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成菊
閱讀是語文課程中十分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它既是學生實現(xiàn)自身精神成長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各種能力得到發(fā)展的基礎(chǔ)。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和調(diào)查研究中發(fā)現(xiàn),中年級孩子閱讀方面普遍存在以下的問題:
一、閱讀興趣被其他興趣所替代
生活在現(xiàn)代的孩子并不一定自然而然地愛上書籍?,F(xiàn)代社會進入信息化時代,電子產(chǎn)品比書籍更容易吸引孩子,讓孩子難以與書結(jié)緣,難以愛上讀書。
二、閱讀方法缺少正確指導
現(xiàn)在孩子的家庭條件普遍比以前好,家長也有意識培養(yǎng)孩子閱讀的習慣,但是多數(shù)家長注重孩子的分數(shù),而忽視閱讀方法的指導和培養(yǎng),讓孩子沒能廣泛閱讀。
三、閱讀后缺少語言積累
中年級許多孩子在閱讀到精彩的地方時不做批注,在閱讀完整本書后沒有及時做讀書筆記,所以無論是在口頭表達還是書面表達的時候,都顯得有些詞不達意。
四、閱讀習慣養(yǎng)成不夠
中年級的孩子幾乎沒有養(yǎng)成按計劃來閱讀的習慣。有的即使制定了學習計劃,有時缺少督促和激勵,閱讀也沒有持續(xù)性,特別是在看完整的一本書的時候較難做到。
實際教學中,在小學語文中段有效閱讀方面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讓書籍成為孩子學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想方設(shè)法激起孩子讀書的熱情和積極性。
一般在開學第一周,可以精心準備孩子們普遍喜歡的課外書,用三分鐘的時間讀一段課外書的精彩描寫。學生在這一周的課前三分鐘的讀書交流中,慢慢地覺得讀書比回家瞎玩、看電視或者玩游戲有趣得多了。接下來,在第二周可以開始鼓勵學生毛遂自薦,請愿意主動交流的學生上臺為大家交流自己喜歡的課外書中的片段描寫。為了讓學生的閱讀興趣持續(xù)保持,可以采取這些措施: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有書讀。每個月到學校圖書室借課外書,讓學生隨時有書讀;同學之間漂書。在本班之間開展漂書活動,學生把自己的課外書帶到學校與同學分享;每周每位學生交一份課外閱讀卡。
充分利用班級的“成長記錄”欄,用貼星星的方式及時鼓勵喜愛讀書的孩子。一個月末,買書籍獎勵班上的閱讀之星;利用每個星期五的午自習與學生一起閱讀,營造良好讀書氛圍。
第二,重視閱讀方法的指導,讓良好的閱讀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閱讀效果。
在實際教學中,可以著重加強精讀和默讀等閱讀方法的指導?!读x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規(guī)定第二學段詞語和句子的學習目標:“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文中關(guān)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能借助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比如,在教學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的《爬山虎的腳》這篇精讀課文時,開課前,可以先讓學生仔細觀察爬山虎。教學時就以學生的觀察所得來開課,學生在交流預習情況時,就用上了課文中的許多詞句,接著順勢利導,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初步感知內(nèi)容。學生在品讀階段,理解“均勻、重疊、空隙”和“葉尖一順兒朝下,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本筒荒敲蠢щy了。學生是現(xiàn)實生活的“在場者”,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生活積累和語言積累。教師更多的是給學生提供一些具體的語境或者教學生多做生活的有心人。
進入中年級,有的學生在閱讀篇幅較長的文章時,還沒有完全學會默讀?!读x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規(guī)定第二學段默讀目標是:“初步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p>
實際教學中,可以先讓還不會默讀的學生小聲輕讀,但是要慢慢加速,做到不出聲。比如,在教學人教課標版四年級上冊的略讀課文《幸福是什么》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默讀,同時手里拿著筆勾畫出與問題相關(guān)的信息(文中主要情節(jié)的關(guān)鍵詞句)。通過此種方法的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默讀速度就快得多了。
第三,加強閱讀積累,讓豐富的積累為語言的實踐插上翅膀。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語文課程性質(zhì)作了這樣的表述:“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北热纾私陶n標版四年級上冊第三組課文,都是童話故事。在教學這單元的童話故事時,可以讓學生把整個單元的四篇童話合起來學習,與學生共同制定學習卡。
課外閱讀中,可以引導學生閱讀童話故事、歷史故事、少年文學、科普讀物等;還可以閱讀課文中涉及到的作者的系列作品。一般每兩周寫一次完整的讀書筆記。讀書筆記包括如下內(nèi)容:記下文章的出處、題目和作者;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可以將文中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摘錄下來,還可以摘錄好詞佳句,以備自己寫作文的時候用;將自己的感受寫出來,尤其鼓勵孩子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寫感受。
第四,培養(yǎng)閱讀習慣,讓良好的閱讀習慣伴隨孩子的一生。
從現(xiàn)在培養(yǎng),天長日久,讀書就會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成為孩子的一種需要。
(一)養(yǎng)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
要求孩子在閱讀書籍時,養(yǎng)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如,遇到不懂的字詞可以通過查字詞典或者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可以和同學交流,最后可以請教老師或者家長。
(二)倡導開展親子閱讀
倡導家長每天用一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讀書。家長還要根據(jù)閱讀計劃完成情況及時給予客觀評價。
總之,通過較長時間仔細研讀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和聯(lián)系教學實際,切實讓學生展開閱讀實踐活動,有效避免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是靠廣泛地閱讀“讀”出來的。小學語文中段的教師一定要騰出時間讓學生痛痛快快地讀,切實提高閱讀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