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小平
摘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學習目標,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便為未來深層數學知識的系統性探究奠定下扎實基礎,走上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全面發(fā)展的道路,彰顯出人生的最高價值。改進教學策略,優(yōu)化教學方案,強化教學水平,都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途徑。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并憑借自身多年教學經驗,總結出幾點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可行性強化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積極性;策略;探究
引言:
數學在小學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數學教師必須站在學生角度,結合創(chuàng)新教育的最新要求,改善小學數學教學局限性較大的現狀,運用現代化技術輔助教學,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原則,全方位、多角度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確保多樣化教學方案得以順利實施。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綜合發(fā)展,是小學教育事業(yè)長遠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會整體教育水平快速提升的必備條件。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積極性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進行系統性培養(yǎng),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指導小學生樹立起正確的發(fā)展目標,從而更好的推動小學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為社會培養(yǎng)出大批高素質、全能型人才。學生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成長,個體差異化必然存在,其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也有著明顯的層次之分,因此教師應該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開展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全面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改進課堂教學現狀同時優(yōu)化課堂教學質量[1]。想要突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引發(fā)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只有讓學生對數學知識不再抵觸,才可以指導學生掌握到更多的基礎技能,使學生步入數學綜合能力與綜合素質雙向發(fā)展的軌道,切實體現出小學階段性教育的重要作用[1]。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策略
(一)教學結合生活實際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也必然回歸于生活,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啟發(fā)學生無限潛能,不僅可以順利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實現數學課堂高效化教學的改革目標。在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對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擴展和延伸,提高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理解,確保學生能在具體的生活中進行學習,并能夠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2]。同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設計一定的教學問題,讓學生進行自主性的探究和學習,并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小組活動和討論,對相關的問題進行交流和溝通,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正方體和長方體表面積計算》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拿相關的事物進行教學指導,然后讓學生進行實際的操作,對自己的文具盒等事物的表面積進行測量和計算,加強學生的教學參與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理解能力。
(二)趣味游戲教學方式
游戲教學方式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其效果定會比較顯著。老師在設計游戲環(huán)節(jié)時,需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玩中不自覺的掌握與運用知識,以達到寓教于樂目的[3]。例如,在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時,可以設計這樣的游戲環(huán)節(jié),出示11道1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題目,告訴學生:“這11道題目的答案按照由后向前的順序是老師的手機號碼,請問誰能快速將老師的手機號碼報出來呢?”在這樣的情景中,學生們會很積極的參與到計算環(huán)節(jié)中,爭著、比賽著報手機號碼。通過此簡單的游戲環(huán)節(jié),使原來無趣的課堂瞬間變得生機勃勃,不僅如此,學生在計算和鞏固運算內容時,也享受到了運算帶來的樂趣,能有效提高學生計算的興趣。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
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對教學過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高。特別是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一方面,多媒體教學對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更好的教學。另一方面,數學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并且相關知識之間的聯系性比較強,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直觀、形象和生動地將教學內容展現出來,不僅能夠豐富教學手段,還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多媒體教學對傳統的教學方式產生了重要影響,特別是對教學內容的表現和模型的設計,且對學生的理解和思維能力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影響[4]。例如,在講解《時間、速度和距離之間的關系》問題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設計一些形象的公路、汽車等,動態(tài)化地展示具體的教學過程,這樣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興趣,并加強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理解。
(四)開展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可以說是學生自由馳騁的廣闊天地,能有效開闊學生的視野,促進他們的積極思考。當學生學到一定知識后,并且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后,必定不會滿足于課堂內所學的知識。所以,培養(yǎng)、鞏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除了在課堂教學中合理使用教材資源外,也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在做好課堂教學的同時,教師也要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引導學生親自去實踐、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在實踐中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鞏固學習興趣。
(五)動手操作訓練
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的如何扎實,都不如學生簡單的動手操作,這是有效提高學習興趣、積極性、能力的方式。如果老師能夠合理的讓學生折一折、畫一畫,便能夠深化學生的知識理解,拓展思維的廣度。例如,在學習《統計與概率》內容時,為了讓學生真正掌握此節(jié)課內容,老師可以布置課下活動:讓小學生當小家長,將父母本月給自己的錢當做月收入,將自己日常的花費與收入情況做一個詳細的記錄,列成表格的形式,并將之對應填寫進去,之后再將消費綜合統計出來,將收入與消費進行對比,這樣既鞏固了知識,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的方式有很多,但都需圍繞一個關鍵點,即學生學習的興趣,以興趣為基點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才能讓學生自發(fā)的參與到學習中,獲得知識、提高技能、積極性與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高階段的數學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霞.論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5(03)59-60.
[2]左曉玉.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策略[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11)182-183.
[3]劉霞.小學數學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積極性的探析[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7(25)116-117.
[4]趙玉榮.小學數學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策略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5(09)11-13.endprint