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建輝
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
姚雪垠致李治華信札解讀(之一)
許建輝
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
2014年3月26日上午,習近平主席在參觀里昂中法大學時,親切接見了99歲高齡的著名旅法華人翻譯家李治華。習近平主席彎下腰握著坐在輪椅中的老翻譯家的手,熱情稱贊他的執(zhí)著精神和學術才華,說他是里昂中法大學學子的杰出代表,是傳播中華文化的卓越榜樣。
李治華(1915- ),中法文翻譯家。1937年畢業(yè)于北平中法大學法國文學系。1942年獲得里昂大學碩士學位。此后長期旅居法國,從事漢語教學工作。1985年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1992年入法國籍。曾任歐洲華人學會副理事長,《歐華學報》主編。2002年被法國政府文化部授予“法國文藝中級榮譽勛章”。同年,將大批手稿、書信捐贈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為之建立“李治華·雅歌文庫”。
20世紀30年代中期,李治華先生隨身帶著盧梭的《懺悔錄》早期譯本赴法留學。抵法不久他即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國人對巴爾扎克、莫里哀、雨果、福樓拜、莫泊桑等法國大作家及其作品耳熟能詳,而法國讀者對中國的作家作品卻知之甚少甚至全然不知。究其原因,在于多年來我們把那么多的法國文學作品譯成中文引進了國內(nèi),而我們國家的作家作品被推介到國外的卻寥寥無幾。這種文化交流的不平等現(xiàn)象,刺激了李治華先生的“中國心”,促使他把對祖國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譯介當成義不容辭的責任扛起來,幾十年如一日傾心投入,把一部又一部的漢語文學著作譯成了法文:1958年,艾青詩選《向太陽》法譯本出版;1959年,魯迅著《故事新編》法譯本出版;1979年,巴金著《家》法譯本出版;1981年,他與法籍妻子雅歌耗時27年聯(lián)手完成的法譯《紅樓夢》出版;1984年,姚雪垠中年時期的代表作《長夜》法文版出版……
翻譯家剛“告別”曹雪芹,就聯(lián)手姚雪垠,不是神來之筆,而是胸有成竹?!耙痪虐艘荒晡逶?,我和法國友人巴迪先生一同去四川旅行,我們那時正進行一項有關老舍的工作。于是探訪老舍抗戰(zhàn)時期的故居,并且在幾個圖書館里搜尋了他當時發(fā)表的許多文章以后,我們就由重慶坐船下三峽到武漢,乘飛機返回北京?!崩钪稳A后來在法譯本《長夜》的“序言”中回憶說:“六月初,巴迪先生回巴黎,我在北京多逗留一個星期,以便與家人團聚,并擬拜訪姚雪垠。我曾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號《詩刊》上讀過他批評徐遲論詩的一篇文章,內(nèi)容深湛精辟,我非常想認識他。因為他的作品大部分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印行,所以通過當時在該社工作的歐明華夫人趙小芹介紹,就見到了這位久已仰慕的作家?!?/p>
初次相見,李治華眼中的姚雪垠“身材魁梧,儀表軒昂,雙目炯炯有神”?!斑@位名溢中外的作家卻平易近人”,李治華寫道:“他向我親切和藹地談論自己的著作、計劃和創(chuàng)作方法,在我訪問的時候,他正撰寫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第四卷?!薄耙ρ┷蠛芟M夷馨选独钭猿伞纷g成法文,但因我已入暮年,不敢企及翻譯這部卷帙浩瀚的巨著,就請他指定一本比較短的作品,以便介紹給法國讀者。他說有兩部舊作,《長夜》和《春暖花開的時候》,都不太長,但已絕版,不久即將重印,出版以后就寄給我。我回到法國以后,當年秋天接到《長夜》的重印本?!薄澳闷疬@本趣味盎然的小說,就不忍釋手,一口氣讀到最后一頁。”李治華認為,《長夜》是用中國傳統(tǒng)小說的筆法,寫出了中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特定的時代氛圍。雖系自傳經(jīng)歷,又頗具傳奇色彩,故事情節(jié)十分動人。把這部小說介紹到法國,可以讓法國讀者形象地了解舊中國的兵荒馬亂民不聊生,從而理解中國人民為什么會向往建立一個獨立和平、祥和有序的新中國。掩卷之時,翻譯《長夜》的主意已定。
《長夜》寫于1945年8月至1946年7月,于1947年5月由上海懷正文化社出版。其時國家內(nèi)戰(zhàn)正熾,上海物價飛漲,書刊發(fā)行工作受到嚴重阻礙。《長夜》初版只印刷2000冊,未能引起讀者注意。直到1981年1月,才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重新印行。
法文版《長夜》出版之后,反響甚佳。姚雪垠因之而應邀以“中國著名作家”身份前往法國,出席馬賽玫瑰節(jié)世界名作家會議以及名作家簽名售書儀式。20世紀80年代前期,一個對話與交流的全球化時代曙光初露。作為一個以民族自尊為自我核心意識的著名作家,姚雪垠抓住這個讓祖國的文學和文化走向世界的機會,借助馬賽玫瑰節(jié)舞臺,做了一次非常精采的亮相;他的簽名售書,他的答記者問,在李治華的全程陪同下,都取得了圓滿成功。訪問過程中接待方主導發(fā)生的一連串喜劇性變化,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其一,改善了姚雪垠的住宿條件。會議組織者德菲爾夫人親自提升了姚雪垠下榻旅館的檔次,新遷入的駐地既有舒適的客房又有舒適的會客廳。
其二,延長了活動經(jīng)費的負擔時間。原定只提供5天的活動經(jīng)費,后改為14天全程包攬。
其三,增加了訪問議程。計劃中的訪問議程圓滿完成后,又臨時增加了馬賽市政府為姚雪垠授勛一項。
其四,改變了對姚雪垠的稱呼。初次相見時,德菲爾夫人稱姚雪垠為“先生”,簽名售書后改稱“大師”。
其五,希望姚雪垠做外交官派駐法國。送別晚宴上,德菲爾夫婦忽然提議,希望姚雪垠能到馬賽做“第一任中國總領事”。
其六,法國總統(tǒng)密特朗收到法文版《長夜》后,親筆致信姚雪垠表示感謝,并對姚雪垠訪法表示熱情歡迎。
……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始終高度關注著遠涉重洋的姚雪垠,對他訪問行程中的每一步都有客觀的把握和評價。訪問結(jié)束,姚雪垠歸國。代表中國作家協(xié)會到北京首都機場迎接他的官員一見面就告訴他:作協(xié)已經(jīng)收到駐法大使館的長文電報,肯定他的出訪“十分成功”。在給作協(xié)的《訪法匯報》中,姚雪垠寫道:“經(jīng)過這次訪法之行,更明白了巴黎是歐洲‘文學藝術中心’的優(yōu)越地位。我們應重視同法國的關系,通過法國渠道,使中國更多的優(yōu)秀作品走向世界。為著這一戰(zhàn)略目的,我有兩個建議:第一,邀請德菲爾夫人訪問中國……第二,邀請李治華夫婦回國訪問……”匯報中,姚雪垠盛贊李治華的貢獻,并主動以“介紹人”身份,力薦李治華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
上述內(nèi)容,在李治華捐贈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的姚雪垠手札中皆留有萍蹤?,F(xiàn)將手札照錄如下,并對信中提到的某些史實加以詳略不等的注解,以助閱讀。
一
治華先生:
我因在北京來訪者多,暫住武昌東湖工作。大函由北京轉(zhuǎn)來,昨日收到。承你知音,擬將《長夜》譯為法文出版,十分高興。此書(解放前)初版時只印兩千冊,沒有引起社會注意,實際是我的重點作品之一。另外我有一本小中篇《牛全德與紅蘿卜》②,不足十萬字,一九四二年出版時頗受文壇重視,是我青年時的中篇代表作。今年一月份重印一版,已經(jīng)賣光。我找到后給你寄上,希望在譯完《長夜》之后,一鼓作氣,再將此書譯出。
《春暖花開的時候》因我太忙,至今尚未動手修訂。因中國青年出版(社)已列入出版計劃,所以我將在今冬開始動手修訂,明年春季交稿,秋季出版。
《李自成》第三卷最近已出版,小三十二開本五十三萬部已在北京發(fā)行,武漢尚未運到。另有彩色插圖大開本十萬部尚未裝訂出來。等我十一(月)下旬回到北京時,給你寄一部大開本的。第三卷有九十六萬字,分上中下三冊,仍是暢銷書。
來信仍寄北京家中。
遙祝近安!
姚雪垠
八一年十月
①1981年秋天,姚雪垠離京南下,住進武漢東湖黃鸝灣,構(gòu)思并開始著筆創(chuàng)作《李自成》第五卷。這封信,就寫于此時此地。
“昨日”來信,今日即回;對方只是剛決定“將《長夜》譯為法文”,這邊就列出了一串書目希望能“一鼓作氣”譯出來。姚雪垠真誠、坦蕩、熱情、直率、快人快語快事的品性與作風,以及他對李治華翻譯水平的無條件信任,均可由此略見一斑。
②《牛全德與紅蘿卜》,中篇小說。版本有:重慶文座出版社1942年10月初版、上海懷正文化社1947年5月出版、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3月第一版。姚雪垠希望李治華“在譯完《長夜》之后,一鼓作氣,再將此書譯出”的想法,曾與李治華當面談過,詳情雖不得而知,但他對本人著作走向世界的信心和勇氣,此后不久即熱情洋溢地表現(xiàn)在他于“1981年12月25日晨”寫給王維玲的信中:
我大概十二月上旬返京,過了春節(jié)重來湖北,專心改《春暖》。
《春暖》大概要分上下冊出版,擬以較快的速度將上冊交出發(fā)排。有了清樣就可以請人畫插圖(決定請丁聰同志)。《春暖》爭取插圖、印刷、裝禎都達上乘,以便出口。前已約好《春暖》一出版就譯為法文。如《長夜》和《春暖》相繼譯為法文在巴黎出版,就為《李自成》進入歐洲打開了門戶。
李治華與姚雪垠來往書信
二
治華先生:
收到二月五日來信。得知與出版社已簽訂合同,十分欣慰。我給你寫的字,十天前已交中國美術公司拿去裝裱,等送來即寄上。
你要的《學習追求五十年》,第九章須要《新文學史料》今年第一期出版后方連載完。這是季刊,今年第一期將在二月廿日出版,我將于三月上旬將已發(fā)表的各章全給你寄去,以后每發(fā)表一章都寄上。這部回憶錄是每期刊物發(fā)稿時催我寫一段,所以將來出單行本時尚須作許多補充和修改。估計第十一章發(fā)表之后約有十幾萬字,寫到“文化大革命”爆發(fā)前夕。這十幾萬字將先補充修改出來,作為回憶錄的上冊出版。
《李自成》第三卷被認為是八一年我國文學作品中最暢銷的書,不到半來(年)已印了(包括外?。┮话俣嗳f部(每部上、中、下三冊)。第一卷日譯本因出版社目的和要求有改變,所以春天不能出版,要到七八月間才能出版。原來出版社(日本講談社)只考慮以日本關心中國文化的讀者為對象,后來改變了想法,“希望通過這部小說扭轉(zhuǎn)日本讀者對中國現(xiàn)代小說的印象”(譯者來信中語),所以要譯文中盡量少用漢字,以照顧當代日本讀者讀漢字水平低落的趨勢。因此,譯稿不得不重新修訂,將譯稿中的許多漢字改為平假名。現(xiàn)在講談社希望在三月份交稿,八月份以前出書,作為中日兩國建交十周年紀念。
我不記得你前年回北京時我是否將《李自成》第一卷贈送了你,所以前幾天寄上一部。我希望這部作品最終能經(jīng)你的手介紹到歐洲,為祖國的現(xiàn)代文學爭取影響。我努力爭取到一九八五年能夠?qū)⒌谒?、五卷同時出版。出齊之后,回頭將全書通改一遍。估計,第一卷基本不動,只修訂一些字句,但很少。第二卷和第三卷修訂稍大,都改為兩卷。
《春暖花開的時候》尚未動手修改②,打算將《李自成》第五卷在上半年完成口述錄音,下半年集中幾個月的時間改《春暖》。
今寄上照片一張,將來《長夜》前邊可以使用此照。這是去年《湖北畫報》的攝影記者來我的書齋中照的。
敬祝文安,并祝府上均好!
姚雪垠
1981(2)年2月12日
②姚雪垠擬“動手修改”的《春暖花開的時候》,是其創(chuàng)作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開始寫作于1939年秋,邊寫邊連載于重慶生活書店出版的《讀書月報》。全書原計劃為三部曲,1943年續(xù)完第一部后因故中斷。1944年即將第一部分為上、中、下三冊由重慶現(xiàn)代出版社出版。當時“國統(tǒng)區(qū)”面積已經(jīng)大幅度縮小,被稱為抗日大后方的二三十萬人口的大城市只剩了重慶、成都、昆明、桂林和西安,而且各大小城市之間的交通十分不便。在這樣的發(fā)行條件下,新小說一般只印兩千冊,《春暖》卻開機就印了一萬,并在兩星期內(nèi)銷售一空。再印,再賣,再告罄,反反復復,至1946年止共印行4次。之后因被誣為“色情文學”而在大陸絕版,卻在香港出現(xiàn)了三種翻印本,并在東南亞廣為發(fā)行且四十余年盛傳不衰。直至1979年12月6日,新加坡籍華文作家嚴暉還在《星洲日報》撰文回憶:
《春暖花開的時候》就是寫大別山這一群青年男女的抗戰(zhàn)工作和生活動態(tài),其中有幾個人物,我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這部小說當時相當轟動,大后方的青年讀者很羨慕那種生活,覺得既新奇又很有意義。曾有過那種生活的讀者,好像重溫舊夢,又思念起那一段活潑生動的日子,即便抗戰(zhàn)結(jié)束多年,仍有一種親切的感覺。
三
治華先生:
另外寄上《學習追求五十年》一份。其中關于《長夜》的一章,已在你處了。這稿子是陸續(xù)逼出來的,將來出單行本時要大加補充,修改。越往后同現(xiàn)實結(jié)合越密切,寫起來越有困難。但目前國內(nèi)穩(wěn)(定),文章好寫多了。
關于為《長夜》設計封面事,我有一位老朋友是國內(nèi)有名的專家。我昨天特意找他談這件事,他提出兩個問題,需要煩你解決:
一、封面上有什么法文字,請你寫清楚,是否也要中國字的書名?他設計封面圖案,要考慮將這些文字設計進去,以求繁體諧和。
二、多大開本,大約多少頁?明白開本大小和厚薄,他好將裝幀與封面圖案統(tǒng)一考慮。
以上兩個問題,請你來信說明。
順頌譯安!
姚雪垠
八二年二月二十日
①《學習追求五十年》系作者自撰的回憶錄。
②“關于《長夜》的一章”《學習追求五十年》的第六部分,題目是“《長夜》是怎樣寫出來的”,下分:(一)遍地匪荒的年代;(二)我的百日歷險記;(三)《長夜》的寫作經(jīng)過、經(jīng)驗和感想;(四)談一談語言問題等幾大塊內(nèi)容。
③“國內(nèi)有名的專家”,指詩人、獨具特色的書籍裝幀藝術家曹辛之。曹辛之筆名杭約赫,江蘇宜興人,曾長期任職于人民美術出版社。
四
治華先生:
我國房子的傳統(tǒng)結(jié)構(gòu),南方和北方的款式不盡相同。中原和北方的房子,一般以長方形為正規(guī),而長方形則以一座房子包含三間為正規(guī)。這是基本規(guī)格。間是計算房屋的單位。一座房子包含三間,只適合一般住宅,不適合宮殿、廟宇的大殿、封建富貴人家的主建筑(如上房、大廳等)。在中原地區(qū),一般中、上等地主的上房(又稱堂屋)和客廳,比一般房屋高大,常采用“明三暗五”的結(jié)構(gòu)。從外表(明)看來,仍然是三間合一的長方形,從內(nèi)部(暗)看來,它是五間合一的,所以叫做“明三暗五”。我不會繪圖,只好不怕您見笑,畫個示意圖吧。您看了下邊的示意圖之后,再看我的文字解釋,心中就會完全清楚了。
(圖略)
這座房子較大,其長度可以分為五個等分,是五間長,從里邊的檁和柱子可以看得很清楚,從外邊看不見。這就是“暗五”。
我國房屋建筑,通常是土木結(jié)構(gòu),它的長度和高度受常用木材的長度限制?!鞍滴濉钡姆孔拥糜昧罅?,兩頭的大梁包在山墻里邊。梁木是橫向的,下邊有柱子,上有二梁,構(gòu)成“山架”,上邊架著檁條,檁條上釘牢椽子。大梁的長度決定房屋的寬度,也就是深度,在河南俗稱“入身”。房屋的長度只受檁條的限制,特別是脊檁。每間房子有一條脊檁,“暗五”用五條脊檁。通俗舊小說中形容山大王的議事廳有所謂“九間九檁”、“七間七檁”,就是這個道理。房子的長度增加,寬度當然也要相應地加寬,那就得加長大梁。這個問題不在您提出的問題范圍之內(nèi),我不談了。
曹辛之處,我一定催他在六月上旬交出封面設計,請勿念。祝您譯筆順利,如期完成。我稍微心閑一點,一定寫詩奉贈。我平日寫詩甚少,都因太忙?!独钭猿伞分械脑?、詞、文章,基本上都是我自己寫的,那是迫不得已。但是贈您的詩,我最近一定擠時間寫出來。
敬祝府上均吉!
姚雪垠
1982年5月7日
①這封信,是專為解釋房屋結(jié)構(gòu)的“明三暗五”而寫。《長夜》中寫到中原地區(qū)的房屋結(jié)構(gòu)時使用了這個詞語,李治華因不名其狀無法翻譯因而寫信咨詢,姚雪垠以這封圖文并茂的長信復其。本是細枝末節(jié)無關緊要的四個字,卻引發(fā)兩人隔山隔海的一番研討,其治學精神之嚴謹,實令儕輩愧望后塵。
②《李自成》中凡出自小說人物之手的詩、詞、文章近60首(篇),皆為姚雪垠代作。其中詩有七律(如代劉宗周作《謝恩口占》、代李信作《答陳舉人》、代洪承疇作《囚車過錦州》等)、七絕(如代盧象升作《詠駿馬五明驥》、代圓通長老作《偈言》、代牛金星作《隨大軍過龍門題壁》、代崇禎作《賜督師輔臣嗣昌》)、五古(如代牛金星作《五古殘詩》)、楚辭(如代劉子政作《祭文殘篇》、代李巖作《開封古樓題詩》、代李邦華作《絕命詩》)、七古(如代作《招貼詩》)、楹聯(lián)(如代盧象升作《酒杯題句》、代徐以顯作《張獻忠客廳對聯(lián)》、代牛金星作《贈李自成聯(lián)》、代大學士作《福王宮迎恩殿楹聯(lián)》、代吳三桂幕僚作《吳三桂書房對聯(lián)》、代作《筆筒題詩》),以及義軍專用的告示類四言(如代劉玉尺作《將士必讀》、代作《口喻》)、六言(如代作《曉喻》之一、之二);詞有《西江月》(如代孫傳庭作《告示》)《沁園春》(如代李信作《登古吹臺感懷》)《滿江紅》(如代劉子政作“北望遼河”)《賀新郎》(如代劉子政作“海樓空揮淚”),文章如代崇禎作《祭洪承疇文》……可以說,我國古代文學的各種體裁,都被姚雪垠糅進了《李自成》中。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科舉時代,做官人講究“正途出身”,即從五六歲開始“發(fā)蒙”,繼之秀才、舉人、進士,一步一步考過去,“三元及第”而后進入仕途。所讀書目,不外四書五經(jīng)、唐宋各種文集和出于時人之手的“八股”。由此造就的士大夫階層,人人都會作詩填詞,以至于官場上的交際應酬也以詩詞唱和為習用手段。為了在《李自成》中如實表現(xiàn)出這種歷史真實,姚雪垠創(chuàng)造性地將中國古典詩、詞、文、聯(lián)都作為人物的“特殊語言”自由運用,從而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明朝末年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
將如此豐富的文字體裁、體制或樣式齊集于一部長篇小說,這現(xiàn)象迄今也不多見。尤為難得的是這些文體都是根據(jù)作品中不同人物的身份與性格量身定做,因而與小說整體水乳交融不可分割。之所以能如此,姚雪垠的解釋是:“民族的語言和獨特文化,不僅在國內(nèi),而且在國際上,都是超越階級的民族凝聚力”,所以,“歷史小說應該按照歷史現(xiàn)實主義要求寫出中國古人的真實生活,用我們民族的獨特文化表現(xiàn)出我們民族文學的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來”。
1984年10月28日,姚雪垠與李治華,攝于巴黎公社社員墻下
五
治華兄:
你五月廿五日來信早收到,因等候《長夜》的封面設計,故遲延回信至今。
辛之因參加一個革(民)主黨派的會議,拖延了設計工作。本月下旬一定可以將草圖寄上,請勿念。我定于明日晚車離京,去湖南南岳出席中國當代文學學會第三次年會,月底以前一定回京,即將封面草圖寄上。我平時是盡量不參加會議的,本月中下旬中華全國文聯(lián)委員會與中國當代文學學會同時開會,我不能一概不參加,所以只好對北京的會議請假,到南岳去。我是當代文學學會的理事長,有直接責任。當代文學學會的會員以全國各大、專學校中從事當代中國文學的教學和研究的工作人員。
匆匆,即頌文祺,并候府上均吉!
姚雪垠
1982年6月9日
①1980年6月,中國當代文學學會成立大會暨學會第一屆年會在廣州召開。會議由廣東語文學會和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大學、華南師院、廣州師院等單位聯(lián)合承辦。時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吳冷西、省委宣傳部長陳越平出席了開幕式,并在會前接見了會議領導小組成員。中國當代文學學會會長姚雪垠致開幕詞,并在會上作了題為《我對于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探索》的長篇報告(前一部分)。姚雪垠在報告中指出,中國文學應當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體現(xiàn)出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民族氣派。他認為,中國是一個文化歷史十分悠久、文化遺產(chǎn)燦爛輝煌的國家,應當努力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遺產(chǎn),同時借鑒西洋文學的經(jīng)驗,從而創(chuàng)造出我國自己的新文學。
作為中國當代文學學會的創(chuàng)始人,姚雪垠特別強調(diào)學會要有明確的指導思想,把握正確導向?!皬氖轮袊敶膶W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應以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既要從發(fā)展的觀點看歷史,也要堅決捍衛(wèi)五四以來新文學的健康傳統(tǒng)。捍衛(wèi)的目的不是保守,而是發(fā)揚,在已有的歷史基礎上促進新的創(chuàng)造”。他注意到,“少數(shù)同志忽視了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過分注重國際評獎,把中國文藝的繁榮寄托在外國評論、評獎的基礎上”;“我們有少數(shù)電影、電視過分宣傳了中國人的愚昧無知,想以此在外國獲獎”。他批評:“有些作家愧對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稱號,只要能賺錢,什么都寫。有少數(shù)同志甚至墮落到寫色情、寫封建迷信、渲染兇殺的地步”。他認為,只有“用馬克思主義指導自己的創(chuàng)作”,這些問題才有望解決。
早在學會成立之前,姚雪垠于1980年1月15日寫給茅盾先生的信中,就提出了關于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的“兩種編寫方法”:“一種是目前通行的編寫方法”,另一種是“打破這個流行的框框,論述的作品、作家、流派要廣闊得多,姑名之曰‘大文學史’的編寫方法”。中國當代文學學會甫一成立,他就把編寫“大文學史”的構(gòu)想付諸實施,在學會第二屆年會上成立了“中國當代分類文學史編委會”。
為了編好“大文學史”,姚雪垠要求研究人員要“加強文學修養(yǎng),提高文學基本理論水平”,要“獨立思考,有膽有識,不要隨風倒,要不信邪,要有自己的見解”。他還就編寫文學史應具備的史學、史識、史才做了精辟論述,強調(diào)史識是靈魂,只有具備正確的史識,才能對復雜的文學現(xiàn)象、對作家作品作出科學的分析與評價。
1992年,經(jīng)國家民政部批準,中國當代文學學會更名為“中國新文學學會”。
六
治華兄:
七月間我去沈陽轉(zhuǎn)大連,在大連棒棰島住了一個月①,于八月底回北京,得您七月廿七發(fā)來的信,備悉一切。我一方面進行《李自成》第五卷,一方面準備修訂并為補完《春暖花開的時候》積極準備。您對《長夜》封面的設計意見,我還未來得及轉(zhuǎn)告曹辛之兄。最后如何決定,如何重畫,請您在征求出版社方面意見后來信告我。
另外寄上小書兩冊,一本是我的散文集《大嫂》,一本是吳功正寫的《精湛的史詩藝術》。吳是較年輕的文藝評論工作者。他在我處談到您翻譯我國作品的事,頗為敬慕,囑我轉(zhuǎn)上一本他評《李自成》的小冊子。國內(nèi)專門論《李自成》的已有幾本書,他這本從美學著眼,雖然不夠十分準確,但比較上還是一條新的路子。
匆匆,即頌秋安!
姚雪垠
82年9月9日
①1982年7月下旬,姚雪垠應邀去沈陽、大連等地講學,之后在棒棰島小住。他在同年8月13日致“維玲、汝捷”的信中寫道:“我在沈陽停留六天,于七月三十日來到大連,下榻棒棰島賓館。我們的房間面對大海,坐在寫字臺邊,抬頭便看見海天無邊,對面小島下白浪閃光,滾滾不停。雖然日夜?jié)暡唤^,有風更為雄壯,但濤聲與都市的噪音不同,絲毫不破壞環(huán)境的安靜。”臨別作《棒棰島留別》以為紀念。詩曰:“日日觀滄海,豪情欲放歌。潮來筆力壯,月上綺思多?!?/p>
②從1981年10月開始,姚雪垠就制訂了再版《春暖花開的時候》計劃,并為之投入精力進行準備。離京赴遼時,他隨身攜帶了《春暖》第一、二兩分冊的剪貼本,在大連等地講學期間通讀了一遍?!斑@次閱讀,目的不在修改,而是要對這部小說作出清醒的估價?!币驗椤洞号烦霭嬉堰_40年,到底有沒有重新出版的價值?假若重新出版,究竟有多大意義?在修改方面是不是需要花去很多時間和力氣?倘若花費較多的時間和力氣,是否值得?如果修訂出版,如何考慮個比較可行的修訂方案?帶著這些問題,姚雪垠重新讀完了第一、二分冊,他的結(jié)論是:
一、反映抗戰(zhàn)開始后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的青年學生的救亡活動,大概《春暖》是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這是它有重新出版的意義之一。
二、抗日救亡運動是我國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春暖》是從這一歷史特點著筆,而不是簡單地寫抗日斗爭。至少說,這部小說寫出了國統(tǒng)區(qū)抗日現(xiàn)實的復雜側(cè)面。
三、小說自始至終寫生活,從生活寫人物,它給讀者真實的生活感,也塑造了一些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這一特點,在那個時代說來是比較突出的。它在出版后能成為暢銷書,這恐怕是主要原因。
四、語言干凈、樸素、流暢,基本上擺脫了三十年代流行的歐化氣息。從文風看,在今天仍不失其“優(yōu)勢”。
五、藝術感很強,許多地方充滿詩情畫意。
鑒于以上認識,姚雪垠作出相關決定:《春暖》應該重新出版,但必須花費一定時間進行修訂。第二、三兩分冊大概不需要大的改動,改動的重點在第一分冊。第一分冊應當刪去許多文字,另外添寫章節(jié),提高思想性,以盡快將讀者帶入重大的歷史事變中。第三分冊之后,要添寫幾章,將小說結(jié)束。雖然不能按原來的計劃去完成,也需要結(jié)束得好,不犯草草收場的毛病。
(待續(xù))
責任編輯/胡仰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