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章華+易旺+金晶
摘 要:“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當今這個信息量極大,誘惑極多的社會,我們不能只靠理論的學習來填補大腦,更應當腳踏實地俯下身子去做一個謀實事,謀發(fā)展,謀成功的實干家。
關鍵詞:實干;思想;行動;堅持
面對當今這個紛紛擾擾、誘惑很多、五顏六色的世界,我們變得越來越難以靜下來認真、用心、投入地去干好一些事了:很容易失去方向,不愿意去尋找方向,很難堅持到底……。
一、實干重在思想
思想是一切行為的先導。有了它,有了這種意識我們干任何事都會有一個更加明確的方向,對下一步該做什么我們會很清楚,該怎么做也會很明白。在思想的引領下,一切行動都會變得很清晰,因為它統(tǒng)攬了全局。
人類因為有了意識,才會產(chǎn)生很多的情緒,比如害怕、憤怒、自大、開心等等。個體自由的人類幾乎是不可能存在的,甚至以家庭為單位的個體也很難獨自存在,除非沒有人看到他,只要他在其他人的視線當中,就會被拉攏或者被統(tǒng)治。
因為弱小的群體擔心被大的群體消滅,大的群體又擔心小的群體會聯(lián)合起來消滅他。為了壯大各自的勢力范圍,中立的群體必然會被其他有“危機感”的群體利誘拉攏,如果不從就可能被消滅,因為各方群體都擔心他被對方群體拉攏以后成為自己的威脅。
人類為了讓個體聚合在一起,主要是靠統(tǒng)一思想。比如相同的民族意識、宗教意識、國家意識,都是為了讓人們能夠形成一個群體而產(chǎn)生的意識形態(tài)。就算人們走散了,只要統(tǒng)一了思想,哪怕等待了一千九百多年,被打散的猶太人仍然又聚在了一起,成立了以色列。
不僅如此,公司、企業(yè)單位,以及任何機構,如果不能統(tǒng)一思想,就會一盤散沙,造成管理、工作等各方面的混亂。就拿軍隊來說,正因為它擁有了嚴明的紀律和各種條條框框的用來衡量和決定官兵的行為標尺,它才能比其它任何組織都要強大。這一重要因素就是官兵在思想上的認識統(tǒng)一到了一定的層次、境界。
二、實干貴在行動
有了思想引導我們?nèi)ブ忠患轮?,行動就成了思想的第一繼承者。那么,為什么要行動?
現(xiàn)在職場是一個競爭的舞臺,一個職業(yè)人只有不斷的改變自己,不斷的提升自己,才能一步步地適應職場,變得越來越優(yōu)秀,最后走向成功。要想達到成功的目的,就要注重職場中的一件大事-行動。
腦海中依稀記得初中時的我,在初一的時候,自己的學習很差,英語、語文,特別是英語。至今都很感謝初一的英語老師,聽了她與我媽媽的對話之后,讓我從思想上徹底改變了對學習的態(tài)度與看法,在行動上更是下了苦功。
那天,下著大雨,英語老師正在教室里給我們上課,突然發(fā)覺我媽媽正穿著雨衣在窗外看著我上課,等著我們下課。老師講:“下這么大雨過來看孩子啊”,我媽說:“是啊,我孩子英語成績還好嗎?”,老師回答:“不怎么好,排在后面些”,“怎么提高他的成績呢,這要麻煩老師您多費電心思指導指導孩子了”我媽說。老師問到:“他語文成績怎么樣呢?”,于是我媽答到:“也不怎么好!”?!罢Z文不好那英語肯定也學不好啊”,這是當時英語老師最后說的一句話。
上面的對話全被我聽見了??晌以谛牡滓寻蛋迪露Q心,要證明,要證明我自己,證明給英語老師看。
每天五點半起床,冬天也是一樣,中午午休20分鐘而后按時回到教室背單詞,晚上下自習后再堅持1-2小時,差不多十點半睡。我想盡辦法,小紙條隨身帶,抓住每個瑣碎的時間拿出來默記,開會,回寢室路上,吃飯間隙,上體育課,上廁所……。那時真是真可謂是“無縫不鉆”。心中秉承著信念,一直激勵著我,漸漸的,我更加熱愛英語了,一次次測試,月考也證明了我的行動,我的努力不負,短短一個學期,我的英語成績由四十多名直入前茅,最后基本都是穩(wěn)定在第一的位置。那時光考試獎勵的本子都堆成一摞我放家里了。
就這樣,我用行動證明了語文學得不好照樣也能將英語學好,不僅老師對我刮目相看,也聽見很多同學在后邊夸贊我,從此我便邁入了一名尖子生的行列。行勝于言,理想要靠實干才能實現(xiàn)。
我只是舉了一個自身的例子來證明行動的可貴,當然,古今中外還有很多很多實例,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行動是成功的開始,等待是失敗的源頭。行動是每個人在那片屬于自己的職場中最亮麗的風景,它能照亮一個人,也能給周圍人帶來力量。拿破侖曾經(jīng)說:“想得好是聰明,計劃的好事更聰明,做得好是最聰明。”是的,唯有行動才能實現(xiàn)夢想,唯有行動才能走向成功。
三、實干難在堅持
荀子曰:“九層之臺,功虧一簣;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鼻懊嫖覀儼阉枷牒托袆拥闹匾远贾v了,但我們既已選擇要干的事能否見到底,出成效,最難的一步可能就是我們在行動上的堅持了。要把一件事干到底,也許我們要為此付出很多,也不一定會有想象中的成果。
既然選擇了,就不要退縮。未來的成敗對于我們來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是否努力過,只要你可以問心無愧的說:我努力過了,我盡力了,我想結果對于我們來說并不是很重要的。
想要比別人得到的更多,首先就要比別人付出的更多。
如果沒有愛迪生的堅持,我們又怎么會有便宜的電燈;如果沒有萊特的堅持,又怎么會有實用的飛機;如果沒有居里的堅持,又怎么會有鐳的發(fā)現(xiàn)呢?
正因為他們一點一滴的努力,一步一步的堅持,才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二戰(zhàn)的三巨頭之一,英國首相丘吉爾先生用其一生的成功經(jīng)驗告訴人們:成功根本就沒有秘訣,如果要說有的話,那么就只有兩個,第一個就是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第二是當你很想放棄的時候,你回過頭來看看第一個秘訣,照第一個秘訣去做,堅持到底,永遠不放棄!
當時丘吉爾被一家著名的大學邀請去做一次學生畢業(yè)典禮上的演講嘉賓,沒想到這次演講成為他生命當中最后一次演講。也許是丘吉爾太過年邁,演講的全過程大約持續(xù)了十幾分鐘,但是全程他只講了兩句話,而且都是相同的。當丘吉爾在助手的攙扶下緩緩地走上講臺,肅穆地掃視了一陣子臺下黑壓壓的人群之后,用蒼老的聲音說:“堅持到底,永不放棄!”臺下的學子們靜靜地等待這位世紀偉人精彩的下文,足足幾分鐘過后,丘吉爾又用他那蒼老的聲音講了一句話:“堅持到底,永不放棄!”此時的會場,空氣就像凝固了一樣,但是丘吉爾已經(jīng)開始緩緩的走下講臺,走上汽車,當汽車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之后,臺下開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這場演講成為演講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并非丘吉爾不會演講,臺下的學子們早已被這位世紀偉人的生命之音所深深的震撼。
風靡一時的美國著名電影《阿甘正傳》中的阿甘盡管是一個智商只有75的地能人,但卻憑借其堅定信念和不懈努力最終獲得了成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