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菁
葉圣陶曾經(jīng)說過: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就是說教師要引導學生,使學生能夠自己學習。以“練(動)為主線”的課堂教學就是這樣。課改之初,我就認真領悟課改的精神,大膽的嘗試,并總結經(jīng)驗。努力探究教學方法,認真反思。完成了參評項目《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課堂教學及反思?,F(xiàn)將參評成果匯報如下:
一、課型結構闡述
(一)情境引入,出示課題,引導學生提問
(二)根據(jù)問題提綱,解疑合探,自主解決問題
(三)全班交流,展示反饋,教師點撥
(四)質疑再探,深入理解本課知識
(五)鞏固內化,拓展練習
(六)課堂小結
以上就是本課的結構。
二、《用字母表示數(shù)》教學實錄及點評
教學實錄: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大屏出示撲克牌J、師:這是幾?表示什么?接著出示Q、K、A分別說出是幾,表示什么?
師:觀察一下,她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是什么?
生:它們都是用字母表示一個數(shù)。
二、設疑自探,學習新知
(一)疑
師(大屏出示梅花圖):古代的文人都喜歡贊美梅花,如,王安石的《梅花》請同學們讀一讀。生齊讀。
師:這里的“數(shù)枝”是多少枝?
生:很多枝,具體不知道是幾枝。
師:用數(shù)學的方法怎么表示?
生:用x來表示梅花的枝數(shù)。
師:你們用字母表示的是什么樣的數(shù)?
生:不知道的數(shù)。
師總結:可以用字母表示未知數(shù)。把“未知數(shù)”板書在x的旁邊。
師:你們知道最早有意識的系統(tǒng)使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人是誰嗎?他是法國數(shù)學家韋達,大屏出示數(shù)學知識。引導學生閱讀。師: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用字母表示數(shù),板書:用字母表示數(shù)。
師:看著這個題目,你覺得我們這節(jié)課應該研究什么?
生1:怎樣用字母表示數(shù)。
生2:可以用什么字母表示數(shù)。
師小結,并板書:1、怎么用字母表示數(shù)?2、用字母可以表示什么?3、用字母表示數(shù)有什么好處?
師: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學習。
(二)探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一個人。(大屏出示侄兒的照片)他有個問題要考考大家。我比侄兒大30歲,你能表示出我們的年齡嗎?
出示表格,先帶著學生填表格。
師:你能繼續(xù)填下去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你能用簡明、概括的方法表示出任何一年侄兒的年齡和我的年齡來嗎?帶著問題,完成學案上探的第一題,先獨立完成,再小組討論。討論時匯報的同學要聲音洪亮,其他同學要注意傾聽。(大屏出示要求。)教師巡視,收集學生所討論出的答案。
抽一名學生代表本組匯報,小組其他成員補充。
師總結:從這個式子可以看出,算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數(shù),但是要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取值范圍。
師:剛才小組的匯報你們還有什么問題嗎?(生:沒有),你們都同意,那我就考考你。(1)a表示什么?(2)a+30又表示什么?(3)這樣表示能不能概括出侄兒和我年齡之間的關系?
師:我侄兒也表示出了我們倆的年齡,他的方法和大家不一樣。(板書在黑板上)。侄兒的年齡 侄兒的年齡+30是我的年齡
師:他這么表示對嗎?(對),你喜歡用哪種方法?為什么?
體會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好處,生答:用字母表示數(shù)簡單。
師總結:用字母表示數(shù)的好處是:簡明,概括(板書在黑板上第3個問題旁邊)
師:觀察一下,黑板上兩處用到字母,第一處是字母表示什么?
生:一個未知數(shù)。
師:第二處是字母表示什么?
生:表示一個數(shù)量。
師總結:可以用字母表示一個數(shù),也可以表示一種數(shù)量關系。板書在問題2的旁邊。
(三)質疑再探
1.師:你們對于這個算式還有什疑問嗎?
師:當a等于31歲時,我的年齡是多少歲?(生完成學案上探的第2題)。完成后抽生匯報。注意書寫格式。
2.進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shù)。
師:(1)、如果我的年齡用a來表示,那么侄兒的年齡應該怎么表示?(2)、這里的a與b和前面的一樣嗎?生回答,
師總結:在同一事件中,為了避免混淆,我們用不同的字母表示不同的含義。
3.師總結,大屏出示。
4.師:你們對剛才所學得知識還有什么疑問嗎?
三、鞏固反饋,深化新知。
(一)練
師:同學們都學得不錯,你能用你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嗎?
大屏出示1題,讓學生1分鐘看題,搶答。誰先舉手叫誰回答。其它同學當老師。
(二)拓
師:看來大家都學得很好,你能仿照剛才的練習編一道題考考大家嗎?(抽2位學生展示,再找2人解答)
出示文字題,生理解意思。做在學案上。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抽生談收獲。抽兩名學生說說自己的收獲,教師總結:我們今天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shù)。我們用字母不僅能表示一個未知數(shù),還可以表示一種數(shù)量關系,簡明又概括。
三、課改工作體會
(一)課改后,教師轉變了教學理念,課堂上教與學的方式有了變化
隨著新課改的到來,轉變了教師的教學理念,把課堂讓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退到學生的后面。重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提倡自主、實踐、探索、合作等多樣化的學習方法。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
(二)課改后,隨著教師課堂角色的變化,備課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變化
一節(jié)課主要以學生提出問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拓展訓練這樣的形式完成,教師只需要設計以下幾部分(1)情境(2)大環(huán)節(jié)(3)根據(jù)本課的重難點,設計好追問的問題(4)根據(jù)重難點設計有層次的練習。
(三)課改后,注重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學生的能力越來越強,教師上課越來越輕松
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學會了傾聽,鍛煉了學生的膽量。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問題意識。新課改關注學生的問題意識。在整節(jié)課中,多處讓學生提問,逐漸讓提出問題成為一種習慣。
(四)課改后,對學生的評價機制也趨于完善,激勵了學生的求知欲
獎勵機制分為小組獎勵,和個人獎勵。無論是在課中交流學習,還是在課后反饋練習,都運用了不同的獎勵方法。
經(jīng)過幾年的訓練,學生們會提問,會表達,會思考。課堂上大部分新知識都可以自己解決,教師就越來越輕松,而學習效果也越來越好。學生愛上課改課,教師也愛上課改課,這就是新課改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