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慕理
摘要:“教學做合一”是著名的行知教育思想。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應僅僅傳授書本知識,而要根據(jù)學習實情,引領學生“在做中教,在做中學”,讓學生“做起來”,培養(yǎng)學習樂趣,播撒“愛”語文的種子。
關鍵詞:教學做合一;愛學語文;會學語文;學真語文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17-045-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边@里的“實踐能力”就是學生“做的能力”。教師要用心引導,邊教邊學,邊做邊學,讓學生愛學語文、會學語文、學真語文。
一、在課堂上做起來,讓學生愛學語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拼音時,用心“做一做”、“畫一畫”、“演一演”,課堂活起來,學生自然地愛學語文。
1.做一做
學拼音時,要求學生自制拼音卡片。學生與家長一起,尋找材料,細心裁剪,用彩筆寫上拼音字母,最后用自制卡片進行拼讀練習。這樣的作業(yè),激發(fā)了學習興趣,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加強了對拼音的記憶。上課時利用自制卡片,讓學生動手拼一拼。如:學習“z c s”一課聲母后,讓“z c s”與“a”、“u”相拼時,教師先示范左邊擺出“z c s”的聲母卡,右邊擺上“a”、“u”的卡片,讓聲母與韻母的四聲分別相拼,再讓同桌之間學著樣子進行練習。學生在擺玩中學習拼音,開心又有趣。
2.畫一畫
教學時,先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字母旁的圖片,讓學生明白字母的讀音和形狀,接著讓孩子們展開想象,想想這些拼音字母像我們生活中的哪些事物,并用畫筆畫下來。如教學字母“o”時,先指導學生掌握發(fā)音,接著讓他們展開想象:你覺得“o”像什么,你能把你想到的事物畫出來嗎?學生們便你一言我一句:“像泡泡”、“像鴨蛋”、“像足球”、“像呼啦圈”……如此,“o”將永遠印刻在他們的腦海里。
3.演一演
學習拼音時,讓學生用自己的身體、小手來表演字母。如在教“l(fā)”這個字母時,讓學生思考:怎么用自己的身體表演出“l(fā)”?經(jīng)過一番熱烈的討論,孩子們有的站得直直的勾出一只小腳;有的把食指和拇指張開成直角;有的將手臂一橫一豎放著;有的干脆將身體下彎靠近兩腿……各種各樣的“l(fā)”出現(xiàn)在眼前。這樣,捉不到、摸不著的拼音字母變得可以觸摸,直觀有趣,讓學生近距離地接觸了拼音字母。這種動手動腦的表演,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加強了對拼音的記憶,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手段。
二、在課堂上做起來,讓學生會學語文
一位好語文的老師,僅僅教給學生知識是不夠的,更應該讓學生會學語文。
1.做做寫寫學生字
寫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在指導學生寫字時,教師應該做給學生看,寫給學生看,學生就能觀察老師的寫字姿勢,留心老師起筆、行筆和收筆的過程,直觀地感受到生字的結構、寫字的方法。學生善于模仿,教師寫字時始終保持正確的姿勢,規(guī)范書寫,學生也能養(yǎng)成認真寫好每一個字的習慣。
2.圈圈畫畫學課文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圈圈畫畫就是動筆墨。例如在學課文時,教師可要求學生標好自然段,圈出課文中的生字詞,畫出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地方,做法雖然簡單,但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有著莫大幫助。
三、在課堂上做起來,讓學生學真寫語文
古語云:“問與學,相輔相成,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苯處熞箤W生學會思考,產(chǎn)生疑問,解決疑問,這才是真學。
例如,《鄉(xiāng)下孩子》是一篇描寫鄉(xiāng)下孩子幸福童年的課文,教學時有這樣一個片段:
師:小朋友們,你們覺得鄉(xiāng)下孩子挖野菜、逮小魚有趣嗎?
生:有趣!(這時我看到小翔慢慢舉起了他的手。)
師:小翔,你有什么想說的?
小翔:老師,我覺得鄉(xiāng)下孩子挖野菜一點也不有趣。
師:為什么呢?
小翔:我覺得挖野菜很辛苦,在老家的時候我就經(jīng)常和奶奶挖野菜,一挖就要挖一整天,很累。第二天一大早還要把野菜拿到集市上去賣錢。
(如何避免這樣的學習尷尬,解答學習的疑惑,找到正確的答案?我決定讓孩子們自己做一做,通過自己的行動來尋找答案。)
師:小朋友們,現(xiàn)在不是挖野菜的季節(jié),但是我們的校園里有些雜草,我們就把這些雜草當成野菜,一起去尋找它們,看看挖野菜是什么感覺,好嗎?
生:好!(孩子們顯得十分興奮。)
第二節(jié)課,孩子們開始了虛擬的“挖野菜”實踐活動,之后繼續(xù)了探討活動。
師:小朋友們,你們覺得挖“野菜”有趣嗎?
生1:剛開始很有趣,一直挖就很累。
生2:一直蹲著,腳都酸了。
生3:沒有課文里那樣有趣。
……
師:是呀,有些生活在鄉(xiāng)下的小朋友吃不飽,穿不暖,連書也沒有讀,非??蓱z,我們現(xiàn)在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讀書,是多么幸福呀!你們要不要更加努力學習?
生:要!
師:小朋友們真厲害!自己動手發(fā)現(xiàn)了和課文中不一樣的知識,還明白了深刻的道理,真棒!
在語文課堂上,常常會有學生提出一些奇特的想法和不同的理解,對課文內(nèi)容產(chǎn)生質(zhì)疑。如果教師能鼓勵學生質(zhì)疑課文,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使教學過程變成“教學做合一”的過程,“愛學語文、會學語文、學真語文”才會成為現(xiàn)實,學生才會成為課堂學習的主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