞匯為核心的,而語境是語篇的語言環(huán)境,是比較抽象的概念。但是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可以根據(jù)語篇的意思而具體活用。不同的語境下,有些詞匯的含義也不相同。通過語境的理解,有利于學生語篇的學習。
三、培養(yǎng)學生英語閱讀的好習慣
英語學習的目的是提高獲取信息的閱讀理解能力,而閱讀能力的提高必須以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前提。因此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和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分不開。但是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存在著許多不良的閱讀習慣例如:讀一句,心譯一句,句句必須翻譯成漢語進行理解,閱讀時總是用手或筆指著單詞等等。這些閱讀習慣嚴重的制約著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須要學生養(yǎng)成好的閱讀習慣。
1.以意群為單位,成組掃讀。英語閱讀要以意群為單位,而非以單詞或詞組為單位。要像探照燈一樣掃視,而不是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去默看。有的同學在閱讀過程中自上而下一字一句,往往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不能正確把握整篇文章作者的觀點。每一篇文章都要有選擇的閱讀,有的地方要細讀,有的地方要略讀,不僅要理解字面的意思,還要理解作者深層次的含義,從而達到既見樹木又見森林的效果。
2.要重視段落的首尾句,發(fā)現(xiàn)文章的中心。任何一位作者都有自己的寫作意圖,任何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中心主旨,而能否明晰作者的寫作意圖,能否把握文章的主旨,是理解一片文章的關(guān)鍵,也是閱讀水平高低的體現(xiàn)。
四、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相應(yīng)的解題技巧的能力
通常,閱讀理解測試考生的閱讀技能的掌握,可以將閱讀理解的問題分為以下幾類:主旨題、細節(jié)題、推理題等題型。
1.主旨題。主旨題是閱讀理解中比較常見的題型,主要考查考生把握文章大意、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學生在回答此類問題時,首先要抓住文章的主題句。主題句一般位于篇章或段落的開頭,但在歸納性文章中則多出現(xiàn)在文章或段落的后面。有極少數(shù)文章的主題句出現(xiàn)在文章或段落的中間。因此,考生答題時應(yīng)注意:先閱讀文章的首句和尾句,然后再閱讀其他部分,以盡快找出文章的中心;找出每個段落的主題句,進行總結(jié),從中得出文章的大意;如果沒有明顯的主題句,就要通過對全文進行分析、歸納、概括和推理,找到其主旨。
2.細節(jié)題。這種題考查的是考生獲取具體信息的能力。解題時,先讀題干,找出中心詞,在文中查找定位,閱讀相關(guān)內(nèi)容,在腦海里形成初步答案,再閱讀問題的選項,判斷并做出選擇。這類題型的主要提問方式常為:
①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NOT true in the passage?
②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discussed/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③Which is the right order of the events given in the passage?
④All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NOT true except .
細節(jié)題的破解一般采用尋讀法,即先看試題,再讀文章。對有關(guān)信息進行快速定位,再將相關(guān)信息進行整合、甄別、分析、對比,有根有據(jù)地排除干擾項,選出正確答案。此法加強了閱讀的針對性,提高了做題的準確率,節(jié)省了寶貴的時間。
總之,閱讀能力的提高主要靠量的積累,教材中的閱讀材料只是為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提供一種范例。從量的方面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必須閱讀大量的課外材料。持之以恒,才能有效的鞏固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曾美芳.主位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理解中的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