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優(yōu)良學風是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基石和保障,也是促進地方高校內涵建設、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措施和永恒主題。本文從轉型期地方本科學校的學風建設現狀為例,分析學風建設的優(yōu)化路徑,并對高校二級學院學風建設實踐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轉型期;地方本科;學風建設;實踐
【中圖分類號】 G46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236-1879(2017)20-0296-01
教育部2012年12月2日頒布的《教育部關于切實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學風建設的實施意見》指出,“優(yōu)良學風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并強調要“充分認識高校學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加強和改進高校學風建設工作已經刻不容緩”。高校學風不僅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等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也是校風和大學精神的重要體現。
一、轉型期地方本科高校學風建設現狀及存在問題
目前,我國高校按習慣被分為綜合研究型、教學型和應用型,基本對應于重點本科、本科以及??埔韵?。為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
(2010-2020年)》,高校紛紛提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研究型、研究教學型、教學型和應用技術型等轉型目標。教學型大學以本科教育為主體,主要履行人才培養(yǎng)和教育教學研究的職能,這不僅對工作內容提出新定位,也對工作環(huán)境提出新要求。因此,轉型期地方本科高校的學風建設面臨新挑戰(zhàn)。
1.教學型高校生源文化基礎相對較薄弱,學習動力不足。以H院校為例,由于地處經濟欠發(fā)達的蘇北地區(qū),往年的省內招生,與蘇南、蘇中地區(qū)同類型、同層次的本二批次院校的錄取分數存在一些差距,一定程度反映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韌性、理想抱負與其他高校學生的差距在進入大學之前就已經客觀存在。
2.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現象。部分學生認為,只要進了大學的校門,就不可能拿不到畢業(yè)證和學位證,不可能找不到工作,他們感覺不到社會的強烈競爭和就業(yè)壓力。一些學生不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經常遲到曠課,更有甚者應付考試甚至作弊,這些行為嚴重影響和破壞了校園學習風氣。這對學風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3.自我意識強烈,自我評價高。從小養(yǎng)尊處優(yōu)和缺乏實踐鍛煉,使他們心理素質較脆弱,受不了委屈,同時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在學業(yè)上表現出自控能力較差,缺少鉆研精神。還有同學對所選專業(yè)和所學課程不感興趣,缺少鉆研精神,這些都成為制約學風建設的因素。
筆者通過訪談發(fā)現,H校X學院學習氛圍較為濃厚,但大多數同學的具體學習計劃都局限在英語四六級考試、考證、考研等目標上,系統(tǒng)規(guī)劃專業(yè)學習的較少。有專任教師稱,“學院實行學分預警和輔導員聽課、查課制度后,學生曠課現象有明顯減少,多了輔導員或學校教學督導組查課,更增加了同學們的敬畏之心”。一位年輕輔導員稱“日常工作除了處理學生事務,關注心理健康和思想動態(tài),只要牽涉到學風建設,就有做不完的事”。一位分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談到,“學風建設是學生工作的大頭,直接影響到學院的年終考核、院系評比等,所以,學院一直狠抓學風建設,將各項制度落實做細,確保積極穩(wěn)進地推進學院學風建設”。
轉型期高校學風建設不僅要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還要花功夫在規(guī)范學習行為方面、教師學業(yè)輔導方面,教師教育教學研究以及學院學風支持系統(tǒng)的建設都還需進一步加強。
二、轉型期地方本科高校學風建設的優(yōu)化路徑
學風建設是一個系統(tǒng)問題,需要學校、家長、社會、學生、教師各方面配合,由于轉型期的地方高校承以教育教學為主,學風建設的優(yōu)良事關能否為社會培養(yǎng)適應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需要的各類專業(yè)人才,服務社會和時代發(fā)展。
首先,從教育理念和價值觀引導上,應加強學生引領大學生規(guī)劃好學習、文化、生活,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其次,構建和優(yōu)化學風建設體系和機制。轉型期地方本科院校二級學院承擔學生具體培養(yǎng)任務,與學校宏觀學風建設不同,學院必須深入課堂,深入宿舍,深入學生群體之中,承擔起學風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角色。最后,打造學風建設團隊,優(yōu)化學風建設隊伍結構。學風建設不僅是學生工作的范疇,專任教師、行政管理人員和后勤人員也起著重要作用;培養(yǎng)優(yōu)秀學生干部,加強培育學生黨員,樹立優(yōu)秀學習者的榜樣示范作用,努力實現“全員育人”的格局。
三、H高校X學院學風建設的實踐探索
(一)學分預警,及時反饋 。
1. 家校共治,共促學風。下發(fā)學分預警通知單,一式三份,一份交由學院保存,一份家長留存,一份由學生自己留存。學分預警通知單建立起大學生學業(yè)的“學?!彝ァ惫仓文J剑浞职l(fā)揮學院“誠正自律,和諧創(chuàng)新”的作風,促進學院教師、輔導員、學生和家長之間的聯系。建立家校聯系信息庫,一般聯系與特殊聯系相結合,定期聯系和隨機聯系相結合,加強交流,完善信息,拓寬渠道,共同促進學風建設體系化和項目化。
2. 學業(yè)指導,及時幫扶。實行班主任談話所有預警學生,輔導員談話留學預警學生,學院領導談話退學預警學生的三級談話模式。通過談話制定幫扶計劃,針對學生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不良情況,及時告知學生本人及其家長,并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通過學院、學生和家長之間的溝通與協(xié)作,結合學生骨干和朋輩指導,督促預警學生按照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和學校各項管理要求,保證學生取得所需學分,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
(二)課堂宿舍,巡查督導。
重點抓好課堂和宿舍兩大學風建設陣地,繼續(xù)執(zhí)行《X學院班主任、輔導員聽課制度》,落實班主任、輔導員宿舍巡查工作,優(yōu)化督查巡查機制,落實督導責任,詳細填寫《X學院班主任、輔導員聽課情況記錄表》,深入了解學生學習和生活情況,從根本上引導和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營造溫馨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
總之,對轉型期高校學風建設必須及時認清形勢,更新觀念,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學風建設的方式方法,才能加強和促進高校學風建設,從而全方位育人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 李曦,湯洪棉.現代高校二級學院現狀分析與實踐探索———以重慶市某高校 X 學院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4,5.
[2] 向曉春,張娥.高校轉型期學風建設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J].高教學刊,2015,8.
[3] 王建民,鄧平平,景陽.新時期獨立學院學風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
作者簡介:程雪(1991-~),女,漢族,江蘇人,碩士,淮海工學院商學院,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