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梅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1頁的例5和相關的知識。
教學目標:
1.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相關應用題。
2.通過解答應用題使學生熟練地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從而加深對正比例意義的理解。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4.發(fā)展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應用題。
教學難點:
能正確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什么比例,正確列出比例式。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師:學校操場中央有個旗桿,我想用我手中的尺子去測量和計算它的高度,你想到什么?怎樣測量它的大概高度呢?
師:剛才同學們想出了很多的方法去測量旗桿的高度。今天我們學習一種新的方法——用正比例方法解決問題??凑l學得最棒。(板書:用正比例方法解決問題)
二、探索新知
師:先來研究這樣一個問題。
1.出示例5題(電腦出示)
張大媽家上個月用了8噸水,水費是12.8元,李奶奶家用了10噸水,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多少?
2.分析解答應用題
(1)請一位同學讀一讀題目。
(2)已知什么條件?這道題要求什么?(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如下)
8噸水 10噸水
水費12.8元 水費?元
(3)能不能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解答?
(4)讓學生自己解答,邊訂正邊板書:
3.激勵引新
這兩種方法都合理,還可以有什么方法解答呢?
學生互議,師引導,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比例的知識,能不能用比例解答呢?看書自學,出示自學提示
(1)題中給的3個已知條件哪兩個量成比例關系,什么比例?為什么?
(2)28:8和X:10求的是什么?為什么用等號連接?
(3)試著用比例方法做一做,王大爺家上月的水費是42元,上個月用了多少噸水?
(4)歸納正比例應用題的解題思路
學生自學后,小組間交流:小組代表把討論結果在班內交流。
4.學生嘗試解答后評價(指明學生板演)
5.怎樣檢驗?把檢驗過程寫出來
6.概括總結
(1)用比例解答應用題與算術方法解答應用題均可,如果題目中沒有要求的,我們采用任何一種方法都可以,但如果題目要求用比例解的,就一定要用比例的方法解。
(2)明確解題步驟。(板書)
用比例方法解答應用題,具體步驟是怎樣的呢?請根據(jù)我們所做的例題歸納解題步驟。
先分析判斷,找出列比例式所需的相等關系,設未知數(shù)列等式,求解,檢驗寫答語。
三、鞏固提高
1.食堂買3桶油用780元,照這樣計算,買8桶油要用多少元?(用比例知識解答)
2.某種規(guī)格的鋼釘6個重40克,現(xiàn)有這樣的鋼釘75個,共重多少克?
四、課堂驗收
(1)下面各題中哪兩種量成正比例?為什么?
筆記本單價一定,數(shù)量和總價。
汽車行駛速度一定,行駛的路程和時間。
一袋大米的重量一定.吃了的和剩下的。
(2)說出每小時加工零件數(shù)、加工時間和加工零件總數(shù)三者間的數(shù)量關系。在什么條件下,其中兩種量成正比例?
(3)用比例解
1、把2米長的竹竿直立在地上,量得它的影子長是1.6米,同時量得電線桿的影長是4.8米。這根電線桿高多少米?
2、一輛汽車2小時行14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從甲地到乙地共有350千米,還需行駛幾小時?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應用題。它的解答步驟是怎樣的呢?
五、作業(yè)
小組合作,通過測量,計算操場旗桿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